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复习默写过关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诗文理解性复习默写过关

来源:99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

复习默写过关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野望(王绩)

1、与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具有相似意境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运用比喻,即景设喻,以物自比,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运用比喻,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开阔的诗句,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四、渡荆门送别(李白)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运用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运用拟人,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诗中移步换景,将群山化静为动,表现江面开阔,暗示前程开阔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展现诗人奇特大胆的想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态,表

1、以动写静,衬托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4、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二、黄鹤楼(崔颢)

1、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使至塞上(王维)

1

现早春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运用拟人,化静为动,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六、《庭中有奇树》

1、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诗人攀折花枝以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3、此花虽美,不能相赠,有何可贵?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七、《龟虽寿》(曹操)

1.用比喻的手法,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2、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八、《赠从弟(其二)》(刘桢) 1、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反

复句),也与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3、用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借喻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九、《梁甫行》(曹植)

1、写出边海人民像野兽般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2、描述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十、《饮酒(其五)》(陶渊明)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表现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了怡然自得,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表明诗人居于尘世但内心恬静,原因在于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也是主旨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诗中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一、《春望》(杜甫)

2

1、诗人刻画自身形象,忧愁而日益衰老,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诗人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以乐景衬哀情(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十二、《雁门太守行》(李贺) 1、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戒备森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借用战国时燕昭王渴望贤才的典故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战国时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人想起诗中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紫色的血迹衬托出战地的悲壮,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尤为壮美的诗句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十三、赤壁(杜牧)

1、诗中用议论手法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

诗句(也是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十四、渔家傲(李清照)

1、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3、引用《庄子》典故,表达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本诗的主旨句的诗句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十五、浣溪沙(晏殊)

1、诗中给人以哲理性,写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十六、采桑子(欧阳修)

1、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

2、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

3

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十七、相见欢 (朱敦儒)

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表达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的诗句是: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十八、如梦令(李清照)

1、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让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诗人杨万里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