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导学案’’,上出高效课 《斑纹》两次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芝芝 【案例一】 图片,结合课文内容,要求用一句 字特色。 手持文体钥匙,打开迷宫大 话来表达对这些斑纹的感受。 2。朗读下段文字并点评其表 门——《斑纹》教学设计 二、探究说明意图——深微 达效果——“梅花鹿群走过/就像 【设计意图】 的体验,睿智的思考 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 本节课为应市教研室“实用 1.师:作者通过斑纹展现了 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 类文本教法”大讨论而开。实用类 丰富的物种,神奇的自然,作者是 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 文本,到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 不是仅仅为了传递这些科普知识 宿一/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 一直以来我们好像都心中有数, 呢?请大家从着墨最多的写作对 园”(诗行排列)。 只要抓牢说明文的四大要素即 象蛇人手,思考蛇的斑纹对蛇意 总结拓展:原来说明文也可以 可。但《斑纹》恰是篇富有理趣的 味着什么?从文字间你读出了作 如是精彩,明确个性说明3c.的文 散文,是经教材编者删减才成为 者对蛇怀有怎样的感情? 体走向,并简介作者。 说明文的。该选文艺术性强,语言 2.师: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对 【课后反馈】 华美,意蕴丰赡,推想编者意图, 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有着暗示 课后研讨,认为本课充分考虑 意在说明当今文体正走向交叉融 作用,请同学们阅读6到1O段,寻 了选文的特质,定位为“另类说明 合,表达内容也往往非常丰富。 找作者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感悟。 文”是可行的。把教学重点放在说 课前整理学生问题,发现学 3.师:不仅动物的斑纹与其 明意图的探究上,突破了一般说明 生阅读《斑纹》有理解上的障碍; 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相关,而且 文的教法,是基于学情和体式的。 收集《斑纹》教案,几乎所有的教 自然界其他事物的斑纹也在传递 本课教学得法,解读深人。一开始 师都把它上成了散文课。基于学 着某种规律,请大家读末尾四段, 就呈现课题“手持文体钥匙,打开 情,依据体式,按照编者意图,我 看看大地、宇宙、人类内心的斑纹 迷宫大门”,沿着四个说明文教学 最终把《斑纹》定位为另类的说明 又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环节推进,探寻到说明对象、意图、 文。于是就有了“手持文体钥匙, 4.顺着“斑纹”这条线,我们发 思路、语言四方面的奥妙,得出“说 打开迷宫大门”这一课,试图说明 现斑纹无处不在,而且还寄托了 明文也可以如是精彩”的结论,可 实用类文本教学并没有那么复 作者独特的思考。请联系全文,理 谓水到渠成。从课堂设计的角度来 杂,在我们眼花缭乱的教学观点 解作者眼中“斑纹”的含义并说说 评价这节课,应该说在实用类文本 中,不能丢失常识,遗忘最基本的 本文的写作意图。 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 教法;也为让学生在把握一般说 三、理清说明顺序——独特 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明文特性的基础上,感受本文独 的行文,个性的布局 而事实上,评价课堂得失成败 特性,从而丰富说明文这种文体 1.师:请思考为什么文章一 的话语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课后了 的认识。 开头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蛇的斑纹 解到学生大致把握了说明对象、行 【教学过程】 之外的内容。 文思路,初步明确了说明意图,感 导入新课:师生交流《斑纹》 2.师:本文众多的斑纹是按 受到本文的精彩和独特,但还有很 的阅读体会。 照什么顺序一一写来的? 多难懂的语句未理解透,也并未真 一、把握说明对象——神奇 四、品味说明语言——抢眼 正走进作者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 的自然。多彩的世界 的文字,诗性的表达 另外本课教学各环节推进尽管很 1.师:《斑纹》的说明对象是 (PPT展示)课堂小练习。 顺利,也有较流畅的师生互动,但 “斑纹”,文章写了哪些斑纹?作者 1.朗读文本首段,要求学生 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阅读与思考 笔下的斑纹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蛇外形的一般性说明文字跟 时间不充裕,导致课堂缺少深度生 2.(PPT展示)学生欣赏斑纹 投影文字进行比较,品味本段文 成,气氛不甚活跃。 。 语文戟学通讯 201:3.3/A 【案例二】 利用导学案,凸显生本 位——《斑纹》教学设计 整篇文章应该是按照由到 开的。 —— 3.生:我欣赏的是第8段的 放的天上花园”。我的理由是这简 的顺序展 “梅花鹿群走过……那晚风中开 【设计意图】 二、小组讨论:文章重在写 直就是一首诗,作者通过想象,把 如何让第二次《斑纹》教学出 “斑纹”。为什么一开始要花大量 老虎要吃掉梅花鹿这样血腥的场 新意呢?我深入反思第一次教学, 的笔墨来写蛇的其他内容? 景写得特别唯美,让人感受到自 师: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来 传达这种美感呢?让我们齐读这 发现我批判《斑纹》简单化的散文 师:在大家讨论前,请思考一 然界的美妙。 教法,回归到说明文的传统,却又 下,这个大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 削弱了文本的“情理”内容。我仔细 小问题。 阅读《斑纹》全书,深深地被它华美 而鲜亮的文字所吸引,被周晓枫 “温存”的哲思所打动,读出了“这 是一本从一个有趣的视角观察动 物,充满深刻与智慧的书”,最后把 文本定位为“说明文的内容,散文 的意境”。通过深入思考教材“到底 能教什么”和“到底该教什么”这两 个问题,就说明文的几个要素加以 剖析,我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中,舍 弃了学生已经掌握的以及不是本 文特质的内容,确定了两大教学目 标:1.理解“斑纹”的含义,理清“斑 纹”表述的逻辑顺序。2.研读本文个 性化的语言表达,体会周晓枫的人 文情怀。 回顾第一次《斑纹》课堂教 学,整节课“教师味”冲淡了“学生 味”,教师过多关注自己的解读和 感受,过少关注学习主体的思考 和体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达到 高效。如何改进我的教学呢?最主 要的问题是要转换视角,要把课 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展 开充分的语文活动,于是我设计 了《斑纹》的导学案。 【教学过程】 师:(检查预习)文章题为“斑 纹”,到底写了哪些斑纹? 师:大家把斑纹都找出来了, 大概有43种,这么多斑纹,文章 是怎样来组织的? 一、浏览文本,完成下面的填 空 1~5段,-N'了 的斑纹, 6~10段。写了 的斑纹; 11~14段,-N'了 的斑纹。 师:汇总同学们的提问,第 几句话。(生读)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写斑纹要选择 生:使用了比喻手法,把行走 蛇来写;第二个问题是写蛇的斑 的梅花鹿比喻成“漂移的花园”, 纹外还写了蛇的哪些内容,与“斑 写出了梅花鹿的轻盈美好,把“星 纹”有什么关联;第三个问题是一 宿”比喻成“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 开始详写蛇的斑纹,后面略写其 花园”,晶莹摇曳,清香四溢,营造 他事物的斑纹,这样处理有什么 了童话般的环境。 好处。(小组交流3分钟) 师: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文字 三、周晓枫的文字被评价为 煮沸,也有一种芬芳的味道”,周 “芭蕾足尖上的写作”(锐利、灵 晓枫是深以为然的。 气、优雅),请用“我欣赏……旬, 4.生:我欣赏第9段中的“我们 我的理由是……”这样的旬式来 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 举例赏析 壤……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 1.生:我很欣赏第3段“因为 方”。我的理由是,这句话写出了自 没有四肢的阻碍……将消失于蛇 然界的弱肉强食,大自然的法则非 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 常残酷,印证了达尔文的“物竞天 我的理由是这句运用对比,把鸟 择,适者生存”。而越是善良越是得 写得那么美好,歌声明亮,羽毛绚 不到好报,这一点是对现实社会的 美,能够飞翔,然而蛇没有四肢却 深亥U反思。 可以把它吃掉,可见强者与弱者 师:作者的理智让人猛醒,斑 在自然界中也是和谐统一的。 纹提醒人类必须面对自然和社会 2.生:我很欣赏前5段写蛇 法贝U。 的文字。我的理由是作者客观审 5.生:我欣赏的是第8段的 视蛇,它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 “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 有听力,也没有良好的视力,像个 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 残疾人,它看起来多么卑微可怜, 适当的遮护”。我的理由是,这句 它的生存将是多么的艰难无助, 话其实直击人类内心,道德和尊 可人们憎恶厌弃它,但它却凭借 严都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可是 着斑纹还有毒牙、毒液在大自然 动物的尊严和道德在人类的强权 中顽强地生存着,蛇因为有了自 面前却得不到任何的保障,有人 己的生存法宝,而拥有了存在的 为满足口腹之欲,甚至吃耕牛的 价值和理由。 肉,把忠诚的爱犬杀掉,把熊的胆 师:诚如周晓枫所说:“我很 活取,这真太残忍,这是作者对人 怕蛇,但它值得写。”从作者写蛇 类的忠诚劝诫呀! 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 师:你的看法打动了我。我不是 自由、平等生命的深切关注。其实 — 、素食主义者,但我坚决不吃蛙 这样华美的表达、这样深刻的感 类,因为我亲眼看到过我邻家的 悟,在周晓枫的笔下俯拾皆是。 大叔活剥青蛙的残忍场景。有人 2013.3,A 语文教学通讯 0 说:“道德就是拿香肠去喂流浪 分的体现,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播 诚如“本色语文”倡导者黄厚江先 狗喂到流泪心碎却全然不顾猪 撒智慧、成长生命的舞台。 生所说:“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 的感受。”动物也是有情感的,我 【教学反思】 心,以语文活动为中心,以提升语 们无法改变动物弱肉强食的法 案例一过于强调教师的文本 言素养为目的。”导学案的编写知 则,但我们至少要懂得善待动物 解读经验,从而弱化了学生的主 识覆盖面要广,问题设置要精当, 呀1 体感受,体现了“教师本位”的教 要求教师把功夫下在文本研读 6.生:我欣赏的是“冬天,大地 学过程。而案例二更强调学生的 上。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对文 光秃秃的……透过湿润的玻璃遥 “主体活动”,导学案的设计,使学 本进行有效的建构和整合。在案 望那种辽阔的白”。我的理由是这 生在问题的解决、阅读的交流中 例一的教学中,我依据编者意图 段话通过作者的细致描绘,文字中 体验到成功,锻炼了语文能力,并 来理解文本特质,忽略了作者意 透着诗意,把冬天大地的斑纹深情 收获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相比较 图,也抛开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教 地比成穷人“挚爱的梦想”,唤醒我 而言,第二种导学案教法更能体 学流于表层。而案例二我在阅读 逝去的岁月,想起小时候在雪天里 现语文课的特色,更能以语文自 《斑纹》全书的基础上,将文本重 我和小伙伴在窗棂上画画的场景, 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使课 新定位为“说明文的内容,散文的 给人温暖的亲切感。 堂教学更高效。 意境”,显然这样的解读更妥当。也 7.生:我欣赏的是“因为距离 一、创设梯形问题情景。使导 正因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度的解读, 的遥远……不过是一些斑点”。我 学案的教学更有序 才能提炼教学内容并简化成几个 的理由是作者把所有的一切都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 相关联的教学要点,使教学过程简 成是斑纹,我们人也只不过是一 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 单明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些斑点,这就是告诉我们众生平 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导 等,人类不要妄自尊大,要与自然 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 学案的教学更精彩 和谐发展,要敬畏自然。 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 导学案教学是学生学习活动 四、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 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编写导 的设计方案,构建以生为本的课 什么。你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学案 ̄,-j-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 堂正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不 的作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主次的、阶 管是预习案、教学案还是巩固案 jiili:归纳同学的观点,本文的 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 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凸显 最大的特点是“说明文的内容,散 律的学习方案,导引学生思维活 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 文的意境”。作家要写出这样的文 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 或合作学习,习得语文知识,掌握 章,应该有怎样的条件呢? 所得。案例一也采用了问题教学 语文方法。李海林先生说:“教学 j ̄ili:我来读一段周晓枫的《丛 法,但是问题之间缺少层次性,以 是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活 林中的面孔——自序》,请大家摘 致教学内容不集中。而案例二的 动。”一节高效的语文课,一定是 记关键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问题指向性强,逐层深入,重难点 学生学习活动充分的课——学生 师:一个作家最可贵的不是漂 突出。通过检查预习,了解了学生 尽情思考表达,教师耐心倾听并 亮的文笔,而是睿智聪慧的头脑, 的教学起点,顺势导人新课。“品 恰当地回应。案例一四个教学环 悲悯博爱的情怀。希望大家继续关 味语言”这一环节,因有预习的准 节机械僵化,强调教师主导性,课 注周晓枫,读懂周晓枫的温存和问 备,课堂展开相当精彩。导学案, 堂就显得呆板死气。方案二改变 候,读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让学生在课前就已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主讲方式,让问题和活动来 【课后反馈】 和问题情境,容易迅速调动认知 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中精彩不 虽是借班上课,师生互不熟 体系的有关信息,为学习新课做 断。黄厚江先生说:“精彩的课堂 悉,但我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学生 好准备,使课堂教学节奏加快,有 是朴实的,是来自学生的精彩,而 自始至终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 利于有序推进教学。 这种精彩是来自教师引导下学生 堂气氛特别和谐。学生时而默默 二、重视教师文本解读。使导 学语文的精彩。”运用导学案,尊 地沉思,时而热烈地交流,时而安 学案的教学更高效 重并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 静地书写,时而大胆地表达,课堂 利用导学案,并不是把语文 体地位,语文课堂将变得更加精 上动静交替,思维不断碰撞。整堂 课上成练习课,也不是讲题课,而 彩。 课学生积极参与,主体性得以很 是活动式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 (浙江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 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 语文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素养。 校高中部;315192) 0 语文戟学通讯 201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