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多发性神经炎(1方)
多发性神经炎也称周围神经炎、末梢神经炎,是众多原因(中毒 营养缺乏及代谢障碍、感染、外伤等等)均可引起的多发性神经损害,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肌张力低下及皮肤对称性菲薄,失光泽,脱屑 变冷 苍白或青紫,汁多或无汗,指(趾)甲粗糙、松脆、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青状年多见。
益气行滞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配方: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黄芪15克 桃仁10克 地龙10克 赤芍10克 桂枝6克 生姜3克 大枣7枚。
制法:汤剂。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功效:益气行滞,活血消炎。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88,5。
注:临床可随症加减;阳虚加肉桂、附子;肝肾阴虚加旱莲草、女贞子、龟板;手腕或是足背下垂加升麻、柴胡,重用黄芪、党参;行走摇摆加僵蚕、全虫、天麻;痰湿盛加白芥子、白附子;湿热重加苍术、黄柏;皮肤溃疡加蒲公英、地肤子;肾精不足加黄精、川断、巴戟天。
(九)面神经麻痹(8方)
起病急速,部分病例地发病前数天在耳廓后及脸部有轻度疼痛。多于晨起刷牙或被旁人发现一侧下眼外翻使泪液外溢;眼脸闭合不全似兔眼;患侧额纹消失,不能邹眉;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露齿或笑时更明显;不能鼓腮、吹哨动作。
1、防风蜈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配方:全蜈蚣2条。 制法:研细末。
用法:用防风30克煎水送服,日一剂,晚饭后服,病程长者加当归,川芎,儿童酌减。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1986,3。 2、蔺氏番蜜膏治疗面瘫 配方:番木鳖500克.
制法:用番木鳖500克,加水3600毫升,煮沸20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切片置瓦上文火烘酥,研筛为细粉,白密调为稀糊状,文火煎熬15分钟,待温备用. 用法:将药豪涂患侧面部,厚约0.2厘米(上眼部不涂),用纱布覆盖,每日更换1次,搽药处3-5日发生奇痒,6-8日现粒疹,9-14日若疼痛剧烈,则为向愈之兆,
好可停药。
功效:消肿散结,祛风通络。 来源:四川中医 1985 11。 3、面瘫散治面瘫
配方:川乌、草乌、白附子各0.5克,白芥子7粒,巴豆仁1粒(去油)斑螯1只(去头足),麝香0.2克。 制法:共研细末,密封备用。
用法:将医用胶布剪成1.5-2厘米直经圆开,内敷2层0.5厘米消毒纱布,撒上药末,巾于患侧太阳、 (三)褥疮(6方)
古时称席疮或眠疮,多发于大病久卧之人,失于调护,压磨皮肤破而成疮。多见于皮肤磨擦部位,两肩胛、尾骶、两髋及膝部先起红斑,继而瘀斑、坏死、糜烂、溃疡,或者感染化脓,肉芽不新,久治难愈,自觉痛甚。治疗原则及方法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1、卷柏10克 地榆20克 明矾10克。
制法:按1:2:1的比例配方研成粉末,过筛后将细末装瓶密封,高温消毒后存阴凉
干燥处备用。
用法:使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疮面,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疮面,然后均匀涂洒卷地明粉,觉以覆盖疮面为宜,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疮面结痂时不要强行剥落,以免撕伤新生肉芽组织。
功效:清热利湿,消炎生肌,用治褥疮。
来源:中医杂志 1987,11。
2、十一方酒防治褥疮
配方:大田七10克,血竭6克,红花10克,泽兰10克 归尾10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制马钱子6克,琥珀6克 生大黄10克 桃仁10克 川断10克 骨碎补10克 士鳖虫6克 杜仲10克 自然铜6克 苏木10克 无名异10克 秦艽10克 七叶一枝花10克。
制法:加米三花洒8000毫升,浸泡3-6个月后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每4小时1次。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生肌.
来源:广西中医药 1986,4.
3、荆防甘水治褥疮
配方:荆芥 防风 甘草各9克。
制法:水煎。
用法:取其汁外洗患处,每日3次,创面湿敷换药,每日1次。
功效:祛风清热,解毒消炎。
来源:科技情报(甘肃兰州) 1974,1。
病例:姚XX ,因外伤性截瘫,左侧股大粗隆处患褥疮,约7X4cm 大,经久不愈。经用上方治疗40天愈合。
4、九里明(千里光)治祷疮
配方:九里明(千里光)120-250克。
制法:水煎煮沸。
用法:持药液温凉后反复淋洗疮面,每天1-2次。洗后疮面覆盖消毒纱布。
功效:活血散瘀,消炎生肌。
来源:广西卫生 1975 ,3。
5、紫草连归治褥疮
配方:紫草60克 黄莲 当归各30克 冰片6克 香油1斤。
制法:香油熬至无香味后,放入前三味药炸枯,去渣,放六冷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
用法:用时取此油涂于患处,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炎。
来源:赤脚医生1976,5。
病例:韩XX ,男66岁,骨盆骨折合并骶部褥疮,面积 3X4 厘米。用上药治疗两周后愈合。
6、红花浸膏治褥疮
配方:红花500克。
制法:将其加水1000毫升,水前2小时后,红花颜色呈白色,滤过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