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聆听
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自评表
一、项目自评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批准立项时间 承担单位 项目所在地 自评结果 项目 施工管理 环境保护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技术创新与利用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控制项 一般项 达标项数量 不达标项数量 达标项最小数量 5 3 3 10 3 9 3 4 3 5 3 5 1 2 计划完成时间 项目经理 评价结论与建议: 建设单位(签章): 监理单位(签章): 承担单位(签章): 自评日期: 年 月 日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二、自评表
项目 条款号 指标要求 检查要点 是否达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1.1.1 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1)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健全; (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人员到位。 (1)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四节一环保”、职业健康、依据“四节一环保”要求,现场安全等内容齐全,保障措施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或在合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1.1.2 施工组织设计中成章,并确定绿色施工量化(2)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量化控制目标和考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 核指标明确,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节水、节能、节材、节地(1)绿色施工标识齐全,标识1.1.3 和环境保护等绿色施工内容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 标识。 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施工单位定期开展绿色施工自检、联检和评价工作,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1.1.5 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1.2.1 色施工要求。 1.1.4 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污染、防潮等职1.2.2 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1)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培训记录齐全。 施工管理 (控制项) (1)各施工阶段自我评价表; (2)“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 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1)检查技术交底。 施工管理(一般项) (1)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2)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现场食堂有相关部门发放炊事员持有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的有效卫生许可证,效健康证明; 保健防疫制度,提供卫(2)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1.2.3 生、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及阴暗潮湿地带消毒记录; 境。 (3)对突发疾病、疫情的有应急预案。 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1)有建筑、市政设施和周临建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情况 1.2.4 边道路,办公用房、宿舍(2)办公用房、宿舍面积与使2均满足2m/人的使用面积用人数记录。 要求。 (1)施工危险源清单与控制计划; (2)当涉及易燃易爆品时,应应辨识施工危险源并制检查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和防1.2.5 定安全措施。 范措施; (3)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式硬质围挡,围挡高度应满足国家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项目 条款号 指标要求 检查要点 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是否达标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所发现的地下2.1.1 文物资源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控制项) 2.1.2 查看施工现场文物资源保护措施;是否有应急预案。 2.1.3 2.2.1 2.2.2 2.2.3 环境保护(一般项)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感谢你的聆听
(1)建筑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每万平方米建筑垃圾产源化计划; 2生量应不大于400吨。 (2)统计每10000m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记录。 噪声控制:各施工阶段噪依据国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昼间应不大于70dB;声排放标准》GB12523,查阅降 夜间应不大于55dB。 噪计划书、场界噪声测量记录。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有防尘、抑尘或降尘措施,不扩散到场区外; 在禁令施工时间内严格执行有关禁止施工的规定; 扬尘控制:土方作业: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1.5m;(1)扬尘控制措施与扬尘实施结构施工及安装装饰:目记录; 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 (2)土石方、运输、施工、现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场加工等实施过程的交底记录; 建筑材料等,应不污损场(3)基坑开挖面覆盖情况; 外道路。 (4)设置的洗车槽,封闭存放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点等。 漏的物料车辆,应采取措 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 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 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有害气体排放应符合国 家年检要求。 (1)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是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否得当; 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检查记 物综合排放标准录; (GB16297)》的规定。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 废弃物。 制定合理的建筑废弃物(1)对于建筑废弃物按地下基减量化计划。采取有效措础结构、地上结构和装修三阶段 施,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回进行统计分类计算; 收再利用。 (2)有毒、有害废物是否进行建筑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分类收集; 感谢你的聆听 项目 条款号 指标要求 定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存放。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并定期清运。 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应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施工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 现场道路及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工地现场厨房应设隔油池,并定期清理。 工地现场厕所应设化粪池,并定期清理。 检查要点 (3)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措施及效果。 是否达标 2.2.10 2.2.11 采取的光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1)噪音监测记录; (2)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记录; (3)隔音与隔振措施。 (1)查看控制措施; (2)核查现场和实施记录。 2.2.18 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3.1.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 应选用国家和山东省鼓励推广类的建筑材料、制品,并有实施记录。 距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比例应达到70%及以上。 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达到100%。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这些新材料的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查阅工程材料决算清单等。 3.1.2 核查材料进场记录、本地建筑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 3.1.3 3.2.1 核查相关管理规则制度。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般项) 3.2.2 3.2.3 (1)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进行策划,制定目标。施工过程管理有措施、节材效果明显; (2)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试验记录及配比方案; (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 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实施限额领料; (4)材料综合台账齐全,数据真实、正确; (5)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回收装置。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项目 条款号 指标要求 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落地灰应及时清理、收集和再利用。 施工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及以上。 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建立优良供应商档案库。 检查要点 (6)核查临房、围挡材料的进货单,统计重复使用率。 是否达标 3.2.4 3.2.5 3.2.6 (1)围绕绿色环保理念,选择高性能、低污染建材; (2)在满足结构安全、功能需求条件下,优先选择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 (3)材料选择应进行详细的实施记录。 检查施工方案、记录,鼓励提交地基基础方案比选论证报告。 3.2.7 优先选用可再利用材料3.2.8 和可再循环材料,并有实施记录。 桩基础施工宜选用绿色3.2.9 施工新技术,减少现场泥浆的排放。 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减少施工过程3.2.10 中的损耗,损耗率应不大于1.5%。 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损耗, 80%以上的钢3.2.11 筋应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应不大于4.0%。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3.2.12 方便的周转材料。 (1)方案优化措施; (2)采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及钢构件的优化使用方案,工程决算材料清单等; (3)主要材料损耗率计算书。 采取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采用3.2.13 工具式定型模板的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应不低于50%。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3.2.14 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3.2.15 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3.2.16 护的装饰装修材料。 感谢你的聆听
(1)根据结构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模架施工方案。合理选择 采用周转频次高的模板、脚手架材料; (2)模板、脚手架等采用的材料及周转次数统计; (3)其他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情况及使用次数的统计数据; (4)模板工程施工优化方案,模板工程量清单等。 (1)根据结构形式和功能需求, 优化施工工艺方案,缩短施工周期、提供施工效率; (2)工作平台集约高效,施工 现场设施安装方便、工作高效。 装饰装修材料工程决算清单、材料检测报告等。 感谢你的聆听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情况,分别确定生活4.1.1 用水与工程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进行计量考核管理。 节水与水资源在签订分项分包或劳务利用(控制项) 合同时,应将节水定额指4.1.2 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4.1.3 的生活用水全部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4.2.1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布置应简捷、合理,减少漏损。 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自来水。 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合理,有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优先采用经检测合格的非传统水。 施工现场根据地域情况进行非传统用水的收集,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基坑降水存储使用或回灌。基坑施工排出的地下水回收利用率100%。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国家、行业、地方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不得使用。 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节能照明灯具使用率达到100%。 制订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不同阶段、不同用途的用水计量情况及用水量统计结果、计量记录 合同中有关节水定额指标 节水设备(设施)配置 (1)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布置; (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是否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施工现场用水记录、节水效果。 4.2.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4.2.3 4.2.4 4.2.5 4.2.6 4.2.7 (1)非传统水源利用情况及效果; (2)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利用量; (3)用于施工的非传统水的水质检测报告; (4)基坑降水存储利用量和回灌量。 5.1.1 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 5.1.2 (1)对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用电的分类计量及统计、核算、对比分析; (2)使用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情况; (3)节能照明灯具使用情况。 5.1.3 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般项) 感谢你的聆听 5.2.1 5.2.2 查阅施工方案中是否有能耗定额,评价确定能耗定额的方法是够科学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情况。 感谢你的聆听 项目 条款号 指标要求 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采用能源利用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 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施工机具资源共享。 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利用情况。 施工临时设施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临时施工用房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 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临时用电节能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不得超过最低照度的20%;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检查要点 是否达标 5.2.3 5.2.4 5.2.5 (1)设备技术档案以及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情况; (2)是否对施工组织设计优化,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 (3)重点耗能设备利用情况监控记录; (4)使用的大型机械是否作到一机一表,合理控制用电。 5.2.6 5.2.7 (1)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情况; (2)节能措施的具体情况。 5.2.8 5.2.9 (1)施工用电情况(%)的分别统计和计量; (2)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5.2.10 6.1.1 施工用地应有审批手续。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满足施工使用。 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6.1.3 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并应报请相关方核准。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6.2.1 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基坑支护结构超出红线6.2.2 时,应采用可回收式结构。 6.1.2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控制项) (1)临时用地审批手续齐全; (2)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绘制施工平面图; (3)临建设施建设情况。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一般项) (1)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和效果, 当涉及深基坑工程时应检查深基坑土方施工方案、支护结构施工方案 ; (2)施工现场绿化、植被保护。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技术创新与利用(控制项) 7.1.1 7.2.1 7.2.2 技术创新与利用(一般项) 7.2.3 7.2.4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施工现场宜结合建筑场地永久绿化、使场内绿化面积不低于临时用地面积的5%。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并应根据现场条件, 与原有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合理设计场地内的交通道路。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1)施工平面图是否按要求进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行布设。 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2)施工现场原有建筑物、构管线为施工服务。 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利用情况; 材料应就近堆放,最大限(3)现场道路的布置能否方便度的减少二次搬运。 运输同时满足消防要求; 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4)生活区与生产区设置合理。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职工宿舍使用面积符合规定要设施。 求。 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采用列入住房城乡建设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哪些推广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技术,在“四节一环保”方面取 广目录的技术产品 得了哪些成效; 通过采用“建筑业10项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不新技术”,实现与提高绿 少于5项。 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应用新技术、新施工工(1)是否应用了新技术、新施艺、新工法或新设备,提工工艺、工法或新设备; 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2)对绿色施工的促进与推动。 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具有查看相关知识产权证书或授权证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书。 新施工工艺、工法。 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是否采用了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 建筑装配化安装的施工筑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方法。
感谢你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