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来源:99网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一、风险辨识 ................................................................................................................................. 1 二、防范措施 ................................................................................................................................. 2 附 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 4 附 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 4

一、风险辨识

1. 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 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 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 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 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

、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 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 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 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 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

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

--学习资料分享----

1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 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 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

情况下失去知觉,

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

12%至 14%

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 15%至 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

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 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

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

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

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 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 确保有 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二、防范措施

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

2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同时,有限空间中作业存在的危害, 极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有限空间内作

业,认真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 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

(二)对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 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作业前 30 分钟,应

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三)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能少于 3 次。对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 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

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

制度;同时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

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并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格。

(六)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 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内容、 职业危害等教育; 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

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不

3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得进入有限空间。

(八)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 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

撤离有限空间。

当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应在做好个体防护并配戴必要应急救援设备的前提下, 援。其他作业人员千万不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附 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附 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学习资料分享----

才能进行救

4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危险源 蓄水池 甩片炉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续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协议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协议

缺氧(氧含量不足)

作业未使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

未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或未按 期维护

安全防范设施不全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窒息 触电 爆炸

3 1 1 1 1 1 1 1 1 1

坠入蓄水池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续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安全风险

成伤害 淹溺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可能造

L 1 3 1

E 2 3 2 3

C 15 15 15 15

D

等级

30 135 30 135

Ⅱ级 Ⅲ级 Ⅱ级 Ⅲ级 Ⅱ级 Ⅴ级 Ⅳ级 Ⅳ级 14 14 14 14 14

Ⅴ级 Ⅴ级 Ⅴ级 Ⅴ级 Ⅴ级

风险

控制措施

增设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 业审批

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加强通风

使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

2 15 30 1 7 7 3

15

45 45

3 15 2 2 2 2

7 7 7 7

其他伤害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安装安全阀、压力表并按期

维护

安装安全设施,定期维护保

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 业审批

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2 7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学习资料分享----

5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有限空间安全警示告知牌 进入请注意安全 未经许可严禁进入

--学习资料分享----

6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有限空间名

称 管理单位 风险有害因

素 作业场所浓

度要求

应急措施

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净化系统主排烟机机壳 安全注意事项

铝业分公司净化供料车间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

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缺氧窒息、粉尘、氟化氢

2.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设置安全

警示标识, 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氧气含量:≥ 19.5%

3.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

3

粉尘:≤ 3mg/m

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

氟化氢:≤ 2mg/m

4.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

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1.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

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2.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呼吸保

护器具等防护用品。

3.必须安排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

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安

全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要了

解作业内容、地点、时间、要求和

注意通风、出口由专人进行监护

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

压和安全照明,照明电压不大于

12V 。使用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安装

漏电保护器,接线箱(板)严禁带

入容器内。

报警电话: 110 消防报警: 119 医疗机构: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7

--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