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

来源:99网


1927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了。而这最先则可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传播介绍的历史唯物主义。他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把它跟一些具体的史学工作结合起来的著作,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辟道路的著作。随后,由于封建史学对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马克思主义对史学的改造也是有限的。到后来,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分期和中国农村性质的“三大论战”。论战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另一位奠基人郭沫若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中国史学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自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才开始不断扩大影响。

直到建国后,成为史学界的主流。开始真正的改造旧史学。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来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体系。比如历史学的教学体系、研究体系、专业性学术刊物的根本性的改革;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和社会历史调查,以及系列的历史资料的汇集。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并出版了有关的论文集,推动了对于问题的深入的认识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老一代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继续推出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郭沫若主编了《中国史稿》等等。其次,使得人们在关于历史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科学地分析考虑和解决问题。如它对于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进行研究的错误方法的纠正。使得中国在进行改革发展的途中能够少走弯路。最后,它强调杜绝历史与现实断裂的说法。它明确指出在不以陈旧的道德观衡量历史的同时,要明白现实与历史的关系。现实的一切是源于历史的,是历史的继承,不能隔断历史。

而在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它的研究领域开始从狭窄到宽泛,方式开始有教条主义到思考,方法也开始从单一到多样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