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系统思维研究

《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系统思维研究

来源:99网
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SocSci)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摇摇Feb.2020摇

2020年2月

《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系统思维研究

卫郭敏,卢摇倩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摇要:将系统思维引入到《黄帝内经》养生观的研究中,重点强调《黄帝内经》养生观思想中的整体性、演化性,并指出它们对后世养生思想体系构建的思想价值及现代意义。通过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思考《黄帝内经》的养生观,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养生理念。关键词:黄帝内经;整体性;演化性;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N941摇摇文献标识码:A摇摇文章编号:1008-2638(2020)02-0043-03

StudyonSystemThinkinginHealthMaintenanceViewofHuangdiNeijing

摇摇Abstract:ByintroducingthesystematicalmindtotheresearchofconceptofkeepinghealthinHuangdiNeijing,themainpurpose

istoemphasizetheentityandevolutioninit,andpointoutthesignificanceandmeaningforthelatergeneration.Besides,itisveryhelpfultorealizetheconceptofkeepinghealthaccordingtothesystematicalwaywhichisusedtounderstandHuangdiNeijing.

(CollegeofMarxism,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Shanxi030024,China)

WEIGuo-min,LUQian

摇摇Keywords:HuangdiNeijing;integrity;evolution;contemporarysignificance

摇摇《黄帝内经》的养生观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针对《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整体性、演化性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论证方式多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再辅之《黄帝内经》中的具体案例,来支持其观点。而系统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事物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它能够从本质上了解到真正的养生内涵,进而掌握科学合理的养生思想体系。

一、养生观中整体性思想

在《黄帝内经》的养生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想。这种思想首先具体体现在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念上,它要求其遵从四时节气的变化规律;其次还体现在养生观中“天人相应冶的思想,它要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养生观中“时间与空间冶结合的理念

“分形理论作为描述演化世界、非平衡时间的几何学,生

形内变化,观察得出其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另一种是在有生存空间的情形内变化,观察得出事物的生长尚在继续,所以通过分形理论的实验表明空间是万物演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基本决定了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同时系统科学中的分支理论也间接的表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它只是以空间变量的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是与空间相联系的变量。这种空间的时空化思想在《黄帝内经》的养生体系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时空观在《黄帝内经》的养生观中具体体现为人天地、时空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将人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观中,强调养生时人应与时间、空间相结合,应顺四时调神养息,应遵四季生长节律,只有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生长节律,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再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充分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特点,要求人们在养生时充分考虑到五运六气中的变化与人体生理周期的变化,只有将“春冶“夏冶“秋冶“冬冶与“东方冶“南方冶“西方冶“北方冶相对应,才能达到整体和谐、天人统一的养生观念。

综上所述,在系统科学中,时空观不仅强调时间和空间

动体现了非线性科学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即空间的时间化。冶[1]空间的时间化主要指时间在空间中生长的内部规律和节奏,而不是外部的机械表征。而且在分析受限扩散凝聚实验中,将分形看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生存空间的情摇摇收稿日期:2019-10-29学研究。

摇摇作者简介:卫郭敏(1980-),男,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系统哲学研究。卢倩(1995-),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系统哲摇摇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科学认知中的信息演化研究(16YJC720020);2018年度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研究(2018041051-6)

44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两者的结合,还强调时间是具有方向性的,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强调系统只能朝向熵增加的方向演化。所以,在《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中,我们都应该遵从“四时生长规律冶和“五运六气生长规律冶,注重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念,一旦发生逆转人类身体的节律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养生观中“天人相应冶的整体理念

地延续,整体地外部环境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冶[2]这句话阐释了整体在自然万物中的重要作用。钱学森曾对系统整体论作了相关阐释,他认为系统整体是由若干部分和功能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一种体系,并且在“世上的一切事物必定是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

的效果。

在《黄帝内经》中养生观结构性演化的动力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系统内部结构的演化;其二是系统外部也即外部环境对系统自身的影响。正如系统科学中的涨落现象,分为外部涨落和内部涨落,其一外部涨落是自身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整体系统受到演化;其二是内部涨落,是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的随机运动。所以,在《黄帝内经》养生观内部因素的具体实践中,强调人体系统应该注重自身的饮食调节、劳逸结合、始终保持身体真气的平衡,同时还应注重身体五味、五气的平衡,只有做到真正的科学养生,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另外在《黄帝内经》养生外部因素的具体实践一定程度上利于掌握事物的核心。具体应用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中,主要以天地为参照物,深度认识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由此发现人体生命规律与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之间的联系来达到健康的养生。所以,本文从养生思想的整体理念出发,有利于我们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养生观本质的思想体系。

体论述《黄帝内经,如《灵枢》·中对养生岁露论“》天人相应中“人与天地相参冶的整体理念进行了具,与日月相应也冶[3]强调人体自身内部因素与自然的外部因素相结合,达到“天人相应冶的效果,才能使人延年益寿。再如在《灵枢·本神》中:“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外,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冶,[3]这句话强调养生需要顺应“天人相应冶的整体理念,同时还应该顺从四时阴阳消长规律,使人类自身修养适应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保持人体自身与外部环境的统一。而且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特别强调人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人要是能够与四时节气相适应,那么大自然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类自身净化的源泉。除此之外,天人相应观还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是由气构成的,指出人的生生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适应。

综上所述,系统科学的整体性思维不仅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中“天人相应冶提供了科学的方指导,而且还告诫人类要综合摄养身心以求达到和谐,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养生观中的演化思想

因为整体性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视角,还是一个考察系统演化的过程,所以,《黄帝内经》的养生体系中除了蕴含丰富的整体性之外,还蕴含着演化性。由此人类在形成健康合理的养生体系中,既要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性演化,还要注重阴阳双方以及动静结合双方的联系与转换。

(一)养生观中“结构演化冶的哲学理念

的联系方式“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冶[4]

起初结构仅仅被当作是一种量的规定性,随后通过揭示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突破了量的规定性,提出新的质的规定性。所以,在分析《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演化性时,得出一般用量的差异性来表示病症的深浅程度,用质的相对平衡性来表示疾病的发病规律。而且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特别强调疾病预防,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病情的微小变化,在疾病质变之前及时治理,其可达到防治百病

中,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形神统一的效果,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最后在系统内外作用的机制下,科学合理的推动养生系统结构的演化。

在结构性演化过程中本身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如在系统科学的涨落现象中,如果涨落能够维持原有的稳定平衡就是保持了系统内部的稳定。当涨落破坏了原有结构,呈现出新的结构,就会导致原有系统紊乱。而且在《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结构性演化特指阴阳调和,当阴阳失于平衡,会使人类产生疾病,同时疾病的深浅程度都是由失衡的量决定的,当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还属于疾病可抵抗范围。一旦超出规定的量,就会变成另外一种疾病或者产生疾病。所以人类应该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把握人体结构性演化规律,减少疾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养生观中“联系与转化冶的思维方式

系统科学中“联系与转化冶基本是由系统自身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体系中充分体现了系统的“联系与转化冶也即双向因果联系。刘冠军曾对系统的“联系与转化冶进行了表述:“低层次与高层次互为因果,相互决定,既体现了层次结构之间的差异性,又沟通了层次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冶[5]的双向因果关系,主要指养生中阴阳的相互统一对立以及五《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行相生相克的作用。

养生观体系作为一个有众多子系统和众多层级构成的复杂巨系统,使人体养生观呈现两大特征:第一是同一层级之间的横向关系,指阴和阳两者的变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消阳长、阴静阳躁,它们都指出两者的对立关系,但是又彼此依存于对方生长。再如《黄帝内经》中强调的形神统一,不仅指形体的运动,还要指精神上的修养,这也是同一层次之间的横向关系。它们在低级层次中,以非加和的方式构成高级系统,同时高层次和低层次的统一融合会极大影响高层次的差异;第二主要指低层次系统的关系构成高层次,在养生思想中强调阴阳和谐,只有阴阳共处才能真正达到延年益寿,抵制疾病的侵袭。除此之外,《黄帝内经》在强调养生运动时,注重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同时也注重对低层次各自的子结构产生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养生观中“联系与转化冶思想超越了系统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和还原论思想,不再一味地强调微观部分作用,而忽视整体作用;也不再一味地忽视微观而强调整体。在现代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引下,既注重微观对宏观的作用,

第2期《黄帝内经》养生观中的系统思维研究

45

也注重宏观对微观的作用,因此,它们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联系与转化冶作出了全面的思想借鉴。

三、整体演化养生观的当代意义

的养生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并且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系统科学思想能够指引当代养生思想体系的构建,让防患于未然的养生思想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一)养生观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思想价值

在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和在长期养生实践中,中医养生形成了西医所不具备的医学思维模式。中医养生注重把人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联系中考察人的生理、病理的变化,提出健康合理养生体系。它已经超越了西方的还原论思想。我们站在系统科学整体涌现性的角度来说,中医养生的整体性可以表现出各组分或者各组分之和所不具备的特征;也可以表述为高一级层次具有低一级层次所不具有的特征。中医注重从整体属性层面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引下,中医认为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医始终强调防病治病和养生放在整体机能的核心地位。

《黄帝内经》的养生要旨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以及自身内《黄帝内经》是一本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经典著作,它

律冶。在《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中,注重强调动静结合、相互转换的演化规律,其对中医养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价值。在书中认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冶随后指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冶,只有认识到两者相互又相互联系的观点,才可以形成健康的体魄,保持血液新陈代谢。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中,最重要的是阴阳两者的矛盾,只有当阴阳相互调和向对立面进行转化,才能使人体的生理保持健康秩序,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同时中医养生体系,还注重养生系统内部的结构性演化,注重把握结构量的变化,预防实质性的变化。

在《黄帝内经》中,系统科学的整体性、演化性思想渗透于整个中医养生体系中,自觉地揭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与联系,为中医养生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方指导。

(二)养生系统科学思想中的当代实践意义

由于现代人受到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满足,使精神领域遭到滞后,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同时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泛滥。通过《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启迪,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素问·上古真天论》中强调人如果形神俱全,遵从自然之道,并可延年益寿。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生活有律;其次要做到把握六淫自身的演化规律,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中还强调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理论,只有处在和谐平衡的自然条件下,才能使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综上所述,通过对《黄帝内经》养生观的现代价值探索,让我们知道健康是可望的,并且是依赖于人类自身努力去追求的。

总之,《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注重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注重“天人合一冶的整体理念,要求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真正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在强调养生整体思想体系中也注重分析演化性,并从养生思想中的结构性演化和内在动力机制,从应用维度上解释出养生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当代价值。

部的平衡,从“天人相应冶的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冶[3]指出人的正常生理活动都是在与自然相适应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旦有所违背,人类就会产生疾病。恩格斯曾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冶[6]。所以《黄帝内经》的整体和谐思想其中融合了先进的系统科学思想,体现了丰富的整体论思想,不仅对于养生、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还对于今天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演化思想,注重系统结构内部的“联系与转化冶和“结构性演化的规

摇摇参考文献:

摇摇[1]周理乾.空间的时间化-从系统科学到生成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2,(05):7-11.

[2]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4.[3]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752,486,7.

[4]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一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94-295.[5]刘冠军.论自然界层次结果的双向因果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2000,(02):80-82.[6]弗里德里希.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

(责任编辑摇吴明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