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来源:99网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

一、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进出校门下车推行,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温和坦诚而不是动辄发脾气,包括性格、气质、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品格、修养等

二、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课堂教学严谨、细致,作业批改即时、认真,它当然会影响教育计划的有效性,会影响教育者的准确决策。从而对整体的教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老师的态度会逐渐被当事人觉察。会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回应,而回应又会加重负面影响。

教师有两种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忽视。教师长时间把某些学生放在视线之外,不在意,不关心,不了解。二是轻视。教师一般不会有意为难学生,整他们,

但有些教师会对那些与自己闹对立或“屡教不改”、“没有长进”的学生.暗含不屑,认为“不可救药”、“没有希望”,因而把他们“打入另册”,有意地不予理睬。

一般来说,学生会有两种回应:一种是那些迷信教师权威、相信教师言行都有符号意义的学生,他们会在老师放弃自己的同时,自己也放弃了自己,形成所谓的“破罐破摔”,放弃相关学科或全部学科的学习。另一种是年龄较大、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他们会产生对立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这些学生力求在非主流文化中寻找支持.除了少数人会通过自我奋斗去“证明”自己以外。其他学生常选择同教师“作对”,用所谓的“英雄”行为来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最终形成所谓的“双差生”,形成班级中的另类。在非正式场合,这类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恨”老师的情绪,他们会以“气老师”为荣.会把“就不好好学习”视为对教师的反抗或惩罚。他们的意识有相当的扭曲成分,他们对教师的指责也不尽符合事实,他们的问题会发展到或超出学习困难,但是,他们的问题却是由师生关系不良、由学习困难开始的。

三、教师积极的亲和力对师生间情感的影响

热情回应学生的问好,主动与学生交流,闲谈(关心学生的衣着、身体、家庭事件等),

作为教师要清醒理解到学生仅仅暂时的社会角色,其人格. 是平等的。他们是受教育者,是发展中的人,存有问题是正常的,有赖于教师的教育。

1.语言方式。言为心声,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

2.动作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

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使学生产生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3.眼神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使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