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覃曼琳摘要: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美术设计专业,但部分院校还是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对美术设计课程进行改革。该文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美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概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它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了美术设计课程。用的知识,添加新的专业技术要求,使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部分高校一味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学习,造成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高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美术设计课程学习中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注重实践教学,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专业技术型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热情不断高涨,社会对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部分高校的师资力量有限,难以完全满足美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就业后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无用武之地。实行校企联合办学的教育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加快推进工学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其更早地进入工作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助力,能够使美术设计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美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美术设计锻炼思维能力。美术设计涵盖的范围较广,服装、建筑、广告、工业等行业均有涉及。美术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我国的美术设计专业教育开展时间并不长,教学体系有待完善。1.美术设计课程结构单一美术设计课程应融合理论与实践,而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美术设计专业课程以理论为主,导致学生对于设计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以及出色的实践能力。单一的课程结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让他们接触更多与美术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导致美术设计教学停滞不前。2.美术设计教学脱离实际美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往往由各大高校自主完成,部分高校忽视了美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的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缺乏专业性,沿用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设计教育,殊不知社会对美术设计专业的要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3.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沉闷美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停留在上课期间,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会主动思考,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美术设计的兴趣,无法达到美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行业对美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使人才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YJQN2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立项项目“壮锦纹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X2014316)。参考文献:[1]秦一贝.传统型美术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生存与发展.铜陵学院学报,2014(1).[2]吴军.浅谈对高职院校美术设计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1).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1.合理设置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高校应该避免沿用陈旧的教学大纲,应该与专业教育机构、教师沟通,更重要的是把握美术设计专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高校要淘汰陈旧的、已经不适(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编辑王旭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