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台工艺施工方案-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道工程工艺方案

平台工艺施工方案-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道工程工艺方案

来源:99网


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线

平台工艺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概述

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线总长约1453m。平台工艺为:新建桩及CB22D井口平台上的注水管线以及注水井口工艺安装。经前期施工目前剩余计量撬块至井口管线安装。 1.2 设计参数

(1)设计压力:16.0MPa; (2)输送介质:油田采出污水; (3)设计温度:5~70℃; (4)管线规格:Φ245×18。 1.3 工程主要实物量 序号 1 2 3 4 项目名称 CB22D井口平台工艺管线导向管托安装 CB22D井口平台工艺管线固定管托安装 CB22D井口平台工艺管线 Φ76×7 型号规格 单数量 备注 位 个 个 m 2 7 20 3 1 1 CB22D井口平台工艺阀件安装 CB22D井口平台工艺阀件安5 装 CB22D井口平台工艺阀件安6 装 1.4 平台工艺流程图

CB22D井口平台工艺:

FHG83A-160P DN65角式微阻止回阀 个 FL/J66Y-160P DN65截止阀 FL/J66Y-160P DN65平衡式截止阀 个

说明:

1、实线部分为新建工艺管线,虚线为已建部 分。

CB22D-4 油井 CB22D-1 水井 自动计量配水阀组撬块

1.5已建22D-1井的单井注水流程(单井管线,流量计量)接入新建配水撬块

同心双管注水井口工艺安装图

焊接丝扣和大小头

2.编制依据

2.1 设计文件

2.1.1 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线建造委托书 2.1.2 施工图:DD7122-14 2.1.3平台现场勘查报告 2.2 标准规范

《滩海石油工程技术注水技术规范》(SY/T0308-96) 《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2006) 《海底管道系统》(SY/T10037-2010)

《浅(滩)海钢质固定平台安全规则》(SY5747-2008)

3、施工部署

3.1 CB22D井口平台工艺施工程序

3.3 施工准备

3.3.1 从事海上安装的作业人员,应具有海上安装作业所需的技术等级证书。各类焊工的考试还应进行在海上安装作业环境相应条件下的考核。船舶抛锚就位申请报告、平台施工用火许可证及焊接作业指导书。施工单位应提供可靠的无线电系统作为与业主的通讯系统,通讯系统要保证全天通畅,通讯采用的频率由承包商与业主协商并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运营投产 施工准备 平台上料 平台电检 工艺碰头 工艺管线 试压 安装工艺 管线

3.3.2 平台工艺用料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2.3 施工技术措施用料

序号 1 2

名称 钢管 钢制弯头 钢制大小头 钢制三通 扣接箍及丝堵 快速接头 角式微阻止回阀 截止阀 不锈钢针型阀 高密封截止阀 平衡式截止阀 船用压力表 三井式注水橇块控制柜 钢板 钢管 20aI字刚 U型双头螺栓 规格 φ76×7 20# 90° 16MPa DN65 DN65×50 DN65 DN65 16MPa DN50 16MPa FHG83A-160P DN65 FL/J66Y-160P DN65 J13Y-160P DN15 GMJ11Y-160P DN15 FL/J66Y-160P DN65 Y-100-C 0-25MPa δ=10 φ65×3.5 M12 L=300mm 单位 m 个 个 个 套 套 个 个 个 个 个 块 个 ㎡ m m 个 数量 20 11 4 2 2 2 3 1 3 3 1 1 1 1 1 1 2 备注 1个问管理区要 1个问管理区要 名 称 无缝钢管 大眼网脚手板 规 格 Φ48×3.5,Q235B 3000mm×240mm×65mm 单位 米 块 数量 200 50 备 注 搭施工架 搭施工架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手动起重机 千斤顶 磨光机 磨光机钢丝刷 磨光机砂轮片 磨光机电缆 钢丝绳 铜芯电焊把线 尼龙吊带 钢板 氧气 乙炔 安全网 卡环 卡环 5t 8t DN150 φ150,δ=4mm 2×2.5 φ9.3,6×19 50mm 3t~8t δ=6mm 细网 2t 5t 个 台 台 个 箱 m m m 条 m² 瓶 瓶 套 个 个 2 2 3 10 1 300 200 400 4 6 5 10 10 10 10 对口 修口 吊装 吊装 吊装 3.2.4 机械、设备、船舶使用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名 称 小浮吊 双体船 辅助船只 电焊机 发电机 打压泵 规格 直流 100kW 单位 艘 艘 艘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4 1 1 备 注 吊装 辅助施工 焊接 设备供电 工艺试压 4.施工措施

4.1 施工关键控制点 4.1.1 施工船舶就位

CB22D井口平台工艺施工时,工程船到达施工海域CB22D井口平台工艺施工时,工程船泊靠CB22D计量平台靠船排,工程船泊靠时注意海流流向及平台上构件。 4.1.2 施工材料及措施料吊装

利用人工倒平台工艺施工材料及措施料至工艺管线所处平台布置位置。吊装时,注意周

边人员及平台上各构件,严格按照吊装操作规程施工。 4.1.3 平台工艺碰头

新建平台工艺管线与预留头或已建平台工艺管线碰头时,先经过平台管理人员核实,已建工艺管线已经扫线完成,再对管线内气体进行检测,满足安全施工需求时,才可动火施工。施工前,需清理施工区内的可燃物品,准备好必要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按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准备。

4.2 CB22D井口平台工艺管线安装 4.2.1 工程船泊靠CB22D计量平台靠船排。 4.2.2 倒运工艺管线至井口平台;

4.2.3把工艺管线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好;注水井口需要安装脚手架。 4.2.4沿工艺管线路由,安装各管线构件。组焊管路上各焊口;

4.2.5 管路上各焊口安装完成后,管线端部封堵盲板,按照工艺管线试压要求进行工艺管线试压;

4.2.6试压合格后,经业主核实,原平台工艺管线经过扫线处理。管线内部可燃性气体排空后,经检测达到施工要求,进行工艺碰头施工。计量撬块的控制柜安装完成。

5.施工技术要求

5.1 组对

5.1.1 管子在拉运、装卸过程中,平吊平放,注意保护两端的防护帽,不使其脱落。 5.1.2 管子吊放应采用专用吊管工具,轻吊轻放。 5.1.3 清管后管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做好管线清扫记录。

5.1.4 现场组对前,坡口及管端20mm内油污、浮锈等杂质用磨光机清除干净并见金属光泽。 5.1.5 对口前,应先用直角尺检验坡口端面是否与管线长度方向垂直,不合格者不得使用。组对时,注意圆周方向各点的对口间隙保持一致,以保证整条管线的直度,不在焊口处出弯儿。

5.1.6 不得使用大锤强力对口。

5.1.7 对口控制参数严格遵照相应焊接工艺评定执行。 5.2 焊接

5.2.1 全部焊接均应严格依据采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执行。

5.2.2 焊接人员应经过培训和实践,对基本焊接技术、焊接程序技术要求,有关的无损探伤

法和验收标准有较好的了解,并通过鉴定测试。

5.2.3 全部安装焊接作业应采用经过鉴定的焊接设备,并由合格的焊工或操作者执行。 5.2.4 焊材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锈蚀、受潮、发红、药皮脱落的现象不得使用。 5.2.5 焊条使用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使用时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5.2.6 焊接参数严格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执行。

5.2.7 焊缝应具有平整的表面,并能光滑地过渡到母材,表面的飞溅、焊渣等缺陷应打磨干净。

5.2.8 焊缝技术要求: 序号 1 2 项 目 焊缝余高 咬边深度 允 许 偏 差 钢管内壁0~3mm,钢管外壁0~4mm;距管端100mm长度内焊缝的内壁焊缝余高应磨平。 不大于0.5mm,并在焊缝任何300mm连续长度范围内的累计咬边长度不大于100mm。 ≤2.7mm 每边比坡口宽1~2mm 3 焊后错边量 4 焊缝宽度 5.2.9 焊缝的修补 5.2.9.1 焊缝的外部缺陷仅需研磨修补,并应光滑地过渡到管子的表面。 5.2.9.2 焊缝内的缺陷可用研磨和焊接法修补。

5.2.9.3 修补焊接之前要预热,规定的最小预热和层间温度要维持到修补完成。

5.2.9.4 长缺陷分几步修补,以避免变形和开裂。即使缺陷的范围较小,其修补长度也至少应约为100mm。

5.2.9.5 一个焊口可在同一区域补焊两次,如果该焊口仍存在缺陷,则整个焊口应予切除。 5.2.9.6 焊接修补应经X射线或超声波探伤。该检验范围应包括已修补的区域以及修补焊缝每端附加的50mm长度。 5.3 试压

投产运行前,平台工艺管线进行严密性和强度压力试验。 5.3.1 试压介质:使用洁净清水作介质进行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 5.3.2 试验压力:工艺管线严密性试压16.0 MPa, 强度试压20.0 MPa。 5.3.3 试压过程:

试验过程中,试验压力应该逐步增加到0.2 MPa(表压),保持此压力,直到对各点检查完毕,如果没有发现渗漏,以大约0.1MPa/min的级差增高压力,压力分别升至试验压力的30%和60%时,各稳压30分钟。直至最终达到强度试验压力24 MPa。达到强度试验压力后,稳压4小时。在此期间以压力无下降为合格。然后降至严密性试验压力,严密性试压稳压8

小时,全面检查管道无渗漏,且压力无下降为合格。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否则应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将系统内的水排净。

6.应急预案及HSE措施

﹡ 为保证遇到突发事件后能迅速组织抢险队伍,项目要组织由5~10人组成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抢险队。日常应进行全面应急技术、技能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抢险演练。

﹡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项目职工要懂得消防知识,会操作、会检查、会使用。 ﹡ 处理突发事件时,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人员救护设施。 6.1 注意事项

﹡ 抢险时必须由专人指挥 ﹡ 严禁吸烟动火 ﹡ 切断电源

﹡ 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护国家财产,保护环境。 6.2 突发事件的处理 ⑴ 火灾急救

原因:项目施工进行电焊、气焊、焊花、火焰到处飞溅,如遇到易燃物易引发火灾;电气设备线路老化,线头外露可能引发火灾等。 抢救处理:

﹡ 在任何情况下,先保护人员,将伤员送到安全地方,然后尽可能保护环境和公共财产。 ﹡ 发现火情,要高喊“着火了!着火了!”由火情最近人员用相应灭火器扑灭,不要过于冒险。

﹡ 其他人员迅速携带灭火器,水桶到安全地带等候命令。 ﹡ 如需要,迅速用电话与消防队联系。

﹡ 火扑灭后,要进行点名检查,再有伤员的情况下迅速送往医院或与医院联系。 ﹡ 火灾事件必须尽快通知公司主管部门,并立即进行调查。 ⑵ 医疗救护

原因:高温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职工在施工时,人体调节机能不能维持热平衡,而热量大量积蓄,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暑,若饮食不注意,会出现腹疼症状等。

抢救处理:

﹡ 立即将患者移送至凉爽通风处,使其平卧,用凉水擦洗头部及身体,有条件的可给食一些含盐清凉饮料。

﹡ 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病情严重时,打电话跟医院要救护车。 ﹡ 必要是可做一些简单救护,如人工呼吸。

﹡ 将情况通知其亲属,病情严重时,将事情向有关领导汇报。 ⑶ 触电急救

原因:施工时违反用电操作规程或错误操作,人体接触带电或易发事故的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戴绝缘手套等。

抢救处理:

﹡ 紧急情况直接拉闸断电或用木棒挑开电源。 ﹡ 判断电击人的情况,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与医院联系,将病人送医院救护。 ﹡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通知其亲属。 ﹡ 进行事故调查,并向领导汇报。 ⑷ 海上急救

原因:海上施工时突遇大风、风暴潮和船只发生故障等。 抢救处理:

﹡ 对作业构件进行固定或定位,做好标记。 ﹡ 组织人员做好准备,立即停止工作。 ﹡ 迅速组织撤离现场。

﹡ 危及人员生命时,立即发出求生警报。 ﹡ 向有关部门求救,请求支援。 ⑸人员落水

原因:海上施工、舷边作业操作不慎,船舶之间穿行失足等。 抢救处理:

﹡ 发现有人落水,现场人员应立即投下救生圈并大声呼喊,以最快方式通知驾驶台。驾驶台应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如航行中,应停车并向人落水一舷操满舵,摆开船艉防止车叶触及落水者。

﹡ 驾驶人员应立即定出落水位置,并派人高处了望。 ﹡ 船长接报后应立即上驾驶台指挥,轮机长下机舱保证用车。

﹡ 听到人落水警报信号后,其余人员应按船舶应变部署表规定的分工施放艇筏救助。 ﹡ 在施救的同时,及时电告公司人落水情况及抢救措施,征得公司进一步指导。

﹡ 船医应立即做好抢救落水者的一切准备工作。 6.3 有关部门及联系 ⑴ 公司领导

①总经理:贾方明 电话:8557820 ②主管副总经理:纪延涛 电话:8551785 ⑵ 业务部门

①调度负责人: 胡甘霖 电话:8870104 ②工程负责人: 单朝峰 电话:8870099 ③安全环保负责人:张 平 电话:8556093 ⑶ 消防医疗部门

①驻地消防队: 电话:8870119 ②驻地医院:滨海医院 电话:8483924 6.4 专项措施 6.4.1 HSE标识 6.4.1.1总则

设立醒目的HSE标识,以提出周围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保障现场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6.4.1.2标识位置

HSE标识牌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不准设置在门、窗、电线和电缆等移动的物体上,以免看不到HSE标识。 6.4.1.3标识的使用

作业人员应遵循各种标识所示内容; HSE标识牌的位置不得随意挪动;

临时性危险作业、出乎意外或要设置一个永久性的HSE标识牌还需要一些时间时,就设置临时HSE标识牌。 6.4.2施工控制措施 6.4.2.1施工人员

6.4.2.1.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出海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四小证”培训,持证上岗。

6.4.2.1.2掌握劳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掌握应急处理和紧急救

护方法。

6.4.2.1.3所有人员开赴现场前,都应进行一次自我检查,确保自己适合开赴现场条件,并准备好所需要的物品。 a) 安全培训合格证。 b) 适合自己的劳保用品。 c) 不准携带禁止物品。

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都应放弃个人的一切自由,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纪律。牢记下列入场须知事项:

* 自觉接受现场安全教育,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服从HSE管理人员的管理。 * 进入施工作业区,必须穿戴劳保服、保护脚趾劳保鞋、安全帽、防护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出海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鲨服、救生衣;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 遵守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安全环保职责,服从管理。

* 遵守劳动纪律,不准脱岗、串岗、酒后上岗,不准在施工区打闹、嬉戏 * 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他人操作的设备。 * 必须爱护各类标识牌及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或损坏 * 在禁止烟火场所,不准吸烟及动用明火。

* 来访人员须经项目部批准后,有陪同人员安排进入现场。

* 所有人员,不得翻越场区围栏。严禁携带施工机具、材料等物品外出,自觉接受检查。 * 在施工区域应走指定通道,不应跨越危险区,不应在行驶中的机动车上爬上跳下和攀登起重机吊钩及吊运中的物件。

6.4.2.1.4每天上班前或更换作业活动内容、地点,都要进行检查(包括通道、照明、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等),辨识危险和环境因素,并采取控制措施。施工机具及设备要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接地符合要求。

6.4.2.1.5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坚守岗位。不应维修、调整、紧固、跨越运转中的设备;不应超限使用设备;两人以上共同工作应明确负责人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检查、修理设备时应先停车、停电,必要时设警告牌、监护人;在有限空间、容器内工作时,应设安全监护人。 6.4.2.1.6严格执行交制度,工序之间或两人之间一定要交待清楚。工作结束应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不留任何隐患。 6.4.2.2电焊工作业

6.4.2.2.1电焊机外壳、工作台及焊件均需接地良好。导线应用绝缘良好的橡皮软线。破损的地方,应用绝缘胶布及时包扎,以免造成事故。

6.4.2.2.2电焊软线接头应采用定型产品,焊机的电源线、启动开关等均由电工负责配线,所有接线要牢固。

6.4.2.2.3电源线、电焊软线不得随意乱拉,避免与钢丝绳、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接触,以免发生事故。

6.4.2.2.4电焊机的地线应与电焊软线同样对待,不许随意乱拉,不允许把管道和其他金属设备当作地线。

6.4.2.2.5电焊软线与地线应按要求整齐排列在电缆沟或汇线槽内,高处焊接时,应稳妥固定软线与地线,横穿道路时,应采取架空或加套穿越。

6.4.2.2.6电焊把钳与电焊软线的连接要牢固,握柄要用绝缘耐热材料包好。

6.4.2.2.7启动电焊机应先合上闸刀开关,后揿启动器启动按钮,停止应先揿启动器停止按钮,电焊机停稳后,拉下闸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下开关,以免弧光烧伤。在起动或停止操作时,应使头部躲开,脸向侧面,并带手套。

6.4.2.2.8电焊机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修。

6.4.2.2.9在修整电焊软线和电焊机时,应把电源切断,并设有明显检修标示牌。在焊接过程中如突然发生停电现象,应立即将电源开关拉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4.2.2.10雨天应停止焊接,如要焊接,电焊工必须穿雨鞋,戴绝缘手套,必要时工作现场设置可靠的防雨棚,否则不许焊接。在潮湿的地方焊接,应采取加干燥木板或绝缘板等安全设施。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钢板或坐在焊件上工作。

6.4.2.2.11点焊时,应避免弧光直射周围工作人员,多名焊工同时作业时焊工之间要用隔板隔开,防止弧光互射,损伤眼睛。

6.4.2.2.12清除焊渣应戴防护眼镜,以防焊渣崩进眼睛。

6.4.2.2.13炭弧气刨清根尽量在容器外壁上进行,电焊工应在上风向操作,以便吹散有毒烟尘和铁渣。

6.4.2.2.14 施工中对焊缝预热,若用远红外加热,应仔细检查电器设备是否良好,使用时应有可靠的接地。用液化气加热,应设专人管理,防止火光和爆炸事故。 6.4.2.3气焊、气割作业

6.4.2.3.1工作前,首先检查工地环境是否有不安全的隐患。在船舱和容器内工作,则应检查舱室隔壁内外和容器内外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动火之前必须按规定办取动火证。

6.4.2.3.2焊割前,必须检查焊炬、控制阀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器要灵活有效。 6.4.2.3.3要经常检查焊割炬及氧气带,乙炔带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必须立即修复或更换。胶管不得有鼓包、裂缝和漏气等缺陷。

6.4.2.3.4应经常自检所用气瓶上的压力表是否完好、性能是否正常,并要按规定向计量单位送检,以保证计量准确。

6.4.2.3.5使用氧气时,应站在出气口的侧面,缓慢开启阀门。

6.4.2.3.6焊割所用气瓶离明火不应小于10m,离电闸及正在散发热量的物体及设备不应少于2米,使用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不应小于6m。气割时工件下部不应垫可燃、易燃物件。 6.4.2.3.7氧气瓶及压力表的部位不得沾染油脂,氧气瓶使用到最后,必须留表压0.1~0.2兆帕以上。乙炔气瓶使用到最后,必须留表压0.03MPa以上。

6.4.2.3.8氧气表和乙炔表冻结时,不准用火烤或锤打,应使用热水或蒸汽解冻。 6.4.2.3.9乙炔气瓶使用乙炔专用减压表减压后,压力一般用0.02~0.03MPa表压,最高不得超过0.07兆帕。

6.4.2.3.10乙炔气瓶必须立放或与地面成大于30°夹角的状态斜放。

6.4.2.3.11搬运氧气瓶、乙炔气瓶时,必须避免碰撞、震动,要戴好安全帽、防震圈;使用保管中应避免爆晒和火烤受热。

6.4.2.3.12乙炔瓶、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等严禁同车运输。 6.4.2.3.13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必须戴有色护目镜。

6.4.2.3.14在容器内及船舱内焊割,要装设通风装置和采取防火措施;要按规定办取动火证,在有关部门检查后方可工作。停止工作时,应将焊割炬关好,并带出容器。

6.4.2.3.15登高作业之前,应先检查作业点下地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脚手架、桥板是否牢固,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并要注意防止重物和器具落下伤人。

6.4.2.3.16气焊与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方可工作。

6.4.2.4吊装作业

6.4.2.4.1起重工必须熟悉起重方案及设备性能、操作规程、指挥信号和安全要求。 6.4.2.4.2执行“十不吊”规定。

6.4.2.4.3起吊前必须明确分工,交底清楚,各负其责,共同协作。起吊时要有专人指挥,发出信号必须准确、清晰。

6.4.2.4.4起吊前要认真检查起重机械、工具。确保安全施工。

6.4.2.4.5吊车、起重机和卷扬机等必须由技术熟练的专职人员使用和保养,不许他人操作。起重机具,要有专人经常检查,并妥善保管,以防损坏或腐蚀。

6.4.2.4.6起重前,吊耳应严格检查,绳扣应捆绑在重物的重心以上并应对称拴绑牢固,防止偏重倾倒或滑脱。

6.4.2.4.7起重机械吊装用的钢丝绳扣不准采用锁绑的办法,钢丝绳扣必须安装U型卡子。 6.4.2.4.8在起吊重物上,应该拴绑溜绳,以防止起吊中重物摇摆和旋转。 6.4.2.4.9起吊重物应使用整根无插接接头的钢丝绳。

6.4.2.4.10起吊时,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危险区应设有警告标志。起吊重物不得长时间停留在空中。起吊重物下方禁止有人。

6.4.2.4.11使用开门滑轮时,应将开门的钩锁紧,以防钩绳自动脱出。

6.4.2.4.12拖拉绳跨越主要道路的离地高度不得低于7米,一般道路不得低于4.5米。如上述高度不能满足时,应在通行路口设置明显标志“注意拖拉绳高度”或“禁止通行”,以确保安全。

6.4.2.4.13拖拉绳,禁止跨越带电线路。无法避免时,应搭设有足够安全距离的过线脚手架。 6.4.2.4.14大型设备吊装前应事先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风力在6级或6级以上时,禁止进行起吊作业。气温低于-20℃不得进行吊装。否则吊装机具、索具及被吊物均必须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夜间禁止吊装作业。

6.4.2.4.15在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将重物调离地面200~300毫米左右,检查各处受力情况,如无问题,再正式起吊。

6.4.2.4.16地锚必须按技术规程和施工方案设置,并随时做好隐蔽工程自检记录。如果使用建筑结构做锚点时,必须调查清楚结构情况,经过核算和有关部门同意后,才能使用。 6.4.2.4.17司机与指挥人员对起吊的物体,必须保持视线清楚。司机应能清楚辨认指挥信号,如有障碍物应设人传递指挥信号。如指挥人员所发的信号不够清楚或有误,司机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 6.4.2.5机械操作作业

6.4.2.5.1发电机室应设置砂箱和灭火机等防火器材。

6.4.2.5.2发电机到配电盘和一切用电设备上的导线,必须绝缘良好,接头牢固,并架设在绝缘支柱上。不准拖在地面上。

6.4.2.5.3发电机运转时,严禁人体接触带电部分,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绝缘防护措施。 6.4.2.5.4发电机、电站要接地良好。

6.4.2.5.5空气压缩机出气口处不准有人工作。储气罐放置地点应通风,严禁日光暴晒和高温烘烤。

6.4.2.5.6压力表、安全阀和调节器等应定期进行校验,保持灵敏有效。

6.4.2.5.7发现气压表、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的指示值突然超过规定或指示不正常,发生漏水、漏气、漏电、漏油或冷却液突然中断,发生安全阀不停放气或空气压缩机声响不正常等情况,而且不能调整时,应立即停车检修。

6.4.2.5.8严禁用汽油或煤油洗刷曲轴箱、滤清器或其他空气通路的零件。 6.4.2.5.9空气压缩机停车时应先降低气压。 6.4.2.6 HSE标识操作

(1)、管线陆地组对焊接区域应标明陆地预制施工区,不穿戴劳保不允许进入施工区域内。 (2)、无损检测区域HSE标识,无损检测区域内的标识应在方圆100m范围内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非安全区四角标上警示牌,并设专人守望,防止非操作人员误入,造成人身伤害。 (3)、防腐施工HSE标识:为防止防腐剂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防腐施工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保,在有毒环境中施工时,应按规定戴防毒面具。在防腐施工区域内设立明显的标识牌,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4)、管线调管上滑道HSE标识,上滑道吊装时严格按照吊装操作规范吊装由专人监护,统一协调指挥,指挥信号应畅通。沿滑道设立明显标识,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并设专人守望。 (5)、管线试压、通球HSE标识,管线试压区域内设立明显的HSE标识,并设专人沿线监护防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6)、管段发送下水HSE标识,管线下水施工过程中,沿整个管段设立明显的HSE标识,并设专人沿线监护。

6.5 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6.5.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6.5.2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6.5.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

6.5.4电焊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6.5.5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发电机式支流电焊机的换向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应消除可能发生的异常电火花。 6.5.6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钢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

6.5.7使用电焊机械焊接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漏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

6.5.8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好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6.5.9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6.5.10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电源。对需大面积照明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光用的卤钨灯等。

7.危险因素识别及评价、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

(见附表)

附表一: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表 项目:海底管道工程 序活动/区域 号 1 2 3 4 危险/环境因素 人员出海无四小证 可能导致的后果 遇险缺乏自救救助能力 风险评价等级 1 3 1 1 2 3 2 2 3 2 1 1 1 1 1 3 1 1 是否 重大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负责人 控制措施 船舶及附属设施不符合要求 船损、人员伤亡 船舶、人员损伤 设备、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火灾、触电 设备、人身伤害 伤人员、设备、管材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伤人 伤人 伤人 损害人体 伤人 伤人 灼伤人体 损坏焊口,伤人 船舶停靠不稳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 施工准备 操作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劳保5 用品 电器设备接地不好,线路不6 正规 8 操作人员有时未按规程操作 9 10 吊装 固定不牢 使用未检查的吊具、索具 个别环节违犯吊装规程 机械指挥与工人操作不一致 磨光机砂轮断裂 使用磨光机时,迸出的铁屑 焊接过程中的弧光火花 电机漏电 把线漏电 管材热处理焊接 焊接过程中机械晃动 11 12 13 14 15 16 组对焊接 17 18 19

李正祥 出海人员管理制度 必须取得相关手续,使用安检的窦启光 入网船舶 王忠诚 统一指挥、专人带缆 李正祥 加大监控力度,杜绝无证上岗 加强教育监督,及时发放、正确李正祥 使用劳保用品 严格按要求敷设线路、经常检查黄松 接地 李正祥 加强操作规程宣贯和日常监督 严格执行 起重、运输作业安全环许长洲 保规定 加强起重用具的日常检查和过程许常州 控制 许常州 加强日常监督和重点环节的检查 王忠诚 配备必要的对口器材 刘新立 及时检查更换砂轮 刘新立 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 郑建平 穿必要的防护罩和劳保 郑建平 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前检查更换电线,作好电缆郑建平 保护 郑建平 配备测量设备,穿戴劳保 郑建平 机械固定和人工固定结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电焊条、焊丝放出的有毒气体 组对、焊接 焊接场地烟尘、粉尘 带电接线等作业 探伤 X射线、超声波 防腐 防腐剂释放出的有毒气体 压力表使用不当 盲板封堵不过关 试压 升压过快、压力超试验压力 试压标示不明显 上下平台 动火报告出现不及时 舷边作业 其它 照明不够 电机产生的电磁波 保投产准备不全 对人身造成伤害 污染环境、人身危害 触电 对人体造成 伤害 对人体造成伤害 伤人、损坏设备 伤人 伤人、损坏设备 伤人、损坏设备 人员落水 火灾,人员伤亡 人员落水 人员落水 对人体有害 影响投产,危害人员安全 2 2 2 1 1 3 3 3 2 2 1 2 2 2 1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郑建平 通风,穿戴劳保 郑建平 郑建平 窦金栋 宋卫宾 王忠诚 王忠诚 王忠诚 王忠诚 李正祥 李正祥 王忠诚 王忠诚 王忠诚 加强通风、洒水、技术改进 非正式电工不许操作 岗位安全操作规范 通风,穿戴劳保 试压、试运操作规程、措施 试压、试运操作规程、措施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完善试压标示、加强监护 穿救生衣,搭建防护装置 配备相应灭火器,进行点火试验 穿救生衣,系安全带,设置安全网,统一指挥,安全监护 加大照明度,专人指挥施工 设立必要的屏蔽装置 单朝锋 严密组织,建立应急工具箱

附表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清单 项目:海底管道工程

环境影响的重要性S 序号 活动描述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符合性 1 施工准备 2 油污泄漏 磨光机产生噪声 3 3 环境影环境影响程度 响的可能性L R=L*S 是否重大 水大土噪资其体 气 壤 音 源 它 负责人 改造/控制措施 1 3 3 3 1 1 2 2 2 2 3 6 3 3 2 1 6 6 6 6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黄松 经常检查设备 窦金栋 施工人员戴好劳动保护 窦金栋 加强检查、监督 窦金栋 根据现场情况撒水防尘 宋卫宾 严格回收制度 李正祥 回收至专业垃圾处理厂 李正祥 加强检查、监督 黄松 安部件 黄松 报废不合格设备 李正祥 专人管理 2 3 组对、焊接 焊条头和废旧电线 4 5 6 7 8 9 10 其他 防腐 焊接场地烟尘、粉尘 废弃防腐剂 废旧金属处理不当 油污、塑料等工业垃圾 电机产生的噪声 机械产生的工业废气 生活垃圾 1 1 2 1 3 3 3

中心三至CB22D海底注水管线

平台工艺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