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爬行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右键有惊喜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堂课结合具体教育机器人,通过完成机器人邮递员送信的任务,让学生认识机器人的工作流程。目的是把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编程的算法上。如何让机器人走直线,对学生来讲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部分的讲授。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机器人已经消除了神秘感,有着学习控制机器人的强烈愿望,机器人的编程软件、下载程序的方法学生在上节课中也有所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控制机器人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能操作好机器人的信心。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
“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入,轻松自然地引入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