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教学文萃JIAOXUEWENCUI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研究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活动的主旨是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并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区别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活动教学追求丰富的活动形式,并积累经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着重探讨新时本文从现实教学角度出发,
期影响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因素以以供及如何进行经验积累策略进行分析,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
主要以培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
小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教学方向越来越是为了明确,针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讲,让他们熟练运用掌培养学生的活动经验,
在实际活动积累中,握的数学知识。因此,需要注意所运用的形式与方法是否得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学习,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
一、影响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因素1.学生方面。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等方面情容易况的影响,进入小学时期的小学生,出现抵触学习,以及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认为自己甚至部分学生从内心自我设限,的学习不会有突破,班内老师与其他同学。另外,还存在对自身的看法,就是“差生”部分学生偏科,对于数学课堂学习提不起都是源于学兴趣等情况。这些学生情况,
自然这部分生自身的认知问题所导致的,
也无法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2.教师方面。
新课程标准下,将更加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对于传统的教依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上有偏差,这种教学模式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因动中,同时,导致数学教学水平下降,也是此,数学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其一举一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将影响学生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活动经验
策略
是否能够有效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分析1.横向思考教学活动。(1)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在课堂学习中,课本涉及到许多以阅读形式为主的快速解答练习,对于具备较强理解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会比较容易理有做题摸不解,但也会觉得自身经验较差,阅读审准的情况,还有许多学生粗心大意,题不清,总结来看,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思维与事情理解的培育期,懵懂的理解成为常数学知识点,被动的学习课本知识,态。因此,需要通过不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活师生之间积极互动,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习数在活动中进学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比如:行十位或者百位以上的加减计算时,教师在学生学会百位计算后,预设一道情景解答。某同学在商场买小包装零食,共有三种包装袋,一种可装100包、一种可装150包、另一种可装200包,问这位同学想要购要求每位买200包零食,有几种购买方式?同学需想出一种以上的解答方式,限时进行抢答。这道题的重点在于是否仔细阅读三种包装袋子的含量,只有认真阅读才能快速想出所有答案。
(2)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这句话表明,获取“知识来源于生活”
才能亲身任何知识需通过实践参与其中,相应的在数学感受到知识所存在的道理。
教学中,数学教师运用现实的事物进行教不在变得抽象枯学,让数学知识形象化,燥,并让学生逐步养成这种从生活中探寻知识的思维习惯,从而不断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验证数学知识真理,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授“角可以安排学生的度量”这一知识章节时,进行小组内合作。30度、60度、120度、180度等常用角度,每个学生用纸张设计并裁剪出一个角度,另外让学生随机进行在设计完成角度的设计,每人一个作品,并写出后,进行小组内的作品互换测量,所测量的角度,最终在班级内部进行验
2020·1陈珠妹
是否与证,所设计的作品角度是否合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符,不符的理由是什么,通过教师在不断地引导中,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进行探索,最终掌握角的度角度的设计与度量量,特别是学习辨别,角度在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科学合理存在,生活的无处不在。
2.纵向思考教学活动。
(1)活动积累利于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养成。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通常会运用问题答疑的方式,对学生提出解题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但相较于在活动中动手来提升学生,显然科学合理的预设活动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且更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
的这节例如:在讲授“统计与可能性”课中,教师预设一个摸球的小游戏,在一纸箱中,放入10个黑球和6个白球,让学生们根据游戏中的感观,自我进行分析,在这判断出觉得那种球色所占的比例大。也在种摸球游戏中,学生们既动手动脑,这种教学模亲身参与活动中,不断思考,也在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内心求知欲望,对于后期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活动教学,也必将更加有兴致去积极参与其中。
获得数学知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
识,巩固所学,也培养了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需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本身存在的这些良性作用,鉴于现阶段的教学实际,以身作则,将活这都需要广大数学教师,
动教学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与操作体系,真正的将实践活动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茁壮成长。
(2)运用交际教学、鼓励学生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要意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首到自身的活动教学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忌讳固步先,在教学思想上要大胆创新,自封。其次,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成长。就其中一点来讲,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认识到学生学习学以致用的道
JIAOXUEWENCUI教学文萃91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及提升核心素养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
如何提高学生摘要: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提高学生通,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兴趣学生核心素养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利用人声和乐器音的发声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的工具,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长期以来我们学习音以传统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乐,使音乐偏离了人们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些传统的教学下我们过分强调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了音乐的德育价值,
音乐教育的重要德育的一种工具。所以,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及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音乐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和学生缺乏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一定的互动,教师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缺少对歌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音乐本身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就是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DO-RE-MI》来。如,这是电影《音乐之声》
aa'ba''(1~4)(5~8)(9~12)(13~16)
融入
课程特点
的插曲,歌中把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形象化地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学习相关联,歌曲易于演唱也易于表演,歌曲的同时可以把音乐的手号自然的运用进来,把音乐的律动表演加入进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提高二、将音乐教学融入人文底蕴,文化素养
首先就必要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须正视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文学与音乐是姐音乐教学融入人文底蕴,
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如初中音乐《西江月》感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走进大自然,受自然界的声音所营造出来的美妙音响效果。从而启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惊风吹稻花——鹊———装着砂子的小瓶,—搓揉纸张等进行表现。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编创,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
三、把握音乐学科的课程特点———听一切音乐活动都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脱离听觉的教学应该强调以听觉为中心,
也背离了教学不仅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歌曲采用的本质。比如音乐《渴望春天》D大调、6/8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写成
钟冀哲
第一次聆听用简单的身体律动初步感受6/8拍子。第二次聆听找出相似的乐句(a、a'、b、a''),并说说各乐句有何异同,感受音乐的重复与对比,从中感受音乐的美感。第三次聆听让学生挥拍,关注弱起拍、节奏及音准,感受并唱准#1#4两个临时变化音。此曲配合富有律动感的6/8节拍,采用生动明朗流畅而清新的音表现出人们渴乐语言,洋溢着青春气息,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音乐审美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
为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如《爱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我中华》,这是一首带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创作歌曲。歌曲速度较快,节奏变化较复杂,可以利用民间舞蹈中的一些元素:胯的崴动,象征图腾的舞姿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等,作为学习的内容。品中,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在音乐教学中,要达到情境交融,需要培养学生的在其中,当前音乐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音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正如花儿开放需要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
美在其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情境交融,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真正的意境,这个义务也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
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这关系着学生是否真正的将知识为自数学教师己所用,因而,在目前的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交际教学的方式与语法教学的教学方式的本质相同,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之上,勇于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中,达与运用数学知识,这是交际教学的实质性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面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师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学不仅丰富了自身教学经验,
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数学知识,寻求自我突破;通过在一系列的情况活动不断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促进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0·1参考文献:
[1]谢侠坤.议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J].中外交流,2019,(1):370.
[2]沈亚.探究小学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J].考试周刊,2019,(7):86.
[3]徐涛刚.活动经验运用在小学数学(上)教学中的作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