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
生物自评报告
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是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有关教学内容为依据,命题以检测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主,兼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为了更好地引领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学业成效监控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好的促进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在对本次考试做一自评,以便发现考试命题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题整体评价:
20__—20__学年度第二学期襄汾县七年级生物升级考试题从总体上讲,体现了学业考试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准确客观的测试学生的学业水平与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物学科教学、教研教改及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部分的试题是学生通过正常的生物学习所能够顺利解答的基础题,同时兼顾能力的考查,试题能联系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加强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尽量回避死记硬背题,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的考查。设置了一定量的开放性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习灵活能力强的学生留出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一)命题意图
本学期期末测试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教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思路明确、试卷编制规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利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覆盖面全,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试题信度高,并且试题的区分度也比较合适。特别注重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生物试卷。
(二)试题结构
1、该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该试题考查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部内容。考点每章均有分布,从试卷看,重点考查的是: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3、试卷的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非选择题有个6小题,共60分。
(三)难易程度
这次考试是七年级生物的期末升级考试,总体难易适中,即容易题:中等题:难题=7:2:1,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生物水平进行比较系统的考查。从成绩统计表可以看出,此份试题的难度值为0.59,属于中等难度,试题信度高。
二、测试结果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单项选择题
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出错较多的是第5、6、14、16、题。第5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食品安全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不能正确的做出选择。第6题出错的原因:学生把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呼入的气体成分混淆了。第14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只知道酒精麻痹了脑,但不知道该具体是哪个部位,这有可能是教师没有讲授,以后要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第16题出错的原因:还和第6题出错的原因差不多,学生不能清楚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2、非选择题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及应用能力,考的全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出错较多的是第五题的第一小题。该题出错的原因:心脏的结构的题及考查能力的题则得分较低,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有关知识,这在教学中属于一个难点。
(二)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成绩统计分析:
通过对我们学校名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考试平均分达分,及格率%,优秀率为%。从成绩上看,学生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好些学生连基础性知识也不能得分,主要是因为这些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以后我们还要从这个方面狠抓落实。上述成绩分析表明:初中毕业生物学业考试的评价举措,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1)、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甚至有不少学生连平时所做题目模式图上的标号都生呑活剥、硬背下来答到试题上。在试卷中出现了许多因基本概念不理解而导致的张XX的错误。如:输尿管上接_____,下连_____。而基础知识的薄弱,严重制约了能力的提高。
(2)、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理解不够,不能灵活运用;对图表信息处理能力差,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分析和解答问题,比如特别是对肾单位模式图及相关表格数据,很学生因看不懂图或读不懂数据而无从作答。从学生的答题中还可以看出,有些学校没有真正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因而不能解答有关探究实验题的题目;同时,分析问题能力较缺乏,如将各种具体情境中植物的不同生理作用张XX,混为一谈。特别应强调指出的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须大力提高,有相当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方法、原理缺乏应有的理解,如不懂得分析变量、不懂得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等,这表明:倡导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没得到充分的落实和体现。
(3)、审题不认真或看不懂题意,不会应用各题中所给的相关信息甚至是暗示(许多题目题干中都有一定的暗示),特别是语言表达不规范,错别字严重。这表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
3、采取措施:
1、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物学科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学生对
奇妙的生物世界和动手做实验都抱有比较高的兴趣,这种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来维持,并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好奇、好玩,到关注生物学概念、原理本身的魅力。为此,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要将学习方法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学习训练。注意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每所学校具体的学生特点不同,同样的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材料,要考虑如何应用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去研究和尝试的。
3、改进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验技能。
生物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进行探究活动,减少教师探究活动中的包办代替现象,杜绝“讲实验”,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探究的实效性。
4、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识图、析图和作答训练,训练学生能用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准确作答。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理科所必需的观察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归纳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表达能力、迁移能力,以及必要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等,都需要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三、试题亮点、存在问题及命制建议:
(一)亮点是关注探究实验,体现课改理念
第三大题的科学探究题为亮点试题。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试题以学生常见的材料、事例入手,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中不足之处:
这份试题是一份比较理想的学业测试题,但是对于考试的形式和时间却没有标明。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时间是60分钟还是90分钟都应在试题开头显示出
(三)、试题命制建议:
我认为应该在试卷上增加一些有关《人体的呼吸》的知识点。试题上这章内容只占1%的题量。现在,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影响了地球规律的气候变化,再加上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从而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0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