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名称 试卷讲评 课时 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评析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角教材分析 形,这部分内容是初中三年来很重要的三章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应该下功夫学好。 学生在初步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角形的内学情分析 容后,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一部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强,对于试卷中的题型能够找到和所学知识点的联系,做的不错,有的学生由此及彼的能力不是很好,试卷答得不理想。 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 认清知识漏洞,巩固基础知知识与能力识、完善知识体系,寻找试题与知的切入点,培养正确的目标 数学解题方法思路。 课前学生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过程与方法目标 动重点讲评、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化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转化、整体代入、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性。 2.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难点 试题与知识的切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你对本次测验成绩感到 你觉得满意的题目有哪些? .课前准备:学生(A)满意 (B)一般 (C)测试的不满意 课前针对错题进 行纠错寻找错因,目的在于发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错误原因 (1)审题错误 一.试卷分析(一) 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 (5分钟) (5)解题速度慢而没时间做 你觉得你哪个知识点你最薄弱? 你最希望老师给你讲解哪道题? (2)因粗心而使计算错误 并且对试卷中的现学生教与错 题 剖 析 每一题进行分析,学存在的问将题目与知识点所考查的知识点 题号 共扣去的分数 题,而纠错形成联系,明确试的关键在于 进 卷对哪些知识 行了考查,以什么 形式考查,以及自己的得分、失分情 况等等,从而让学 客生对自己作出观的评价 , 提高 重新审视知识、提升知识的能力。 学生知道错 在哪里以及 为什么错了,因此, 学生纠错这 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3)表述不规范或解题格式不正确 (4)数学公式、法则或性质不熟 对学生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
1.学生答题情况 (共34人) 计、汇总,才能做到重点讲评,进而对错误较为集中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措施。 参考人数34人,平均分 88.71分 , 最高分112分 ,最低分58分 , 优秀学生对照表格看自己试卷的得分与失分 率58.9% ,及格率91.2% 题号 正答 (二)教师分析试卷 (5分钟) 正答率% 题号 题号 19 85.7 100 20 85.7 0 21 82.4 率% 题号 13 14 1 2 3 4 5 85.3 100 94.1 100 97.1 9 (一)有关真、假命题的题型 1、 试题回放 (选择第9小题) 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二 典型错误剖析与修正(30 A 如果|a|>|b|,那么a²>b² B 如果 a>b,那么a>-b C 如果a分钟) (二)有关点到直线距离的题 学生自己讲解 试题回放 填空题第14小题 如图 ,能表示点C 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_____条。 B D A 请问 :你的答案是 三条,哪三条? (三)有关平移的题 应该是几条?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试题回放 1、选择题第12小题 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变式问题的再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通法。 如图,将△ABC沿AB方向平移 2cm得到△DEF,已知△ABC的周长 为22cm,则四边形AEFC的周长为( ) A 26cm B 24cm C 22cm D 20cm A D B E F C
2 、 解答题第22小题 如图,已知在△ABC中,∠B= 90°,其面积为12,将△ABC沿BC 方向移动至△DEF的位置,若点E 为BC的中点,求阴影部分(平行 四边形ACFD)的面积。 这一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有关 平移的,学生在做题当中用了两种 方法 (展示): 一是利用割补法把图形进行转化, 再利用平移的性质一来做,解法如下(封静):
二是利用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 化未知为已知,利用整体代入的方 法来解决此题,解法如下(王冬梅): 三是借助具体数据来做(李玉芳) 【设计意图】 对于同一题目的不同解 法的展示及不同解法的优劣选择,可使学 生的解题思路更广阔,学生更能理解和尝 试学习的新思路。 通性通法: 如图所示,把直角梯形ABCD沿 WG=8 m,WG=6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 m,
反思:有关平移的问题的解法是什么 呢? 根据平移的性质把线段或图形进行转化,化未知为已知。 (三)有关证明角相等的问题: 试题回放: 解答题:第24小题: 已知:∠ ADB+∠ECG=180°,AD 平分∠BAC, 求证:∠AFE=∠E E A F C D G B
第25小题: 已知:AB∥CD,AE平分∠BAD, ∠ CFE=∠DCE, D与AE相交于点F 求证:∠ADC=∠E A D F B C E 第26小题 已知:∠EGB+∠CHE=180°,GM、 C A HN分别平分∠BGF、∠CHE 求证:∠M=∠N E B M G N H D F 提问:(1)这是一题证角相等的问题,我们学过几种证明角相等的方
法? (2)你是如何思考这道题 的? (3)学生讲解自己的证明 变式训练 过程。 反思:有关证明角相等的方法学生学过三个:平行的性质;等量代换;等量减等量查相等。试卷中证明角相等的题分别 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很有代 表性。 (1) 如果题中GM、HN分别平分∠ (2) 把∠EGB+∠CHE=180°与∠M=∠N交换一下位置,此题是否可以仍然成立? 交流本节课你又熟练掌握了哪些数学思 BGF、∠CHE改为∠BGM=∠CHN是否仍然存在∠M=∠N? 没有反思,复习过程就不会得到消化、复习效果不会得到巩固,通过反思让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再度提高。 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进行讨论说出自三、反思总
结 ,完成满分卷(2分钟) 己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知识的漏洞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去避免这样的错误。 课堂小结 2分钟 交流本节课你又熟练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布置作业 1分钟 教师根据课上讲解出的一组巩固性的练习题。 试卷讲评 一 真、假命题 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 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 平移 四 证明角相等 转化、整体代入的思想 平行的性质1、2 等量代换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板书设计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确实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实效,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双基,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努力做到错误让学生“改”、思路和解法让学生“讲”、解题过程糖学生扮演、学生之间相互批阅和讨论。 我坚信,只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渗透教学反思
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试卷讲评课一定会成功,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加完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