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来源:99网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抓住作品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爱情纠葛的脉络,提供解读人物形象的视角,创设情境,预设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肯定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欣赏和赞叹中,调动起他们对旧的社会制度、旧的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从而鉴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为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现代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雷雨》可称为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扛鼎之作。而本文又位居单元篇目中重中之重,故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可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没有接触过话剧,所以在学习时应该在课下先给学生们提供话剧的知识,让他们做好充分的预读准备,以便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能快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戏剧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揣摩人物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朗读 分组讨论设问 点拨评价效果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戏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

  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从创设情境中分析讨论归纳出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讨论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评价。

  【教具安排】powerpoint课件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1)、什么是戏剧和戏剧文学?

  (2)、什么是戏剧三要素?

  (3)、戏剧情节分为几部分?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积极踊跃作答。

  3、设计目的: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潜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戏剧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引出导语,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维情感转化到悲剧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朴园身上。

  3、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氛围。

  三、初步感知人物

  1、教师活动: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总结肯定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告诉同学们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结合图片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

  3、设计目的:进一步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周朴园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一视角

  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黑格尔的名言。“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

  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读黑格尔名言,了解“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

  住了人物的灵魂”的硬道理。

  3、设计目的:通过黑格尔的名言旨在告诉学生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分

  析人物形象的第一要素,为下面情境一的分析讨论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