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锚索施工(全)

锚索施工(全)

来源:99网
浅谈框架梁锚杆(索)施工

XXXXX

摘 要: 随着南方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南方地势山体较多;在南方铁路施工中深路堑挖方较多,构筑物边坡多属于土质边坡,边坡防护工程预应力锚杆(索)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选择中一定要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同时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锚杆(索)施工方案的选定、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施工中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结。 关键词: 边坡防护 锚杆(索) 施工工艺 名词解释:

1. 边坡:在建(构)筑物场地或其周边,由于建(构)筑物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

坡和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自然边坡。

2. 边坡支护: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及防护措施。 3. 边坡环境: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水系、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网等的统称。

4. 锚杆(索):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称为锚索。 一、施工顺序:

试验锚索施工→锚索结构参数确定→锚索施工→锚梁制作→锚索张拉→补张拉及锁定→锚头封闭。 二、施工方法 2.1 试验锚索施工

在锚索施工前应先进行基本试验和抗拔力试验,以确定锚索的极限承载力,掌握锚索体在不同凝固期(3天、7天、14天)抵抗破坏的安全程度,以便在正式使用锚索结构参数或改进锚索制作工艺,揭示锚索注浆完成后,锚索抗拔力是否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时限。 2.1.1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1)按试验要求制作好用于基本试验(3条)和抗拨力试验的锚索,并满足试验的现场要求;

(2)用于基本试验和抗拔力试验的锚索的具体位置由设计和监理单位在现场指定;

(3)在确定的基本试验锚索注浆满3天、 7天、和14天时,分别进行一根锚索的基本试验; (4)锚索外露于基坑壁面长度应不少于1.3m,以便千斤顶的安装和试验; 2.1.2试验孔的选定

拉拔试验孔数按锚索设计总孔数的3%计,每三孔一组;对土质、基岩全分化层、软质岩强风化层,锚固段长度分别为2m、3m、4m;硬质岩及弱~微风化软质岩锚固长分别为1.5m、2.5m、3.5m。试验孔的自由段长度与设计自由段相同。 2.1.3试验方法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并应满足下列规定: ⑴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即侧读变形量;

⑵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⑶加、卸荷等级、测读间隔时间宜按表2.1.3确定。 2.1.4锚杆体试验破坏确定

⑴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严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⑵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⑶上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如有上诉情况之一的视为锚杆体破坏,应终止张拉加载。

表2.1.3 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 加荷标准循环数 每级加载量 预估破坏荷载的百分数(%) 累计加载量 每级卸载量 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第三循环 第四循环 观测时间 10 10 10 10 5 20 20 20 20 5 20 20 20 20 5 20 20 20 5 20 20 5 10 5 50 70 90 100 10 5 20 20 5 20 20 20 5 20 20 20 20 5 20 20 20 20 5 10 10 10 10 5 2.1.4锚杆体试验破坏确定

⑴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严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⑵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⑶上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如有上诉情况之一的视为锚杆体破坏,应终止张拉加载。 2.1.5试验数值得确定

⑴试验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⑵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变形计算值。

⑶锚杆极限承载力基本值取破坏荷载前一级的荷载值;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未达到2.1.4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杆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荷载值为基本值。

⑷当锚杆试验数量为3根,各根极限承载力值得最大差值小于30%时,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若最大差值超过30%时,应增加试验数量,按95%的保证概率计算锚杆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⑸锚固体与地层间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除以2.2~2.7(对硬质岩取最大值,对软岩、极软岩和土取最小值;当试验的锚固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为粘结强度特征值。 2.2锚索施工(先锚索后梁施工)及施工注意事项 2.2.1锚孔测放

边坡施工边挖边加固,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根据各工点工程立面图,按设计

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孔位测量中应考虑到整体坡面的平整度,放样后应纵横孔位拉出通线适当调整锚孔位置;在锚索贯通整坡面时应注意边坡中部检查台阶的预留,在施工图中锚索施工里程范围里往往包括检查台阶位置。 2.2.2钻机就位

锚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在钻孔施工中,钻机架设于钢管支架上钻孔,为了控制锚孔位置及倾角误差,在钢管支架架设过程严格控制支架的平整度及倾角。 2.2.3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锚孔清理完毕后,采用土工布等材料将锚孔堵设,在锚索安装前应在次进行清孔。

2.2.4锚孔检验

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