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7卷第1期 2005年i月 建筑钢结构进展 Vo1.7 No.1 Progress in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 国外期刊论文简介 Journal of Qo ̄tmctiOnal Steel Research 用了理想弹塑性材料模型。该文在试验和理论分析中还考虑 了耦合屈曲与整体稳定问题一即相关屈曲问题。该文还进行 钢管混凝土柱的试验性能 J.Zeghiche,K.Chaoui(阿尔及利亚) 了试验和理论结果的对比。除此之外,该文也考虑了受约束核 心筒混凝土的影响,同时表明紧凑截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的 该文描述了27个钢管混凝土柱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这组 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与试验吻合得非常好。该文理论分析 试验的研究参数包括柱长细比、荷载的轴向偏心、单向或双向 受弯下的偏心加载柱以及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说明了这些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柱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 将试验得出的破坏荷载和按照欧洲规范4计算得 的破坏荷 载相比可以看m,轴向受压柱和单向压弯柱的情况下,两者能 够吻合的较好。但是对于双向压弯柱,欧洲规范得出的破坏荷 载要高一些,偏于不安全。对于双向压弯柱的分析还需要进一 步的试验研究。 Volume 6 1,Issue 1。January,2005,Pages 53—66 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概念及设计步骤 H.Moghaddam,I.Hajirasouliha,A.Doostan(伊朗) 该文基于变形均匀分布的概念,为带中心支撑的钢框架结 构的动力反应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为了得到结构 构件属性的优化分布设计,采用了迭代的优化方法。通过迭代 方法,逐渐调整修改结构构件的属性,以达到结构中低效构件 的布置能够使结构从强到弱缓慢过渡,这样直到结构满足均匀 变形的状态。结果表明,此方法得出的结构抗震性能要优于采 用传统方法设计得出的结果。为了避免框架模型的复杂分析, 该文还介绍了一个简化方法,这样只需在修改简化后的框架剪 切模型上进行优化设计就可以,结果证明此方法也能满足精度 要求。 Volume 61。Issue 2,February,2005,Pages 151 166 高强混凝土细长箱形柱的强度 Mohanad Mursi,Brian Uy(澳大利亚) 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由于其巨大的优点已被广泛地 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对组合结构的现有的设计规范是局限于 紧凑截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然而,现有的关于细长薄壁型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的文献非常有限。该文对普通混凝土细长 薄壁型钢组合截面进行了广泛和全面的试验研究。为了对混 凝土细长薄壁型钢组合截面性能进行分析,该文提出了包含几 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数值分析模型。在此分析中,建立了 基于构件变形状态的弹塑性平衡方程,其中型钢和混凝土都采 还考虑了钢管混凝土细长柱的弹塑性局部屈曲并与试验进行 了对比。该文最后给出了对使用细长薄壁型钢截面的细长型 组合柱的设计建议。 Volume 60,Issue 12,I)ecember,2004,Pages 1825—1848 高强方钢管混凝土的弯曲性能 Wie—Min Gho,Dalin Liu(新加坡) 该文介绍了12个1.6m长的高强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FSHS)试件在纯弯作用下的弯曲性能试验研究。矩形钢管 截面有三种尺寸:150×150mm、200×150ram、250×150mm,里 面填充高强混凝土:f 一56.3~90.9MPa。矩形钢管截面的屈 服应力分别是439MPa、495MPa和409MPa。在试验中观察到 所有试件都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特别注意到在试件的受压面 上有局部屈曲现象。根据规范EC4、ACI和AISC的公式分别 计算所得的抗弯承载力与试验所得的抗弯承载力相比,分别低 估了ll 、15 和18 。然而,应该注意到规范公式是基于常 规强度的空芯钢管截面和混凝土的。要更好的理解矩形CF— SHS柱的性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Volume 60,Issue l1,November,2004,Pages 1681-1696 Engineering Structures 火灾下组合楼板/梁系统的薄膜效应 C G.Baily(英国) 针对用支撑组合楼板的钢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性能化设 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允许设计者只对部分的钢梁进行防火 保护。这种方法是以前楼板和钢梁组合薄膜效应的发展,而以 前只考虑了组合楼板的薄膜效应。而且,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考 虑了因各种变形模式所引起的楼板薄膜效应的差别,即在火灾 中通过改变所假定的屈服线模式来考虑组合楼板和梁的受力 状态。以前组合楼板的薄膜效应所采用的屈服线方法是较低 层次的,是把组合楼板和组合梁分别进行考虑的。通过与 以前设计方法的比较发现以前的简化计算方法相对保守,主要 表现为:一、忽略了变形模式的差别;二、忽略了未受防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