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1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Vo1.9,No.1 2 0 0 9年3月 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Mar.2009 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李 汝 (南通党校,南通226007) 摘要: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1984~2007年外资对江苏省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 应,证实外资在一段时期内对南通市的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农民收入、社会投资、消费以及第三产业就 业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指出在世界粮食危机、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经济转型的情况下,农业将成为 外资进入的新热点行业,制造业的外资利用也面临着转型,并且,还要加强防范利用外资数据统计的掺杂 水份和产业安全等问题。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FDI; 外溢效应;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191(2009)01—0061—0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具 体体现。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江苏省南通市,30年来利用外资成绩斐然,截至2007年底,南通 市拥有外资企业4 805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高达129.9亿美元,年均增速32.8%。仅2007年签约外资项 目就达744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31.2亿美元,占同期南通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5%,是地区生 产总值的1 1.1%①。本文在分析南通市改革开放30年来利用外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着 重研究了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对南通市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 南通市利用外资基本情况 南通市利用外资起步于1982年。南通力王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由中国国际信托 投资公司、南通市城镇集体联社和日本株式会社力王投资组建而成,注册资本为224万美元,翌年2月建 成并投入生产,产品全部返销。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在日本和中国经济界引起较大的影响。此后,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邓 小平南巡讲话以后。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 改善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南通市利用 外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利用外资规模日 1 j{}1《 益壮大。投资来源已遍布世界各地。 一 鞲 根据改革开放30年利用外资总量、 外资以及影响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 环境的变化趋势,南通市利用外资发展划 分以下四个阶段,详见图1。 第一阶段(1983~1992年)为缓慢起 年份 步阶段。在此阶段,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 图1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发展趋势图 ①本文所有统计数据均来自1984—2007年《南通市统计年鉴》。 收稿日期:2008—10—07 作者简介:李汝(1969一),女,陕西西安人,南通党校副教授。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正 规模较小,流量较少,发展较为缓慢,外国直接投资占比小,并且投资面较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如1987 年全部l1个外国投资项目中就有9个来自亚洲地区,主要分布在港、澳、台及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占比达 81%。第二阶段(1993~1997年)为平稳增长阶段。1993年春天,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十四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 此,南通市利用外资增长开始加速,累计利用外资金额达197 150万美元,年均增长幅度高达42%,FDI占 比平均达85.7%。资金来源地区遍及全球五大洲,投 资领域也拓展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然而,主要资金 来源地区仍然是亚洲地区,投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制 .. 造业,详见图2、图3。第三阶段(1998~2002年)为调整 …。 阶段。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南通市利用外 资在这一阶段小幅回落,5年的年均利用外资额仅为 29 564.4万美元,与第二阶段的年均39 430万美元 相比,少了9 865.6万美元,近34%的份额。然而,此阶 图2 1995年外资来源地分布图 段也是南通实际利用外资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从 1999年开始,南通市利用外资结构上,外国直接投资 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重逐年增加,平均份额超过90%。 第四阶段(2003~2007年)为跨越发展阶段。随着南通 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投资的软、硬环境和条件进 一步改善。全市全民动员积极争创江苏省民营经济大 市,利用外资“撑杆跳”起“跳”有力。此阶段累计吸引 的外资额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总量的71.4%。年 均吸引外资高达185 507.2万美元,分别是第一、第 二、第三阶段年均水平的65倍、4.7倍和6.3倍,年 均增长率高达77%。 制造业 综合以上四个阶段,南通市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 图3 1995年外资分行业分布图 点:①增长速度快,投资结构逐渐优化,投资规模逐年 加大。改革开放30年,南通市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工业园区1个,外资企 业4 805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高达129.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2.8%。从投资结构上看,1985年FDI 占全部利用外资比例仅为14.1%,而2007年该比例已高达99.97%。从投资规模上看,1985年南通市签约 项目33个,平均投入资金量为38.1万美元;2007年签约项目744个,平均投入资金量为419万美元。其中, 东丽合成纤维、帝人集团、台塑橡胶、王子造纸等都是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②FDI(#b商直接投资)的 产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南通市FDI产业分布基本倾向于制造业,其中以纺织、服装、化工及机械制造为 主。2007年,南通市FDI项目共有679项,其中465项投资于制造业,金额达206 900万美元;项目占比 68.5%,金额占比66.4%。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了如东丽合成纤维等多家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 型的大型外资企业,逐渐形成以纺织、化工、船舶修造等为主的制造产业集群。③FDI的资金来源地集中 在Ft、韩等亚洲地区。基于南通市的区位优势,长期以来外资来源地一直较为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以香 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为主要来源地。2007年,吸引来自亚洲地区的外资高达219 325万美元,占 比70.4%。④各县市吸引外资呈现逐年均衡的态势。在199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地区分布中,市区 7 454万美元,超出第二位的通州市高达5 473万美元,占比达49.4%。然而,进入2l世纪,在大力发展外 向型经济的背景下,各县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各县市之间以及与市 区之间的利用外资差距不断缩小。继2006年海门市首次赶超市区后,2007年如皋市又以69 808万美元 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再次超越市区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新龙头,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量比重达22.4%。详见 第1期 李 汝: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表1。⑤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成为各县 表1 1993年和2007年南通各县市实际利用外资比较 市吸纳外资的主体。南通市目前拥有 年份 市区 海安 如皋 如东 通州 海门 启东 经济开发区l2个,工业园区1个。其 1993年 7 454 526 873 1 904 1 981 995 1 357 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 2007年 53493 33442 69 808 38184 33 507 39 566 43743 数据来源 ̄(1993—2007年南通市统计年鉴》。 开发区11个。2007年,南通市各级各 类经济开发园区共吸纳外资金额高达232 338万美元,占当年南通市利用外资总量的74.5%,其中国家 级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金额36 073万美元,占市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67.4%;如皋港经济 开发区吸纳外资30 800万美元,占如皋市实际用外资总额的44.1%;海门经济开发区吸纳外资29 590万 美元,占海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4.8%。 2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地区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这 是利用外资的内生效应;此外,还希望通过外资的投入达到带动本地区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完善城 乡公共服务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目标,此为外资的外溢效应。内生效应和外溢效应统称为利用外资 效应。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研究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效应和外溢效应。我国利用 外资形式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外商其他投资三种,其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外商直接 投资,因此,我们选取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利用外资的核心指标。表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指 标为三类(见图4):第一类为地区经济增长类,包括有一、二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额,财政收入等;第二类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类,包括有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各类专业技 术人员人数,财政支出中的基本建设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第三类为人民生活类,包括有城镇职工 平均工资,服务业从业人员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本文采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1984~2007年《南通市统计年鉴》并经过标准化处理。为防止产生伪回 归.采用EG两步法‘ 别针对FDI与上述三类相关因素做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到各指标均为一阶 单整序列并分别与外商FDI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具体检验过程略),说明FDI与上述各类因素之间存在长 期均衡关系。接着,将上述各类因素带入设定滞后1、2,3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FDI是否对南通 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影响。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受FDI格兰杰因果关系影响的因素,结果详见表2。 表2 FDl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表 滞后观测期 受FDI格兰杰因果关系影响的因素 1期 第一产业增加值、各类技术人员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 2期 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农民人均纯收入 3期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得到FDI对表2相关因素的影响系数如表3所示。由表2、表3可知:从 短期看,当期投入的FDI是第二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各类技术人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 从中期看,当期FDI对以后两年的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服务业从业人员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产生 积极影响;从长期来看,当期FDI对以后三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农民人均纯收 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 f11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均有所贡献。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FDI在南通市经济 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体现在农业发展、工业增长、社会投资、科技进步、就业、消费和农民收 入增长等方面。由于FDI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 ①格兰杰因果检验是一种计量经济学因果检验方法,它通过检验模型确定或排除某个自变量(解释变量)是否对模型具有显著影响 来判断这个解释变量是否是影响解释变量的一个原因。 ②所有检验均采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0完成。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 作为一种资本存量, 对地方的社会投资, 工、农业增长和农民 收入增长作用明显, 这是外资的内生性影 响效应【 :同时,作为 资本形态的FDI在国 际生产投资中通常伴 随着技术溢出、信息 溢出、管理制度溢出 和人力资本溢出,而 这些效应带来的价值 是外资企业无法进行 图4外商直接投资效应指标图 内部化的,通常也被 称为外溢影响效应。各类技术人员人数、全社会零售商品 表3 FDI对相关因素影响系数表 总额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就属于外资的外溢性效应。 (2)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发展影响非常显著。当期投 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以后一至两年的农业增加值具有积 极的影响效应,并且作为农民增收的长期贡献因素存在。 这是因为:①南通市拥有发展现代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 全市可耕地面积707万亩,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精耕细 作的农业生产传统和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域面积1 (数据来源:根据EG两步法相关检验获得) 290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167.01万亩,是全国文 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主要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②南通市 拥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先发优势。南通市下辖6县市每一个县市都有独具特色的农林牧渔等产品深受海 外市场欢迎,已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南通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 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上海的“菜园子”和“后花园”,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1。③南 通市外向型农业起步较早,发展势头较好。1992年农林牧渔业“三资”企业已有31家,总产值6 870万元,销 售收入5 836万元,职工718人。到今天南通市已拥有一大批外向型农产品种、养殖及加工企业,形成具有 南通地方特色的养殖、加工、出口一体化的外向型农业发展基地。④农民参与外向型农业积极性高,收入增 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反映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农户收入的平均水平。包括农户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获得 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其中有家庭经营收入、务工收入等。各县市区立足本地资 源,突出重点,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优势产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增长。 南通市外商投资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资企业的务工已成为农民 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⑤外资对第一产业贡献之所以在短期内就收效显著是由第一产业发展特征决定的。 农林牧渔业的投资项目具有所需资金量较少,投入规模较小,投资回报期较短,而见效较为明显等特征。长 期以来我们对农业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导致总量基数较小。当外资大举进入第一产业,农业增长开始步入 快车道,增速自然非常显著。如2007年南通市一产实际利用外资总量达12 614万美元,较2006年增长近 一倍,增长率达93.3%;同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为6.3%,一产增加值增长率为3.4%,农民人均纯收入 增长率更高达l3.1%。 f3)外商直接投资是制造业增长的动力之一。FDI本质上是投资者将其所拥有的资本优势与投入地区 的区位优势有机结合,寻找资源最佳配置且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经营活动。南通市位于四通八达 第1期 李 汝: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的长江入海口,拥有条件优越的深水良港——南通港。作为国际大港上海港的一部分,南通港与199个国 际港口均有通航,无论是产品的出I;1还是原料的进El都非常便利。加上南通充裕的土地资源、电力资源、 水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等条件,吸引了大量外资在广袤的江海平原上投资建厂。改革开放30年来.制造 业一直是外资进入的主要产业。20世纪8O年代初期90%以上外资流向投资规模较小,附加值较低的“三 来一补”形式的纺织业、服装加工、机械加工和制造业等产业,而目前至少40%Pb资投入到技术含量较大、 附加值较高的精密仪器制造、信息传输及船舶修造等产业。南通市制造业已逐渐发展为吸纳FDI投资流 量较大,单项投资额较高且项目之间关联度较高,形成产业集成效应的新型制造业集群。 (4)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素质。外资技术效应的外溢途径有两个: 一条是外资进入地区的内资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关联活动获得新技术带来的利益,使自身的生产率或 者整个企业经营效率提高。而内资企业因为外国公司进入,而面临更激烈的的竞争,为提高竞争力而模仿 外国企业的技术,或者探索新的更高生产率的技术,从而提高了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另一条 途径是通过人员的流动。当公司培训当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这些员工后来为内资企业雇用或者自 办企业时可能把由此获得的技术营销管理知识扩散出去,称为“人才流动效应”,这个溢出过程中的内容 除了技术,也包含管理经验、销售网络等广义的技术嘲。实证分析结论证明:FDI对南通市的各类技术人员 数量增加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作用,说明南通市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明显,尤其是对在人力资源积累方面 短期内即可显现技术的外溢效应。伴随着外资进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高效的 企业组织模式,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高水平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流动效应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 对内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长期的,能够促使内资企业技术水平和组织效率不断 提高,促使劳动者在“干中学”,促使社会科技事业发展,最终将提高全社会的综合要素增长率。使国民经 济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 (5)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源泉之一。实证分析表明,从中长期看,FDI对南通市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是地区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源泉。利用外资能够增加用于投资的总体财政资源。促进社会资本 形成,引进大型产业项目带动地区经济增长。2007年,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为18.5%。在工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比重为24.2%,外资企业的资产占工业资产总额的43.1%。外资的大规模进入推动了地区 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市场容量,有利于改善外部 条件,产生集聚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形成一种区域循环累计因果效应。 (6)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成为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促进力量。理 论上讲,FDI对投资地区就业的积极效应分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效应指由于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间 接效应是指通过投资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性以及投资的乘数效应等使当地就业机会增Dilt41。由于FDI在南 通市的投资产业构成中,纺织、服装加工、修造船等劳动密集型生产项目占有相当比重,说明FDI为南通 市创造了一定数量的净增直接就业。例如,1990年南通市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为1.3万人,2004年从业人 员增至18.3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20.8%,这是FDI的直接就业效应。一方面,外资企业较内资企业能够为 就业者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险福利;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还能够为雇员提供获得新知 识、新技能的机会。显然,这就提高了外资企业从业者的就业质量和生活、发展条件,从而促使从业者增加社 会消费。全社会消费增长又会带动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壮大,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更多的社会消费。 然而,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尽管FDI的投资一直偏重于制造业,但南通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与FDI的关系 不明显,而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其就业人数随着FDI的增长具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趋 势,这说明南通市吸纳FDI对地区就业的作用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尽管如此,由于服务业具有吸纳更多 社会就业的特性,就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职工收入的增加,社会消费的增加以及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3亟待解决的外资利用的两个矛盾 除上述因素以外,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中基础建设支出、城镇职工工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拄 资等因素影响力较弱,说明南通市在吸纳FDI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存在以下两个矛盾: f11 FDI增长与地区税收增长之间的矛盾。FDI对以各项税收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 影响不明显,对城镇职工工资增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外资对南通市税收收入增长贡献较为微弱。这 既是积淀的历史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为吸引外资进入,制定了多项给予 外资较高税收优惠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本应收的税收收入,从而减少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 据国税总局测算,我国内外资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差可高达11%,内资企业为22%,外资企业为11%。 据此估算对外资的优惠税收导致我国财政收入每年大约少收入2000亿元。如2004年南通市工业企 业中内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总额为3O-3亿元,而外资企业仅为l6.5亿元,仅达到内资企业的一半,至 今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观。显然,南通市FDI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是“增量不增收”。FDI的增加并不能惠及 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城乡基本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的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 项目的支出,并没有随着外资的进入而大幅度增加,更少有外资问津该项目,使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来源渠道较窄,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研究表明,东道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如市场规 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而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显著 (Mintz&Tsiopoulos,199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潜在市场 和现有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外资进入着眼点已不在税收优惠,而在于迅速占领我国规模巨大的市场。尤其 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总部迁入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日 益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在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条件下,南通市作为上海北翼最重 要的工业城市,作为“沪苏通”小金三角的组成部分,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南通市应该趁此机遇.通过调 整招商引资的,有选择地引导外资进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f2 FDI外溢技术效应与内资企业将其内部化之间的矛盾。内资企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2)对地区 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希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不仅仅给外商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能使内资 企业学到先进的技术,使外资的技术以及人才外溢效应内部化,建立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但是,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 南通市大型企业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的R&D经费支出的外溢效应不明显,即外资对内资企业科技创 新体系建立缺乏积极影响。这是因为:首先,外商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会自动发 生,它取决于内资企业接收和吸纳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性效应的能力,取决于内资企业拥有的科技人员技 术水平及其创新能力[63。此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内、外资企业产业联系、地理距离、产品生产特 点、科技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其次,南通市外资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的来 料加工企业等,外资企业中拥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自然对内资企业科 技创新的外溢效应显现的机率就少;第三,外资企业即便是拥有先进技术,基于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目的,也不会轻易允许技术外溢;最后,由于外资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强势地位,它 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内资企业在外资企业的并购中甚至遭受苦心创立的品牌被吞并,辛苦培 养的人才流失的厄运,导致内资企业的产出水平降低,反而对内资企业正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最终抑制 内资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问。 4结论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外资利用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农业将成为南通市外资利用的新热点行业,而外资也将给农业带来新发展新机遇。当前,国际粮食 危机和能源危机背景决定了农业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点产业,农业项目将是今后外资投入的重点和 趋势。而南通市具备的农林牧渔业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以及国际市场需求是吸引外资 进入农业的内在因素。应适时地制定合理的外资利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具有南通地方特色 的外向型农业发展。要鼓励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独具特色的农业项目,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 第1期 李 汝:外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业管理水平。基于农业特殊的产业特征,不能只着眼于引进大额资金和大项目,关键要看引进的项目是否 符合南通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否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一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小额 资金项目发挥的积极影响可能超过巨额投资项目。 (2)制造业的外资利用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因美国经济衰退,人民币升 值,周边发展中国家激烈竞争等因素导致的出口订单萎缩,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狭小等严峻考验。这 就要求:一方面,应协助和要求外资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强管理,增加利润,保持传统 行业外资利用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利用南通市优越的生产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发挥产业集 聚效应,鼓励外资对制造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的投入。同时,借助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南通市 纳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的契机,以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高效的、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高素质的劳动力资 源和大容量的市场规模创造外商投资新乐园。 (3)服务业的利用外资需要加快推进。随着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转型,与之配套的物流、仓储等相关 前接和后续服务业也要大力发展,利用外资的空间很大。但是,由于南通市服务业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国 家和地方对外资进入服务业较多,致使除房地产业以外,外资对其他服务业行业投资较小甚至呈现 空白。因此,要转换观念,从完善服务业资源配置入手,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利用毗邻上海 的区位优势,引导外资投入,促进南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f41利用外资数据掺假及产业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从某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南通市个别地区 利用外资统计存在造假情况,如2007年外资利用总量中有高达46.1%份额来自地区,有8.4%外资仍 然投入到目前几乎无利润可赚的传统纺织、服装加工行业,这其中是否存在个别地区为完成招商引资任 务,利用等亚洲地区将内资转外资的情况?此外,南通市的优势制造行业如纺织、服装加工、化工制 造、电力及热力供应等,外资份额均接近甚至超过50%,且有逐年扩大趋势,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了内资企 业的生存和发展,随之引起的产业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参考文献: f1】楚永生.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亮,孙旭.南通市发展现代农业研究[Z】.2008. 【3】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JJ.经济研究,2008,(6):95—105. 陈飞翔,郭英.关于人力资本和FDI技术外溢关系的文献综述[J].财贸问题,2005,(1):17—23. 【5]胡再勇.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税收贡献及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78—82. 【6】单春红,曹艳乔,于谨凯.外资利用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6):23—30. (责任编辑:马斌)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Capital’S Influence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antong City U Ru (Nantong Party Institute of CPC,Nantong 226007,China) Abstract:Employing the Grainger Cause and Effect Examination,this paper studied foreign capital’S influences on th 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antong City during the years of 1 984 and 2007, which indicated that,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foreign capital has obviously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added valu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y.farmer’S income.social investment,consumption as well as the tertiary industry employment.It stated that on the occasion of world food crisis,the RMB appreci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agriculture will become the new hot field for the foreign capital to enter,and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ed with a transition.too.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guard against false and fake statistics of foreign capital and industrial secur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pill—over effect; Grainger Causes and effects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