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99网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

点做法

摘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化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做法和体会

引言: 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数学课程算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因此如果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高效理解,就很难达到课程教学要求。数学思维主要包括灵活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只有能够综合提高这些思维能力,才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如果没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引导就很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面临的数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挖掘生活教学资源,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要尽量向生活靠拢通过高质量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单调机械,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束缚,以成绩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方面,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展开针对性教学,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进度不平衡,差距明显;第三个方面,教学氛围较为薄弱,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低。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数学知识本就源于生活而学习数学知识,也主要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出去问题,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准备充足的生活气息素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能够主观自觉地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总结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必须要灵活把握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科学合理地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耳濡目染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因此在枯燥的课堂中,他们很容易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帮助学生即时集中注意力。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而通过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时刻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从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的。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堂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效果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平面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使学生数形结合掌握定理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图形的性质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想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较为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是教师也要善于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讲解。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发展数学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数算的时候就可以组织算术竞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掌握生活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活常识,解决数学问题。

3.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任务,实现有效交流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涉及本就是从生活实际中总结出来的,蕴涵着很多生活经验和数学常识,对于接下来的更深层次的数理学习极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善于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选择有生活化教学意义的知识点加以着重讲解引导。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再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知识是融会贯通的重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知识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灌输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方法,在学习中总结经验,在探究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生活化的数学任务,如在学习了“圆形”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们于课后去搜集生活中的“圆形”,并将这些含有圆形的物体简笔画在作业本上,用量尺将这些圆的直径、半径测量出来,并给学生提出需要他们去亲自解决的问题:这些圆形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怎样才能计算出圆的大小?圆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每一次数学任务之后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化数学解决能力,就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爱贤.如何在新课改下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码设计.CGWORLD,2019,008(013):P.96-96.

[2]胡亚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5):137-137.

[3]黄梦洁.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家长(下半月),2018,000(007):39.

[4]吴建香.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中习题生活化的设计策略[J].学苑教育,2015(20):48-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