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作者: 杨俊环
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6期
杨俊环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 158100)
种植蔬菜,主要施用有机肥料如大粪干、粪稀、堆厩肥等等。这些有机肥料含有养分的种类多,养分的释放速度比较缓慢,可以长期满足蔬菜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多施一点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损害。集约化生产中,有机肥料用量有所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增多。有机肥、化肥合理使用能取长补短,互相调剂,充分发挥两种肥料的作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1 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
①有机肥在用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蔬菜生产中有机肥在用肥中的比重(指提供养分量)已经由50年代的90%下降至50%以下。②化肥施用中氮、磷和钾肥施用比例失调:蔬菜生产中有偏施氮肥,不重视磷肥,轻视钾肥的现象,没有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偏施氮肥造成病害加重,由于营养供应不平衡,蔬菜表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劣。③化肥用量不合理:化肥用量只凭直觉和多年经验没有因地施肥没有科学发展依据,要么施肥量过大造成浪费,同时污染环境;要么施肥量不足,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的需要。总之,在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肥料用量超过蔬菜生产需要,施肥结构不合理,追肥方式不合理等。
2 不合理的蔬菜施肥制度产生的后果
不合理的蔬菜施肥制度导致菜田土壤肥力退化,蔬菜产量不稳定和宜种性降低,肥料(尤其是化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降低。
2.1 施肥不当造成菜田土壤肥力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不施有机肥的处理即使施用高量的无机氮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仍然呈降低的趋势。许多农民不讲究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施用,结果造成菜田地力下降和品质遭受破坏。②氮素过剩。磷素富集。钾素不足。由于土壤氮、磷水平的提高而钾素相对不足。这样菜田中蔬菜生育受抑制,番茄等其他蔬菜病害严重发生,品质降低。
③土壤酸化。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酸雨的产生是导致菜田土壤酸化的原因。大多数蔬菜需要在中性的土壤中才能正常生育,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的生育而且会产生铝、铁中毒症。④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设施菜田大约有一部分土壤盐类浓度偏高,并表现出一定的障碍。保护地土壤盐分的累积与施肥量,一年中覆盖季节长短有关外,还与使用年限有关。保护地设施的使用年限越长,其土壤溶液盐类浓度越高。⑤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加上耕作层浅,犁底层未打破。耕层变浅,物理性质变坏。菜园的土壤剖面统计,耕层平均厚度只有13.6厘米;耕层浅,不利于根系向深层的生长,容易导致早衰,并削弱其抗灾能力。土壤酸化,有机肥用量减少,或虽然用量没减少,但质量降低,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团粒结构受破坏,灌水或降水后土壤容易板结,通气透水性不良,使蔬菜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环境变劣。⑥菜田土壤污染严重。城市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垃圾、污水、污泥在农业上利用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些废弃物的利用一方面缓和了肥源和水源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也给农业环境带来了污染。⑦目前菜田土壤的废旧塑料薄膜污染,过量
施用氮肥的盐类污染,及有机肥施用后寄生虫等污染都很严重。菜田土壤污染后的直接后果,就是污染蔬菜产品是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危害人体健康。
2.2 蔬菜产量不稳定,宜种性降低:由于施肥不当,或施肥不当造成的菜田土壤肥力退化,使蔬菜的宜种性变窄,蔬菜生产对外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降低,产量不稳定。
2.3 肥料利用率降低,增产效果不明显:肥料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是 随土壤供肥能力的提高和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氮化肥的肥料利用率在20%~50%,大量盲目施用化肥,造成肥料浪费同时污染环境,提高了生产成本,增产效果不明显。
3 科学合理施肥
蔬菜生产中只有靠建立科学的施肥制度才能防止不科学施肥造成的不良后果。科学施肥一般包括施肥量的确定,肥料的选择,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而施肥量的确定,肥料的选择,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而施肥量的确定是科学施肥的核心。因为施肥量不合适的危害较大,施肥量确定的难度大,涉及的因素多,施肥量确定后才能保证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科学性。因此根据作物生长需肥规律因地制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