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来源:99网


1 角的初步认识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和练习八的1、2、3、思考题。本节课主要讲的内容是:认识角;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能说出角的各局部名称;会识别角与直角。

 教学提示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这一方法,作为开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 能说出角的各局部名称,会识别角与直角。

※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开展空间观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

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及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三角尺、纸、活动角等。

学生准备:三角板、纸、活动角。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你能给下面的平面图形分分类吗?并说说分类的理由?〔课件出示不同的平面图形〕

(1)学生自由分类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同时说出分类理由〔有角的一类,没角的一类〕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你们分类的理由很充分,值得赞扬!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和长方形中连接两条相邻边的局部叫什么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图形,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课间活动,因为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既让我们心情愉快,又健康了我们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课间活动的热闹场景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2.教师:大家看,这么热闹的园生活里,藏着好多的角,你发现了吗?

〔1〕学生自由在书上找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 房顶上有角;窗户上有角;钟面上有角;扇子上有角;剪刀上有角......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真是一群会观察、会发现的孩子!

3.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图形-----角。

教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引入,一方面给孩子带来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对生活中所感知“角的记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画面中藏着那么多的角,会很欣喜,很兴奋,很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

4.教师:刚刚同学们说剪刀上有角,扇子上有角,钟面上有角,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剪刀的角呢?〔课件出示这几个图形〕

(1)指名课件前指角〔一般孩子指角,只是指到角的顶点局部〕

(2)教师引导正确指角的方法:正确的指角方法是,从顶点出发,分别指角的两条边,最后在两条边之间画出一条弧线,这就是一个角〕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空手指角。

5.谁能上来指一指扇子上的角?钟面上的呢?

(1)指名课件前指角

(2)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先找角,然后指角的这样一个设计。学生对于角的指法,很多存在错误,教师这局部直接采用讲授的方法,放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学会了正确的指角方法,做到了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这个环节的设计,实现了生活化向数学化的过度。】

6.教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的指出角了。那么这些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件。〔课件显示:从剪子、扇子、钟面上慢慢抽出角的过程〕

7.教师:这些图形都是数学中的角,我们把它们都请到了黑板上来,请大家好好看看他们的样子,能否正确的指出它们来。

(1)学生伸手和老师一起空指。

8.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学生仔细观察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它们都有一个尖尖,一个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4)集体订正

(5)教师讲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形状,再通过比拟,找到共同特征,使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开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9.教师: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朋友,下面让我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动手做一个角吧!

(1)学生动手操作。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角的各局部名称。

(3)指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角的各局部名称。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都有一双小巧手啊!

10.教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活动角,做一个魔术游戏——变大小。请每个同学拿好自己做的活动角,听口令,变角的大小。边变边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学生按口令操作

〔2〕指名答复: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引导: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因为边长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活动角张的越开,角就越大,活动角合的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到达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11.教师:我们做了这么多角,咱们怎样才能在本子上画出一个角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教师画角〕

(1)指名答复:先画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用手空画一个角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4)投影展示局部学生作业

(5)集体订正

(6)教师及时鼓励,并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获得了丰富的表象支持,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角及角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开展。】

12.教师: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并说明为什么?

(1)学生思考

(2)指名答复:第一个不是角,因为它没有顶点;第二个是角,虽然下面的边短一些,可是它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第三个不是角,它没有顶点;第四个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第五个是角,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3)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强调: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按照角的定义去判断。

13.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活动角,〔老师把角转成直角〕,大家见过这样的角吗?生活中哪里见过这样的角?

(1)学生观察

(2)指名汇报:见过,黑板面、五星红旗、桌子面、墙面、笔盒面上都有这样的角。

(3)集体订正。

14.教师:这样的角,叫直角。教师板书:直角。

15.教师:找一找,我们的三角板上有直角吗?,你能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下来吗?

〔1〕学生指出直角,并把它画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发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同桌订正。

〔3〕找局部同学作品展示,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引导:角的顶点处是一个点,不是圆弧。教师在直角处标上直角符号“┐〞,告知学生:这是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16.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你折出一个直角来。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展示,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里,充分表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思想,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比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直角及特征的认识,在开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稳固练习

课件展示: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我们的红领巾上面有〔 〕个角。

3.数学课本的封面上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其它两个角都比直角〔 〕。〔填大小〕

〔1〕指名逐一答复

〔2〕集体订正

二、下面图形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并说明理由。

(1)指名逐一答复:第一个图形不是角,因为没有顶点;第二个图形是角;第三个图形不是角,因为没有顶点;第四个图形是角;第五个图形是角。

〔2〕集体订正

三、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在括号里画“√〞。

〔 〕

〔1〕指名逐一答复:第二和第五个图形是直角

〔2〕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的第二题: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1)指名答复:一共有3个角

(2)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应

一、操作题:用3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数出里面有几个角?说给组内同学听。

二、课件展示: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 〕

(2)角的两边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 〕

(3)改变角的边的长短,角的大小也就变了。 〔 (4)书面上的直角比桌面上的直角小。 〔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6) 用放大镜看到的角比原来的角大。 〔 答案:第一题:3

第二题:3 4 5 没有〔0〕

第三题:√ √ × × √ ×

五、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肯定。

〕 〕 〕 〕

教师重点强调: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在生活中发现角,并且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局部名称,会识别角与直角。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小结,有利于他们全面掌握角的有关知识,促进对思维过程的反思,完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做重点强调,加强学生们的记忆。】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八的第1题:指出右边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练习八的第2题: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并标出来。

4、我会作图。

〔1)画一个图形。〔要求图形里含有1个直角和2个小于直角的角。〕

〔2〕画一个图形。〔要求有四个直角〕

〔3〕画两个角,其中1个角小于直角,另一个角大于直角。

5、练习八的思考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1个角,还有几个角?

答案:第一题:略

第二题:3 4 6

第三题:略

第四题:略

第五题:第一种情况:角对角剪一个角 〔还剩下3个角〕;第二种情况:角对边剪一个角 〔还剩下4个角〕;第三种情况:边对边剪一个角 〔还剩下5个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长张开的大小有关。

七、教学反思

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时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有学生熟悉的图形引出角,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角,从而使学生对角产生了感性认识。接着从角的结构上认识角,使学生真正认识了角。通过比照角,发现直角的与众不同,结合生活中寻找直角的影子,加深对直角的感性认识,也到达了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时时刻刻利用鼓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