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评论

毛概评论

来源:99网
教育行业列十大“最缺德”行业之首

近日,网上评出了中国十大最缺德行业,教育业荣膺榜首,再一次被钉在道德缺失的耻辱柱上。中国教育缺德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产业化和功利化,产业化把教育事业当成了牟利的工具,功利化把教育变成了考试的工具,这是导致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两大根源。

一、教育的产业化

1、高校扩招与学费飙升

大幅度上涨大学学费,同时大学生扩招。多年来,中国高校收费十分低廉。1994年普通高校学费仅为500元/学年,宿费仅为200元/学年。次年高教教改正式实施后,普通高校学费一下子就飞涨到2000元/学年,翻了4倍。到1999年实施教育产业化、大学扩招时,大学学费普遍涨到4500元/学年。按这样的学费标准和每年4800元的生活标准看,一个学生念完四年大学所需费用将近4万元,不少贫困家庭的新生接到入学通知书时表现得忧喜交加。

这一轮高校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可怕的后果,一是高校收费水涨船高,贫困学生苦不堪言;二是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还经常“被就业”;三是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教学质量却日益下降;四是高校疯狂的建设的同时,自身亦债台高筑。

2、疯狂的择校择班

看到高校赚个脑满肠肥,各地教育部门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幼儿园,立即开动脑筋,探索教育产业化的路线图。于是择校、择班就成为他们的最佳捞钱手段。

所谓择校、择班,就是人为地将好学生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教学质量高的假象,进而得到了更多的生源和高额择校费。随着择校、择班的铺开,校长们的暴富,教师们的奖金福利,都在其中。

一些贪婪的老师亦从中看出门道,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来钱道、摇钱树。对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的关照程度,甚至调换个座位都演化成赤条条的金钱交易。幼儿园的老师会因为家长没有送礼而不给孩子小红花;小学的老师会因为家长没有送礼而当众羞辱孩子;学生为了当上班干部,必须要向老师送礼;学生家庭状况是老师关爱学生的唯一标准,等等等等,简直不胜枚举。更有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糊弄应付,却把真正的讲课放到了课外辅导班,由此赚取高额补课费。

“孩子上学,父母炼狱”,为了择校,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拼爹、拼钱、拼关系、拼后门,可怜巴巴地恳求校长即使卖房卖身亦不足惜。同时,家长们还得不惜买高价学区房、亲自陪读、四处辅导,甚至放弃工作甘为贴身书童。

我们的孩子们也不得不背着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大书包,把所有时间都虚耗在奥数、英语、拉琴之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大好的光阴与童年岁月就这样流逝在无休止的补课中。

二、教育功利化

当前,中国教育严重功利化。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已完全沦为考试教育、分数教育,而大学教育更是让人无话可说。

小学阶段,各类奥数班、声乐班、英语班满天飞,尤其奥数这种摧残儿童灵魂、人格的丑陋东西,大张旗鼓地横行华夏,坑害了无数孩子。

中学阶段,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考出好分数。于是,考试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教师和学校的名与实。死记硬背、填鸭教学、题海战术,这非人的教育折磨得学生屡屡自杀。而中学为了升学率干脆把所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取消,培养出一个个“豆芽菜”。于是,我们的学生成为了考试工具,成为了得分机器,但他们并没有获得使其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由于中学教育的功利化,

整个中学教育面目全非,学生们文理偏科、能力底下,人格不健全、品行不健康。

大学教育功利化更加的明显。大学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搞所谓的科研,并没有把教学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导致了大学教学质量低下。老师们乐此不疲的搞科研,无非是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为了名利的需要。而大学生们经过中小学的炼狱,认为也该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了,作业学会了抄,论文学会了造假,老师们也懒得去管。于是毕业之时,大学生没有获得其应该获得素质和能力,眼高手低,难以就业。

如果说食品行业的缺德是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话,教育行业的缺德就是损害人们的人格和灵魂健康。如果说身体的损害还有医院可以治疗的话,灵魂健康的损害就无药可救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