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来源:99网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1.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 (4)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5)这样的山_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__,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谁都有生活的______,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______。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7)这学期,我在课外阅读了不少书,其中《______》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______。

2. 品味诗歌

(二)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判断正误)

(6)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判断正误)

(7)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者形象。(判断正误)

3. 按要求写句子。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补充完整)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4.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显青翠,洞庭湖水越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1)这句话写的是那首诗中的诗句,这两句是?

(2)是人的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______,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______。

5. 填空。(20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选自宋朝______写的《元日》,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情景。你还知道我国有______(传统节日名),描写这个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指______、______;这个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等成语形容。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4)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______,默默时,______ 。 (5)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 。

(6)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

(7)《石灰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精神,其中最能表达思想的诗句是“______。”

6. 背一背,连一连。

曲项______白毛______红掌______ 浮绿水 拨清波 向天歌

7. 根据提示写诗句。

(1)诗人杜牧坐车从山中经过,忽然停下车来欣赏枫林,这是因为“______”。 (2)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3)“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知道孩子们在逗引蟋蟀,是因为篱笆旁边有一盏灯亮着。 阅读与理解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给生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乞 巧 霄 渡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乞:______ 碧霄:______

(3)《乞巧》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______心情和______的心愿。

(4)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9.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第一句写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最后两句是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______ 稀——______ 长——______ 无——______

11. 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回答.

______,______。它来自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古诗《______》。

1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自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13. 对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理解正确的是( )

A .梧桐叶带来了寒冷,江上的秋风吹动了客人的心绪。

B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C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变得伤感起来了。

14. 读一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主要写了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夜晚的景色。通过______可以看出。 (3)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4)看看夜晚的天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5.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1)《宿建德江》

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 ______,日暮客愁新。 ______,江清月近人。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______代词人______。 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填空。

①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②《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____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_____,后者表达了______。

1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 (2)这是一首________诗。( ) (3)将横线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______ ______ 朝 舍

(4)诗中“使”的意思是:______;“浥”的意思是:______。 (5)将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17. 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梅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赞美梅花的诗很多,我知道《墨梅》是______代诗人兼画家______所作。

(2)《墨梅》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墨梅的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只流清气满乾坤”写出了墨梅的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的写法,通过写墨梅___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____的高尚情操。

(4)我知道诗人王冕酷爱梅花,工于画梅,常以梅花自比。除了《墨梅》这首诗我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另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

A .洞庭湖的美丽景象 B .太湖的美丽景象 C .西湖的美丽景象 D .镜湖的美丽景象

20.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 (1)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21. 下列诗句中描写儿童的是( )

A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B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2. 积累与运用。

(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句”______”“______”。 (2)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落,______“和“青答签,绿袭衣,______。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yá bàn)。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féi)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ɡ)。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全文共有______句话。 (2)填空。

①一年有______个季节。

②春天的树上是______,夏天的树上的叶片______的,秋天树叶的颜色是______和______的,冬天树叶化成了______。 (3)大自然的邮票指______。

24.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25. 月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问题个小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 的思想感情。

2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巴金原名______,字__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

(2)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______的繁星。

(3)______,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的夜。

(4)海上的夜是______的,是静寂的,是______的。

27. 请你来填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煮熟的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是一小碗清汤,上边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四道菜各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 , 作者是朝诗人。

2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你从文中读到了长江的哪些特点?

(2)文中用你称呼长江合适吗?为什么?

(3)文中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你赞成吗?为什么? (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 锦官城:______ 野径: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3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吟”,吟诵,是______。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千锤万击出深山

锤:______。击:______。 (3)为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样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