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作业
一、填空
1 .当排水沟渠的纵坡 i>7 %时,应修 跌水 或急流槽。
2 .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保证路基的 强度 和稳定性。
3 .排水沟渠流速应大于不淤积的最小流速,大于容许流速时,应放缓。
4 .跌水的构造分为进水口、消力池及出水口三部分。
5 .地下排水沟渠中的渗沟是由碎、卵石排水层、反滤层、封闭层所组成。
6 .边沟的底宽一般不小于0.4m,深度也不宜小于0.4m。
7 .路基排水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排水系统设计,一是单项排水结构物设计。
8 .渗沟按排水层构造形式不同分为盲沟、管式渗漏及洞式渗沟。
9 .公路上土质边沟宜采用梯形断面,矮路堤和机械化施工路段可采用三角形断面的边沟。
10.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得小于0.5%。
二、名词解释
1.边沟:指的是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
三、选择
1 .当路基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应在挖方坡顶以外或填方路基上侧适当距离设 (B )。
A .边沟 B .截水沟 C .排水沟 D .渗水井
2 .为了排除路基范围内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可设置(C A .排水沟 B .急流槽 C .边沟 D .天沟
3 .( B)不具有吸收、降低、汇集、排除地下水的功能。
A .暗沟 B .渗沟 C .截水沟 D .渗水井
4 .路基下有泉水时,可采用( D)引导水流到路基以外。
A .渗沟 B .排水沟 C .渗水井 D .暗沟
5 .路基边沟、截水沟、取土坑或路基附近的积水,主要通过(的天然河沟。
A .排水沟 B .盲沟 C .跌水 D .涵洞
A)排除到路基以外)。
6 .截水沟在平面上布置的特点是(C )。
A .与水流方向平行 B .与水流方向相交 C .与水流方向垂直 D .因地形而异
7 .影响排水沟渠加固类型的主要因素是(A)。
A .沟底纵坡 B .土质 C .流速 D .流量
8 .沟渠冲刷的最主要原因是(D)。
A .流量过大 B .过水面积小 C .土质 D .沟底纵坡大
9 .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保证路基的(C)。
A .强度 B .稳定性 C .强度和稳定性 D .干燥
10 .排水沟渠加固类型选择与(D)无关。
A .土质 B .水流速度 C .沟底纵坡 D .断面形状
13 .某山区路线在路堑与高路堤接头处,路堑的边沟水通过(A)引到路基以外。
A .急流槽 B 。截水沟 C .排水沟 D .盲沟
14 .某矩形边沟,宽度 0.5m ,根据水力最佳断面确定边沟深度,并考虑边沟设计
水位线以上的安全高度取 0.15m ,则边沟深度为(D)。
A . 0.65m B . 0.8m C . 0.35m D . 0.5m
15 .渗水井下部为排水结构,井深必须穿过不透水层而深达(D)。
A .岩层 B .土层 C .不透水层 D .透水层
16.下列排水构造物中,可以克服坡差最大的是(C)。
A、边沟 B、跌水 C、截水沟 D、急流槽
17.下列排水构造物中属于地下排水设施的是(D)。
A、边沟 B、排水沟 C、盲沟 D、截水沟
18.排水沟渠纵坡过大会(B),过小易(D)。
A、漫流 B、淤积 C、冲刷 D、紊流
四、判断
1 .截水沟主要目的是为了拦截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 (×) —
2 .暗沟可以拦截、排除地下水。 (√) —‘
3 .排水沟渠实际流速小于容许不冲刷流速,故沟渠不会产生淤积。 (×)
4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为急流槽。 (√)
5 .若沟渠的过水面积不变,允许流速一定,则水力最佳断面通过的流量最大。 (√)
6 .路线经过地区平坦,且有地下水位作用时,需设渗水井。 (×)
7 .截水沟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 d 根据土质和路堑深度而定。 (√)
8 .截水沟断面一般为梯形,底宽及深度不小于 0 . 4m 。 (×)
9 .跌水每级高度与长度之比,应大致等于地面坡度。 (√)
10、水位变化产生的动水压力对路堤的影响,在水位上升时最为不利。(√)
五、思考题
P110思考题3。
填方路基:漫排(路基填土小于5米)、急流槽(填土大于5米);②切方路基:软性渗水管(高切方)、截水沟、支撑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