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LNG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LNG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源:99网


LNG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根据 LNG 泄漏事故发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LNG 槽车泄漏、LNG 管路泄漏和LNG(气化器)设备漏气,严重时可能引发起火等。

1.2 危害程度

LNG 泄漏事故,可能会引起人员冻伤、窒息、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1.3 事故征兆

LNG 槽车温度或压力异常升高、管路或气化器出现损伤或裂痕等情况、法兰连接处紧固不良、阀门关闭不正常等情况。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加气站站长 副组长:当班值班长 成 员:当班值班人员等 2.2 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1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当班值班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值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公司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场站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当事故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发现 LNG 泄漏后,应立即判断泄漏点位置,并向周围发出预警,同时佩戴防冻服、防冻面罩、防冻手套、空气呼吸机等防护措施,尽可能关闭上下游控制阀门,并关闭电源,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做好现场警戒,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和行为。如无法关闭控制阀门,则可通过以下几种方

2

法处置。

3.2.1 局部小面积或罐体裂缝泄漏

封堵法也称贴堵法。这种方法直接将封堵材料浸湿贴附在泄漏处,利用超低温度的泄漏气体,自然对泄漏点进行封冻,从而达到封堵目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根据泄漏点的部位,准备充足的棉布或纯棉织物,加湿平展后直接贴附在泄漏点上,不停地用雾状水进行喷淋,每层喷洒一定数量干粉(来自干粉灭火器),反复多次。一般情况下,泄漏情况轻微,贴附五、六层即可,实际操作时可根据泄漏量大小适当增加贴层数量,待以上工作完成,约十至三十分钟后,内层贴附材料就可完全封冻住泄漏点,完成堵漏。

3.2.2 罐车各种安全附件与连接管道破损、断裂和罐体出现单一性较大损洞的堵漏

塞堵法也可称为填堵法,其主要操作方法是:根据泄漏点漏洞的大小,选取适量的非金属耐低温无机硬质材料或木质材料,尽可能按照漏洞形状,切削或加工成锥形,在加工好的锥形物缠裹棉织类物品,直接填塞漏洞内并夯实,进行堵漏。

3.2.3 倒罐避险法

在多种紧急堵漏方法无法达到堵漏效果,并且储运罐车内液面较高,有可能造成更大险情时,应采用此种方法。倒罐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和专用的设备,存在

3

用时较长,社会影响较大等问题,但总体来看,运用倒罐法处理 LNG 储运罐车泄漏事故的相对安全系数却是较高的。

3.2.4 自然排放法

如果通过普通方法无法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将发生泄漏的运输车辆开至无人区域,采取自然排放的方法将罐内的天然气排放至大气中,利用风流进行稀释,从而消除隐患,排除险情。但这种方法存在浪费大,客观条件要求高等特点,特别是泄漏车辆在驶向排放点的途中,危险性大,排放区周围环境和风向也要求较高,因此,自然排放法一般适用于人烟稀少的空旷无人地段和泄漏情况特别严重已不宜采用其他抢险式施救方法的特殊情况。

3.2.5 泄漏引发起火的处置

泡沫灭火法。这种方法是在 LNG 储运罐车一旦起火燃烧的情况下,为防止爆炸采取的基本处理方法,是实施其他抢险办法的基础办法。发生起火后,立即向消防求助,采用高倍数泡沫灭火能使大量的高倍数泡沫以密集状态对火灾区进行封闭,阻隔燃烧区氧气的来源,形成窒息,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3.3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

4

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3)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公司 1 个小时内向安全主管单位报告。

4 注意事项

(1)现场处置人员要佩戴防冻服及防冻面罩、防冻手套等,防止冻伤,并佩戴空气呼吸器。

(2)当班人员做好现场车辆及人员疏散等应急处置及警戒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严禁用水及其他液体喷射泄漏现场。

(4)贴堵法选用的封堵材料应为棉织类、吸水性与防静电性能好,便于贴附。

(5)现场处置时要使用防爆工具,防止产生火花。 (6)应将人工堵漏和实施倒罐结合起来,堵漏无效并且无法实施倒罐时,可择机进行自然排放。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