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整体护理及干预效果吴奕飞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整体护理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优化组27例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模式,一般组27例患者应用普通护理模式,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改善值高于一般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与焦虑负面情绪改善程度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分值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结论: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建议应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属于浆细胞病变引发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在男性中要高于女性,40~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患者中约有1/10的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单克隆性发生异常增生,骨髓及全身组织均受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有骨骼疼痛、骨骼处发生肿瘤,患者除骨骼持续疼痛外,还会并发贫血及免疫球蛋白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严重将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控制病情,故而需要加强疼痛护理。本文旨在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选取54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做以下详细报道。
划分为优化组与一般组。优化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7∶10,年龄最大者为73岁,最小者为41岁,平均年龄为(61.8±4.7)岁;一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11,年龄最大者为75岁,最小者为43岁,平均年龄为(62.5±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取基线比较法后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同期比较价值。本次研究已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考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
一般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发放常用止痛药,进行局部身体按摩,提供日常护理服务。优化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①三阶梯法选择疼痛药,根据患者疼痛分级发放镇痛效用不同的镇痛药,轻度疼痛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中度疼痛患者可选择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曲马朵
18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4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将其
大健康DA JIAN KANG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比较(±s)组别优化组一般组t值P值例数2727--SAS评分护理前57.39±2.4857.81±3.150.9235>0.05护理后35.94±2.47.13±2.199.32<0.05护理前SDS评分护理后37.63±2.3546.95±3.049.7582<0.0556.24±2.0856.37±2.240.9174>0.05 注:护理后与一般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优化组一般组X2值P值例数2727--非常满意1812--基本满意--不满意16--护理满意度(%)96.30(26/27)77.78(21/27)9.7328<0.05 注:与一般组相比,P<0.05。
和地佐辛;重度疼痛患者需要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美施康定和奥施康定。有焦虑和睡眠问题患者加用艾司以加强止痛镇静效果。每天使用疼痛评分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调整用药种类和用药量。②身体按摩,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按摩,在身体疼痛处采取环形按摩法,促使患者血液循环加快,缓解疼痛。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时,需要注意掌控按摩力度,按摩力度需要由轻至重逐渐增强,需要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护理人员需要每日为患者按摩身体2次,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按摩过程中需要不时询问患者感受,避免用力过猛引发患者疼痛。③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日常饮食要清淡且易消化,适量运动避免骨质疏松,规避褥疮。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准备健康教育宣传片,便于患者学习和理解,遇患者不懂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④心理护
184
交谈,与患者共情,充分理解尊重患者,引导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并建立积极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疼痛严重程度,以VAS视觉疼痛评分表作为衡量疼痛严重程度标尺,分值为0~10,当评分高于5分,则表明疼痛较为严重。②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负面情绪分值,使用SAS(焦虑)与SDS(抑郁)评分量表作为负面情绪评价标尺,分值为0~100,分值与负面情绪严重程度成正比,即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分值超过50分的情况下表明患者负面情绪严重,需要及时接受心理干预。③调查两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评级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匿名问卷调查以获取患者真实评价,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数据一致导入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中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护理
理,考虑到疼痛会加剧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加以心理疏导,耐心与患者
满意度)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后应用卡方(χ2)检测,计量资料(疼痛评分)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后采用t检测,当检测后的P<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护理前优化组患者疼痛评分为(7.1±0.8)分,护理后优化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0.5)分;护理前一般组患者疼痛评分为(6.9±0.9)分,护理后一般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5±0.6)分。可知护理前优化组与一般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优化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幅度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优化组患者与一般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较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接受护理后优化组患者与一般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负面情绪评分均下降,优化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下降幅度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优化组有18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66.67%),8例患者表示基本满意(29.63%),仅有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3.70%),护理满意度为96.30%;一般组患者计有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44.44%),9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基本满意(33.33%),共计有
·临床医学·6例患者表示不满意(22.22%),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78%。优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与骨髓中的B淋巴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般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误诊风险较高,患者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7/1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发症状为骨骼疼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常规化疗后骨骼疼痛有一定缓解,但是无法完全缓解,服用止痛药存在药物依赖风险,患者接受治疗多应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连续多次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身体受到冲击,极易发生严重骨质疏松,引发骨折风险。情绪也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疼痛患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发性骨髓瘤疼痛患者由于长时间化疗,受病情及疼痛影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不利于病情管理,负面情绪会加重患者疼痛症状,而疼痛严重继发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持续剧烈的疼痛,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无法保障生活品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出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这种活性因子将会对破骨细胞起到激活作用,促使患者骨质发生异常溶解,后续患者将会发生严重的骨骼疼痛,患者还会并发贫血及肾脏损害,因此针对多发性肿瘤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严加把控护理质量,以提升患185
者生存质量。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整
大健康DA JIAN KANG体护理模式,从镇痛药选择、身体按摩、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4方面开展护理工作,患者经护理后疼痛程度大幅下降,同时满意度较高。合理使用镇痛药能够保障镇痛效果,避免患者形成药物依赖,身体按摩可通过加快组织血液流速缓解疼痛,健康指导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方式,辅助改善病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具备提升效果,故而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采取整体护理模式从患者疼痛症状及心理状态出发,关注患者整体的健康水平,不局限于关注患者疼痛症状,常规护理模式中仅关注患者疼痛症状,对于患者情绪健康关注度较低,故而起到的疼痛干预效果有限,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接受护理后情绪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
微信延续护理对骨髓瘤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3):82-84.
[2]郭娟. 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疼痛的价值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43.
[3]温艳君. 整体干预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对生活质量和凝血指标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4):696-698.
[4]Ramsenthaler C, Kane P, Gao W, Siegert RJ, Edmonds PMSchey SA, et al.Prevalence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 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Eur J Haematol. 2016;97(5):416-29.
[5]Dimopoulos MA, Goldschmidt H, Niesvizky R, Joshua D, Chng WJ, Oriol A, et al.Carfilzomib or bortezomi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ENDEAVOR): an interim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an open-label, randomised,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17;18(10):1327-37.
[6]Allegra A, Alonci A, Gerace D, Russo S, Innao V, Calabro L, et al. New orally active proteasome inhibitors in multiple myeloma. Leuk Res. 2014;38(1):1-9.14 Chhabra S. Novel proteasome inhibitors and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progress in myeloma therapeutics.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17;10(2).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参考文献
[1]杨娟,杨燕凤,杨婷等. 综合日常生活护理联合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