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司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
起重司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A),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帽B、安全带
2、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机必须完好,把杆(A)不准站人。
A、垂直下方B、周围
3、新工人未经(A)安全教育,复工换岗人员未经安全岗位教育,不盲目操作。A、三级B、二级
4、特殊工种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B),不得盲目操作。
A、身份证B、上岗操作证
5、起重吊装作业,吊物必须(A),且保持与架空电线安全距 6、对于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B)都有权制止和举报。
A、只有安全员B、所有人员
7、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为(B)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物体的重心是指(C。
A、物体的重量B、物体上重力最大的部位C、物体上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9、(B)是钢丝绳成环形不可能绕其轴线转动的情况下,被拉紧而造成的变形。
A、灯笼形B、扭结
10、重物吊运到目的地后,落物时要至少(B)。A、一停一落B、二停二落
11、电动葫芦中,常采用(B)。A、带式制动器B、盘式制动器 12、司机在每天交时,应仔细检查重要零部件的完好状况 A、减速器B、制动器
13、起重机(B),吊钩不准吊挂吊具、吊物等。A、工作开始前B、工作完毕后
14、如果作业完毕,注意要把吊钩(B)。A、落到地面B、升上去 15、起重司机“十不吊”内容有哪些(ABCDEFGHIJ)
A、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B、载荷不明不吊;C、工件捆绑不良不吊;D、吊物上面有人不吊;E、安全装置不灵不吊;F、光线阴暗视线不清不吊;G、工件埋在地下不吊;H、棱角物件无防护措施不吊;I、斜拉工件不吊;J、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二、判断题(共10题,每4题分)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2、吊钩上的非危险断面处的裂纹可以焊补。(×) 3、起重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必须要清晰、准确。(√)
4、一般把捆绑吊运过程划分为捆、挂、摘、解四个过程。(√)
5、起重机起升限位器是防止吊钩上升超过极限位置时的.安全装置.(√)
6、起吊物体时,要使物件稳定,不倾翻,关键是选择吊点。(√) 7、起吊物埋入地面或与其它物体挂连在一起,只要起吊物不超重,就可以起安全起吊。(×)
8、几种不同属性的物件混杂在一起,只要用专门可靠的吊具,再加上被起升物件上站有专人看护就可安全起吊。(×)
9、当下放的物件落放点低于地表面时,要注意起升卷筒上至少留有3圈钢丝绳的余量。(√)
10、吊装货物的基本方法是:找准货物重心,吊钩要与货物重心保持垂直,吊绳歪斜时要及时调整。(√)
三、案例分析题
试分析液压油外泄的原因。
答:⑴密封圈或密封环损坏;⑵螺栓或螺母未拧紧;⑶套筒或焊缝部分有裂纹;⑷管路连接处有毛病;⑸管损坏。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参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参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5)“机构带病运转”,“使用安全装置失灵”,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
(6)生产经营单位的厂规厂纪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时,就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8)检修设备时,应该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牌,以提醒人们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正确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括号内打“×”)
(对)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对)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对)3、“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错)4、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对)5、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错)6、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对)7、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错)8、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对)9、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现场和设备上要做到:“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特危必有联锁”
(错)10、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处工作时,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其他人的事不要去管。
(错)11、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对)13、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为高压电,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下者为低压,对地电压低于40伏,则为安全电压。我国通常采用36伏、24伏和12伏为安全电压。
(错)14、电闸箱内可以放置水杯、手套等其它杂物。
(对)15、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体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1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应戴好绝缘手套进行操作。
(对)17.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对)18.搬动风扇、照明灯和移动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错)19.穿脚趾及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可以进入作业场所。 (错)20.可以站在旋转工件或可能飞出物体部位的正前方进行操作、检查、清扫设备。
(对)21.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横跨运转部位传递物件。 (错)22.需要移动照明灯、电焊机等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移动。
(错)23.在车间内用天车吊运物体时,可以从人员的头顶通过。 (对)24.漏电保护器发生掉闸时不能强行合闸,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对)25.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阻塞。
三、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机床、钳台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的电压是:(A) A36V B220V
2、离心机或悬辊机在运转中,操作者应站在钢模的:(A) A两端 B两侧
3、5吨天车可以起吊多重物体:(B) A6吨 B4吨
4、.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A) A.有电 B.无电 C.可能有电 D.也可能无电
5、风力大于几级,龙门吊车停止使用。(A)A6级 B8级
6、钢丝蝇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应:A换新 B继续使用
7、氧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是:(A) A10米 B5米
8、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A) A.50HZ B.36HZ C.220HZ
9、下列情形中属于工伤范围的是(D) A.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情形 B.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
C.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
(A)D.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0、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违反工艺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均属于(B)
A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操作、C违反法律法规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
1、《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请简述职工安全生产的五项义务?
答:
(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 (2)服从管理的义务;
(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5)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义务。
2、请简述安全工作中的“安全三原则”具体内容? 答:
(1)整顿整理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的作业环境; (2)经常维护保养设备;(3)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及答案(公司级)
2017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及答案(公司级) 一、填空题(共50分,每空格1分):
1、我国每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万起,造成()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2、发生事故的根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个是()。
3、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操作人员的()和违反劳动纪律,统称为“三违”行为。
4、“三违”行为发生的原因一是();二是(),三是麻痹大意 5、2008年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是:()、()。
6、安全是指人们在从事任何一项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没有()不受伤害,不发生事故。
7、安全生产就是要在()的、()的、文明整洁的的劳动条件下正常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活动。
8、安全生产是职工自身的需要,家庭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
9、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为保证生产在良好的环境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杜绝一切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得到保障而进行的一系列的()。
10、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方法,在()、()、组织制度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
11、职业卫生又叫()或()。是指为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性危害,在技术上、设备上、法律上、组织制度上所采取的()。
12、工伤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事故、()事故、()事故。
1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人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人以上的事故。
14、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指的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同时()。
15、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
16、国家规定:企业必须认真地对新入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级、()级教育。
17、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本着“四不放过”,即()不放过;()不放过;()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应处3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
20、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含义是不伤害(),不伤害(),不被他人伤害。
21、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
22、女工的“五期”指的是经期、婚期、孕期、()、()。 2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24、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生产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和()、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25、生产单位不得因为从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2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或在采取相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岗位。
27、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受()外,依照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28、《现场安全工作规程》一共有()章()条,是职工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需遵守的基本准则,他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 29、安全标志是由()、几何图形和形象的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30、职业危害,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影响劳动能力的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的总称。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从业人员在安全劳动卫生方面应有的权利是:() A、民主选举的权利。
B、获得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培训的权利。
C、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D、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
E、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和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的权利。
F、对违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G、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作业的权利。
H、参与用人单位的民主管理,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具体职责是:()。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热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
A、锅炉汽包爆炸的危险;B、锅炉炉膛爆燃的危险;C、压力容器爆炸的危险;D、蒸汽管道爆裂的危险;E、烧伤烫伤的危险;F、物体打击的危险;G、机械伤害的危险;H、触电的危险;I、坠落的危险;J、滑跌的危险。
4、热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是():
A粉尘(煤尘、粉尘、焊尘):B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C高温;D噪声;E振动等。
5、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有()
A、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人身重伤事故。
B、人身轻伤事故率控制在3‰以下。 C、不发生重大设备责任事故。
D、一般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3次/年.台。 E、供热事故率控制在2‰以下。 6、操作者的安全职责是():
A、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C、积极参加安全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努力提高操作技能。 D、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
E、保证本岗位工作地点和设备工具的安全整洁,不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不随便动用他人的设备。
F、有权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违反规章制度的指挥、命令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