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3月)科学领域教学单
活动时间: 科学领域:数学:二等分(亿童20) 活动目标: 1.尝试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等分后的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1.教师材料:教具“分数圆片” 2.幼儿材料:操作卡“分数圆卡”:《操作纸》第6册第21—22页;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纸片若干。 活动预设过程: 活动调整: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习二等分。 教师出示教具“分数圆片”,从中顶出绿色和红色的圆片,把红色圆片拼成完整的圆形与绿色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两个圆片一样大。教师:“完整的圆片可以用’1’表示。”再比较两份红色圆片的大小:两份红色圆片一样大。教师:“其中一份红色圆片可用1/2来表示”请幼儿把“分数圆片”和对应的数字卡片摆在一起 小结:一个物体被分成同样大小的两个部分,就是物体二等分。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请幼儿操作操作卡“分数圆片”中的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将它们进行比较,区别大小。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小结: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也就是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3.《操作纸》游戏 教师发放《操作纸》第6册第21页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每朵花的形状,将每组花瓣中间花朵的一半圈出来。 二.教师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反思:
延伸活动时间: 延伸活动形式: 延伸活动内容: 提示: 1.幼儿在感知二等分现象时,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操作、发现,不要急于求成。 2.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探索运用目测、重叠等方法验证是否为二等分。 生活中的教学: 1.完成《操作纸》第6册第23—24页的活动。 2.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生活中的二等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