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社会实践报告

马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99网

和谐社会中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魏XX0129

张雯0139

张慧0137

王0123

刘0116

郑0143吴0130高专专0104

和谐社会中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

“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继推出绿色GDP指数之后,将推出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指人内心中较为稳定、持续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很多专家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民的福利、实现幸福。

国内外很多机构和学者研究发现,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1.财富:总体上说,人们在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国民经济总产值与幸福感正相关。但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物质条件的满足感的依赖可能会减弱。今年7月,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以“国民主观幸福感”为主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不足4000元时,幸福感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达到4000元后,幸福感呈波状上升,5000―7000元中等收入组幸福感最强;7000元后出现下降,1.5万元―2万元组幸福感更不确定,其平均幸福感分值与1000―1499元收入组相同。2.先天遗传:性格抑郁和天性乐观的人,对待外界各种事件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天性乐观的人比较容易感觉幸福。

3.年龄:相当多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满意感会有升高的趋势。但愉快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稍微下降,消极的心情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北京调查显示,中年人最不幸福,而老年人(66―70岁)最幸福。这可能与中年人面临诸多压力有关。4.婚姻:由于受社会变迁、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婚姻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5.信仰:具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加幸福和快乐,这是因为所有宗教都宣扬爱人、宽恕和行善,反对酗酒、纵欲,强调内心的宁静。

在今年初各地召开的“”上,“幸福感”、“幸福指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省市已经将“幸福感”正式纳入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和潍坊市情,我们认为在潍坊市开展“市民幸福指数”的研究和测算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潍坊市经济开发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我们更要关注这种发展的好处有没有惠及到广大的市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能够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去影响市民的幸福感,例如:改善生态环境,营造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应当构建一个从统计上比较客观反映市民幸福程度的综合指数,定量反映市民的幸福程度,来为、市进行相应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潍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