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化工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基础化工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来源:99网
基础化工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根据(辽教办发[2003]141号)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和实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结合基础化工教研室实际情况,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如下:

一、精品课程的确定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条件:选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中的主干课程及高职的部分有特色的专业课或实践课,并连续开设三年以上;课程主讲教师具有副教授职务及教学效果优秀的讲师。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

课 程 名 称 化工单元实训 化工理论基础 化工理论基础 化工理论基础 化工理论基础

主 讲 教 师 刘爱民 史 军 李洪林 王壮坤 李 杰 职 称 副教授 副教授 讲 师 讲 师 讲 师 每年上报校级“精品课程”教师,要拿出实施计划材料,教师按照“精品课程”标准,备课、讲课、做课件。每人写出实施计划,期末按计划检查效果。

二、精品课程的建设步骤 1. 教学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机构合理、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创新

1

意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

提高师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有计划地开展基础培训,学历补偿教育和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继续推行双语或双标题教学。

教研内容要侧重以下几方面: ①突出专业特色;

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③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学科前沿领域的新内容; ④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等。

⑤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每学期定任务,每年每人至少撰写一篇论文。没能公开发表的论文可在系内进行交流。经大家评议修改,争取早日发表。

⑥参加教材编写工作。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处理理论内容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上,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理论上够用的新思维。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设置的可行性。加大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加速改变课程内容陈旧老化现象。

(2)教学模式:克服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摆脱学科本位观念,树立能力本位观念,突出地方特色。

(3)考试方法:由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有着

2

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将专业课考核改革的重点放在考试模式的创新上,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提高。专业课考核应以行业需求为本,考核的内容应偏重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考试方法可分为:单科闭卷、口试或答辩、几门关系较密切的专业课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能力考核;专业基础课到仿真室考核;工艺课到现场考核等。对相关专业课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进行调整,把单项或专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放在平时的教学中,避免期末一次考试决定某一课程成绩的弊端,也为期末综合考核提供了空间。

3.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技能训练为主线,主体教育为宗旨”的方针,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属为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合理、适时、有效地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运用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应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环境。

4. 系列化的优秀教材

高职适用的教材不完备,因此选编教材要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特点,适用性较强的高职专用教材,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培养应用性人才特点、强化能力培养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注意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加

3

强对新技术的跟踪,加快教材更新换代的进程。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积极参预教材编写,从而实现对理论课的合理整合。

要重视教材规划的制定,要加强对自编教材的选题、编写和质量控制。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国外先进教材,建立多媒体网络课件、网上资源等立体化教材。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真正高水平的教材,应该符合培养目标。不能照搬本科教材,要突出高职特色。

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构建完整的精细化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确保精细化工高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在技术应用方面能真正适应现代精细化工生产第一线的需要。

基础化工专业单元操作实训室主要完成化工单元设备的选择与操作,其中包含电气仪表、集散控制系统的综合操作;化工产品小试方案的确定与实施等培训。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综合性、操作性实验。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增加和充实DCS仿真实训设备,增加反应单元与装置仿真软件及化工原理实验仿真;稳定校外实训基地:锦州石化公司、锦西炼化总厂、盘锦华锦集团公司、盘锦石化总厂等。

要求达到:

①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训练。

②实验设备完好率100%,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及其他条件满足教学要求。

4

③课程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50%,初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有机结合的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精品课程实施计划 时间 第 一 年 第 二 年 内 容 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选定精品课。目 标 完成精品课建设的按要求编写教学大纲,研讨教学内容、教学基础工作。 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学历及双师型比例。对教师进探索适合精品课要行培训,如DCS仿真训练、计算机基础知识求的方法和手段;初步掌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等。 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知识。推出一门校级精品示范课。 第 三 年 改造落后的实训设备,变验证型为操作推出两门校级精品型,贴近生产实际。生产效益型合成产品,示范课。争取一门达到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发多媒体教级精品课标准。 学课件,鼓励更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模型、实验、仿真等辅助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第 四 年 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院级精品课教师可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对达到30%。两门精品课达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师素质有明显提到省级标准。 高。 5

第 五 年 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全系教师素质大幅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明显度提高。不断学习,勇于提高。同行评价良好,学生反馈良好。撰写改革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论文质量高。 行动。院级精品课教师可达到50%。三门精品课达到省级标准。一门精品课争取达到国家级标准。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五年,每年向学校上报一门精品课程,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争取达到省级标准,进一步向国家级努力。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