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2013年4月第26卷第4期(下半月)Medical In ̄rmation.Apr.2013.Vo1.26.No.4 一袋去自悬浮红细胞发生溶血的调查过程 任俊霞,柳洋,郭善文,魏丽娟 (德州市中心血站,山东德州253000) 为了正确对待、及时调查处理血液质量投诉,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构 献血者因疾病或服用药物的原因会造成红细胞膜的缺陷或影响其变形能 建血站和医院的和谐关系,提高医院对血站的满意度,我站在质量管理体系文 力,使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容易诱发溶血。分析该血袋血液虽已发生溶血,但 件中建有《血液质量投诉控制程序》、《血液收回程序》和《血液质量控制程序》 全血标本和试管血样并未发生溶血,因此排除了来自献血者的原因。 来指导我站在这方面的工作【l l。 如果采集后的全血在制备去白悬红前被冰冻,全血在制备前放置时间过 近期,我站供血范围内某用血医院在交叉配血前发现一袋去白悬浮红细 长,制备过程中离心力过大以及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问题等原因均可造成去 胞颜色异常,疑似溶血,该用血医院输血科通过电话向我站供血科告知此事, 白悬红的溶血。分析该全血在采集后第2d即被离心制备,该血袋血液虽已发 供血科是用血医院血液质量投诉受理科室,供血科受理后直接转达质量主管, 生溶血,但小辫血液和灭活血浆并未发生溶血,因此基本排除了在制备过程中 质量主管安排质管科对血液质量投诉进行初步处理。质管科和供血科负责人 造成溶血的可能。 到该用血医院输血科进行现场调查,根据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 去白悬红的正确储存温度是2℃~6℃,运输温度是2℃一l0℃。温度会影响 要求》的标准目测观察该血袋内去白悬浮红细胞在静置状态下红细胞和上清 红细胞膜的变形能力和稳定性,温度低于2℃红细胞会冰冻发生溶解,温度过 液已分层,上清液呈现淡粉红色,初步判断红细胞已部分发生溶血,不宜再给 高红细胞也会遭到破坏。分析该血袋血液虽已发生溶血,但小辫血液未发生溶 患者输注,按我站《血液收回程序》快速收回,质管科再按《血液质量控制程序》 血,排除了储血冰箱和运输箱温度失控造成的影响。血液在储血冰箱内储存, 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应放置在储血筐内,避免与冰箱壁接触,尤其是冰箱的后壁和下壁,否则有可 质管科按照血袋所标识的献血码追溯到该血液的试管血样、全血标本和 能造成红细胞冰冻损伤。该血袋血液极有可能在血站或医院输血科贮存时贴 灭活血浆,灭活血浆肉眼观察呈黄色澄清液体,无色泽异常。对血袋血液、小 近冰箱壁放置,造成冷冻损伤,引发溶血。 辫血液、试管血样和全血标本分别做细菌培养和溶血率的检测,检测结果如 质管科根据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该血袋血液发生溶血最大可能是贮存 下:4种样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血袋血液溶血率1.5%;小辫血液溶血率 时贴近冰箱壁放置,造成冷冻损伤所致。质管科一方面将调查结果汇报质量主 0.5%,试管血样溶血率0 4%;全血标本溶血率0.4%。根据GB18469—201z《全 管,另一方面给血液储存的主责科室供血科发放《不合格项/纠正预防措施报 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标准合格去白悬红溶血率<红细胞总量的0_8%,判断 告》,请供血科工作人员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储血冰箱使用操作规 血袋血液发生溶血,其它样本均未发生溶血。 程》正确放置和储存血液。同时也把调查结果反馈给医院输血科,也请输血科 质管科根据细菌培养和溶血率的检测结果对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冷链原 工作人员注意正确放置和储存血液,避免冰箱使用不当造成血液质量出现问 辅材料、制备T艺等可能引起溶血的有关环节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题。 , 细菌污染可以造成溶血:分析4种样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排除了采集、 参考文献: 制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细菌污染造成溶血的可能。 [1]GB18469—2012《仝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2]余晋林,主编血站质量管理培训教程[z] 收稿日期:2013-4—8 编辑,李桦 社区卫生服务走进老年人家庭的调查与探讨 智利娟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 5%,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 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由老年人带来的医疗服务问题日益凸显。社区老年人患者走出医院,进入家庭、开展老年家庭医疗护理是我 国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所需.也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老年患者:社区医疗护理;调查 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 1世纪发展的方向 ,所谓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 表2本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面临看病困境fn=1000 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社区全科医师、护士为骨干;其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 侧重于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疾病患者;服务内容集中于”预防、医疗、保健、健 康教育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特点。社区医疗 护理走进老年家庭在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的今天,城市人口中的老龄化趋 势越来越明显,而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各种慢性病困扰,老年人 由于行动不方便,身边无子女或离医院远而去医院看病周折太多及医疗费过 表3本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希望医疗护理服务进入家庭(n=1000) 高等原因,使老年人就医成了一大难题,而医疗服务进入老年家庭,使一群行 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不出家门即可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值此也是老年人的心 声和向往,现将本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面临看病困境进行追踪调查,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1.1一般资料2011年l1月~2012年12月,武汉市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 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从表1表明,99%的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两种 心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慢性脏器疾病的患者为研 以上的慢性疾病,男性占38%,女性占62%。表2可以说明,随着社会发展,老 究对象,均为我社区的患者,共1000例; 龄人口逐年增高,而家庭规模的改变、子女赴外地求学工作、部分老年人患有 1.2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护师问卷调查;采用人户或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 高血压、糖尿病行动又不便,但又需要定期测血糖、血压,且还有部分由疾病 采用一次性横断面调查,选择愿意从事调查工作、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耐 引起的老弱残障老年人迫切需要医护工作者上门物理治疗、医疗费过高、医院 心细致、有一定社会交往能力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员,经培训合格后人户询 看病繁琐等等因素,使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就医成为难题。表3可以看出,一般 问,并与查阅纪录相结合。 的常规诊疗、护理和健康指导都是老年患者迫切需求,开展家庭治疗护理让一 1.3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见表1,患病情况以及就医难题(老年 部分老年患者从医院回到社区,回到家庭,在这里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和护 人由于残障行动不方便,身边无子女或离医院远而去医院看病周折太多及医 理,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社区医疗服务 疗费过高等原因,见表2,由于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增强、护理需求较高,老年患 走进老年家庭是非常必要的。家庭治疗护理的开展为老年居民提供有效、经 者迫切地希望医疗护理服务项目进人家庭,见表3。 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集医疗、保健、康复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为一体的时地 表1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一般情况(n=l000 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为提高老年人生命健康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唐岚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面临变局[EB/oL]w、w )【y178 corn,2010:10— 21 [2]张玉梅;冯正仪;夏海鸥;王蓓玲,社区护理需求和工作内客的调查分析U] 中华护理 杂志,2oo3,38(3):232—234 收稿日期:2013—4—15 编辑/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