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末培优补差练习题(三)
时间40分钟 总分45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温故知新——语言积累。(每题3分,共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对此残阳如血江天浩瀚,欲问归来鸿雁战讯可传,收得焚予故人遥祝魂安,再约清平江山天人共看,四方征鼓已歇七魄可安,八千里路云月三途路返,身经百战共老尘沙几番,长.歌当哭墨染史册书丹。 ...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先烈为中国人民的事业殒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激人奋进。 .... D.他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家要继续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拓展延伸——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3——6题。(3-5题每题3分,6题20分,共计29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 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 B.歌数阕,美人和之。 和:应和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
1
D.吾知公长者。 长者:年长的人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
5.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将士虽在,谁还愿意和你接着干啊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李清照《夏日绝句》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翻译文中画线和课文中的句子。(每句5分,共20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三、巩固提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7、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5分)
8、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分)
2
广元万达中学高一语文周末培优补差练习题答案(三)
1.B(A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B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或文章有力或深刻。C殒身不恤: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D桀骜不驯:形容人叛逆的性格或者是动物野性很强。同“桀骜不逊”。桀:凶暴;骜:马不驯良,驯:驯服.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
2.C (A 应为“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 B.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宾语,应在“学习和使用”后加上“的现象”;D.应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二、(29分)
3.D (长者:品德高尚、忠厚老实的人。 )
4.A( 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当“却”讲,第二个“而”表顺承关系,其他三项意思一样,用法相同。) 5.B
6、(1)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即使)王(让我称王)。”加横线的每一处1分,文从句顺2分。)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 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给你这个好处吧!(“购(悬赏)”“吾为若德(我给你好处)”。加横线的每一处1分,文从句顺1分。) (3)和(4)省略。 7、(明手法)对偶(1分)。阐运用“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分) 。 (分析)“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1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明效果)(1分)“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1分)
8、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1分)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2分)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分)
文言翻译:
项王的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