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
(电气焊工) 每题4分 满分100分
单位 姓名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得分
1、电焊完成作业后,离开现场前应做哪些工作?
2、电焊时是否可以借用金属物替代地线?
3、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多少℃?瓶阀冬季解冻加温时,应使用多少℃以下温水?
4、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工地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5、室外使用的电焊机应设哪些防护?
6、电焊钳过热后可以浸在水中冷却后使用吗?为什么?
7、焊机一次测的电源线长度最大不超过多少米?
8、焊机二次测把线及地线长度最大不超过多少米?
9、焊机把线电缆应采用什么电缆?
10、交流电焊机空载电压不得超过多少伏?
11、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米?
12、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作业前二氧化碳气体需预热多少分钟?开气时,操作人员需设在瓶嘴的侧面。二氧化碳瓶应放在阴凉处,不得靠近热源,最高温度不得超过多少℃?
13、为防止电焊弧光伤害眼睛,应采取的防护方式有哪些?
14、冬期气焊作业时,如减压阀软管和流量计冻结,应采用什么办法解冻?
15、在未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并未经严格检查批准的情况下,严禁在什么上焊接作业?
16、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应具备什么条件可以上岗操作?
17、电焊工操作时应佩戴什么防护用品?
18、在什么天气条件下不能露天焊接?
19、焊工操作时遇到什么情况必须切断电源?
20、焊工高处作业必须遵守什么规定?
21、气焊作业时应注意的主要安全事项是什么?
22、运输和存放氧气瓶应注意的主要安全事项是什么?
23、运输存储乙炔瓶应注意的主要安全事项是什么?
24、使用减压器应注意的主要安全事项是什么?
25、使用焊炬和割炬应注意的主要安全事项是什么?
焊工考试题答案
(1)答:拉闸断电,将地线和把线分开,确定焊渣火星已熄灭后,方可离开现场。(2)答: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结构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地线使用。(3)答:不得超过40℃,瓶阀解冻应使用40℃以下的温水。(4)答: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瓶体带电。(5)答:应设防水、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消防用品。(6)答:不可以,必须采用自然冷却或强通风冷却,不得浸在水中冷却,因为液体会破坏焊把的绝缘强度。(7)答:5米 (8)答: 30米 (9)答:专用橡套多股细铜线。 (10)答:不得超过80伏。 (11)答:不得小于5米。 (12)答:需预热15分钟,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13) 答:应采取滤光镜或焊接面罩防护等。 (14)答:热水、蒸气、暖气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15)答:严禁在装有易燃物的容器、装有易爆物的容器、受力物体上焊接作业。 (16)答: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17)答:(1)头鼻或手持面罩;(2)防护服;(3)耐火的防护手套;(4)披肩、斗篷的套袖;(5)耐火的防护服;(6)其他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设备。(18)答: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19)答:(1)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四路时;(2)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3)焊积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4)更换保险装置时;(5)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操作现场时;(20)答:(1)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件上;(2)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m外设置护栏,并设人监护,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易燃、易爆物品,并设置接头盘;(3)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焊接电缆应绑紧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或搭在肩、背上作业;(4)焊工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台上作业,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21)答:(1)高空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液化气瓶不得放在作业区域正下方,应与作业点正下方保持10m以上的距离。(2)必须清除作业区域下方的易燃物;(3)不能将橡胶软管搭在背上操作;(4)作业后卸下减压阀,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盘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处,检查作业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5)冬天露天作业时,如减压阀软管和流量计冻结,应使用热水(热水袋),蒸气或暖气设备化冻,严禁用火烘烤等。(22)答:(1)氧气瓶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应分别存放;(2)存储高压氧气瓶时应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加以固定;(3)氧气瓶库房应与高温、明火地方保持10m以上的距离;(4)氧气瓶在运输时应立放,并加以固定,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槽帮;(5)严禁用自行车、叉车或起重设备调运高压钢瓶;(6)氧气瓶应设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和使用时严禁撞击;(7)氧气瓶阀不得粘有油脂、灰土。不得用带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具服接触氧气瓶阀。(8)氧气瓶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夏天露天作业时,应搭设防晒罩、棚。(9)氧气瓶与焊炬、割炬、炉子和其他明火的距离应不小于10m,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23)答:(1)现场乙炔瓶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5瓶以上时应放在储存间。储存间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并应通风良好,设有降温设施、消防设施和通道,避免阳光直射;(2)存储乙炔瓶时,乙炔瓶应直立,并必须采取防止倾斜的措施,严禁与氧气瓶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3)储存间必须设专人管理,应在醒目的地方设安全标志;(4)应使用专用小车运送乙炔瓶,装卸乙炔瓶的动作应轻,不得抛、滑、滚、撞。严禁剧烈震动和撞击;(5)汽车运输乙炔瓶应妥善固定;(6)乙炔瓶在使用时必须直立放置;(7)乙炔瓶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乙炔瓶表面不得超过40℃等;(24)答:(1)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严禁混用;(2)减压器出口接头与胶管应扎紧;(3)减压器冻结时,应采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严禁用火烤;(4)安装减压器前,应略开氧气阀门,吹除污染;(5)安装减压器前应进行检查,减压器不得粘有油脂;(6)打开氧气阀时,必须慢慢开启,不得用力过猛;(7)减压器发生自流现象或漏气时,必须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卸水减压器进行修理等;
(25)答:(1)使用焊炬和割炬前,必须检查射吸情况,射吸不正常时,必须修理,正常后方可使用;(2)割炬点火前,应检查连接处和气阀的严密性,连接处和气阀不得漏气;焊嘴、割嘴不得漏气、堵塞。使用过程中,发现焊炬、割炬气体通路和气阀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修好后再使用;(3)严禁在氧气阀门和乙炔阀门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他物体堵住焊嘴或割嘴;(4)焊嘴或割嘴不得过分受热,温度过高时应放入水中冷却;(5)焊炬、割炬的气体通路结构不得粘有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