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99网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7月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李水球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3)

摘 要:生产运作管理是具有鲜明的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对学生今后进入市场、适应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的选取与教学组织、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改革思路,以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软件模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7—0123—02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柔性生产、精细生产、绿色管理、供应链管理、ERP等生产运作管理模式理念融入到每个企业的文化中,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生产运作管理的不断进步、新模式不断出现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大学的管理、经济类院系都开设有生产运作管理或运作管理》或经营管理等课程,对学生今后进入市场、适应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给企业培养了大量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人才。笔者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发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如“工厂选址”、“工作设计”等内容是多数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甚少或不会接触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加之教学资源、实验实习设施的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教学案例的选取与教学组织、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门课程提出改革思路,以期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

教材的选择

目前,国内《生产运作管理》教材主要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由国内专家自行编写的适应国内实情的教材,二是引进国外学者的相关专著。这两种教材在国内比较流行,大部分院校都是使用这两种方式的教材。

在我院《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生产运作管理》,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工厂选址、工作设计等内容是多数学生工作以后甚少或不会接触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教材《生产运作管理》中占据较多篇幅。这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没有针对性。结合我院学生培养计划和学生的特点,我们选择《现代生产现场管理》教材。该教材抛开了许多学生甚少会不会接触到的内容,将重点放在生产及服务性企业的现场管理,在课程的难易程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新颖性、实用方法的介绍与职业应用等方面做到了较好的统一。

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我院《生产运作管理》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实际生产运作管理的背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上存在问题;

(2)课程中,学生无法跳出“自己是学生”这个思维定势,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完成的作品与实际企业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

(3)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作业会比较多,以下情形无可避免:在方案设计时,陈述与评论都比较仓促,修改后的案例也不能再次作发表,学生不能了解修改成果;小组作业时,组内无法有效分工,未能达成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之目的。

以上的问题,会造成学生对课程学习动力不足,兴趣

123

不大,压力过大。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并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如下改革:

(1)将课程学习的重点放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上。因现场管理的控制,尤其是5S管理的理解与运用,在各行各业甚至个人生活中用处较大,可以把三分之一的课时安排在现场管理的理论学习、5S方案设计的陈述、讨论、修改与再陈述上;

(2)因本课程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训》中生产部门的很多知识可相互促进,在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上可相互协调,效果更佳;

(3)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布置作业。作业较多时,可以适当的减少作业次数,选择重要的部分布置,或是采取分散任务的方法,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章节,保证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保证案例教学的质量。

教学案例选取与教学组织

目前的生产运作管理案例教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拿世界著名的五百强公司或者一些中国的大公司的管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来配合课堂教学。这些案例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这些典型的案例也在企业节被争相模仿和照搬,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但是,这些典型案例并不具备完全的适应性,不能适应各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运作管理,而我们的学生将来80%以上将会就职于中小型企业或自主创业。这就要求老师在选取案例要有多样性,既要补充本地中小型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其中的差别,又要丰满不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在错误中思考得失,提出建议,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

此外,用于设计方案的案例,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企业或店面为研究对象。笔者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现场管理中的5S管理,首先对学生宿舍进行5S管理,让学生了解整理、整顿的内涵与实际操作要点;然后学生分组设计5S实施方案,研究对象必须选择学校周边的实体店,如的中尧路的粉店、奶茶店,校内各系的经营门面即“学生实训超市”、“广告文印室”等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兴趣很高,过程心得丰富,教学效果良好。

在案例的教学组织上也另辟新径。案例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流程模拟企业的实际任务与完流程。比如在5S管理的学习实践中,学生“5S实施方案” 环节,设计内容包括项目的整体规划(内容、时间、责任人、费用预算)、5S标准的建立(做事与评估标准)、宣导投影片(如何宣传发动),与实际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启动相对应;设计流程为“任务布置——学生制作——学生陈述——师生评述——修改上交——择优再陈述”,对应实际工作中为“领导安排任务——下属完成上交——领导提出修改意见——下属再次完成并上交”。为完成任务,学生需充分理解课程理论并参考大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7月

量网络资料,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而实践环节全过程,学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工作模拟,相当于一次岗位训练,有助于缩短校企间的心理距离。

实践环节

《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实践性教学手段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实践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因此教师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实践出现的问题。

以分组项目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有很多知识完全可以采取小组项目研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小组,通过组内分工负责制、小组讨论、小组陈述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团队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笔者在案例教学、学生案例分析及方案设计等环节采取分组形式,学生自觉形成组间竞争,小组陈述时其它小组在投影片制作、内容选取、观点提炼等方面不断提出质疑,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拓展了讨论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效果显著。

对实际实体店设计规划方案,分析工作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具备了基础知识后,可以给学

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如要求学生制定出对学校超市、食堂、文印店或其它现实店面的5S实施的规划方案(包括目的、意义、项目与举措、行事历)与宣导片(导入、激起兴趣与预期问题解答、后续工作介绍、宣誓词);或是分析一项实际工作或服务的流程,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学生完成的这样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学生的定向学习即就某一专题深入的学习的能力;面对新任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逻辑能力;投影片制作能力;演讲能力;推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小组在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5S规划方案非常优秀,可执行性强,说明学生的潜力很大。由此可以见这样的活动确实可以激发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加强现场学习——企业参观、企业见习

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与生产现场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边参观、边体验、边学习。现场管理的学习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青岛啤酒生产线(图一所示),进行生产性企业现场学习;带领学生参观邕牌家居(图二所示),进行服务性行业5S管理的现场学习。在现场管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增进了感性认识,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图一 我院学生在青岛啤酒(生产性企业)现场学习

图二 我院学生在邕牌家居(服务性企业)现场学习

企业参观毕竟短暂,只能看到表面,未能深入其中。

笔者建议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假期分批以见习生身份进入岗位工作,在岗位的工作与协作中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现场管理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实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融合与相互促进。

使用配套的软件模拟企业

软件模拟就是软件实训。笔者在教学中使用由中教畅享(ITMC)开发的以ERP思想为核心和运作平台的“模拟企业”软件模拟系统,包含软件模拟系统和手工模型组

124

装两个模块。

模拟企业是以海龙特种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海龙特汽)为背景,以海龙特汽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地经济业务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公司设有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仓储部、质检部、人力资源部、信息部等部门,在模拟职能岗位中,真实模拟系统在企业

(下转97页)

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1年7月

1、把思想保持在飞机里。

2、 加强预测的能力,做到“超前的飞行意识”。 3、 按轻重缓急处理问题。

4、 有计划、有意识地分散注意力。 进行有效的通信

1、使用完整的呼号,避免误听

2、在涉及跑道运行的通话中都必须使用ICAO标准通话

水平上对涉及的相关人员、设施、程序等进行改善,才能打破事故链,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局.历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事件选编:警钟篇.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00.

[2]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航不安全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2009年).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网,2009.

[3]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不安全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网,2010.

[4] 刘源.关于降低跑道侵入事件措施的几点构想.空中交通管理,2008,5:13-14.

[5] 强生权.如何预防飞行中的人为差错.人力资源管理,2010,4:52-56.

[6] 刘德懿.浅析航空安全中的情景意识——从一起严重飞行事故征候谈起.中国民用航空,2009,97:53-54.

[7] 张晶,李映红等.减少人为差错 保证飞行安全.科技信息,2010,5:208.

[8] 王爱国.陆空通话与飞行安全.中国民用航空,2006,1(61):69-70.

3、在机动区活动的航空器在通话时,使用航行服务程

序(PANS ATM)要求的复诵程序,在进入、穿越、起飞、着陆和使用跑道滑行时,都必须复诵。

4、飞行员在收到管制员的许可和指令后,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应当在执行前立即向管制员证实。

5、滑行时采用“无干扰驾驶舱”的理念,即飞行机组成员不能被非航空器安全运行关键事件打扰的一段时间。

四、结 束 语

本文对跑道入侵问题中飞行员的失误进行了研究。要降低跑道入侵中飞行员失误的风险,不仅需要研发各种有助于提高飞行员情景意识的设备,还应该更多地关注飞行员本身。虽然飞行员的失误在跑道入侵事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我们也需要充分地认识到,要降低跑道入侵发生的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的措施,从综合

(上接124页)

中的实际运行过程,教师就是总经理,负责整个流程上的教导与监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代理以上各部门的职责,部门内按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职务”,设科室组长,挂牌上岗,主要负责本模块各项业务的审核以及处理;由不同的学员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教学中发现,以软件模拟企业环境,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加入团队,高效完成企业管理流程的学习。在业务中学习可以有针对性地把管理理念与企业经营过程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可以参照具体实现的过程,使理论落得实处,学生兴趣空前高涨,教学效果相当显著。图三为学生在实训室进行软件实训的情景。

图三 我院学生在实训室进行软件实训(不同职能部门)

结束语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今后进入市场适应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的选取与教学组织、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改革思路,在教学实际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敏.《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教研教改,2009(9)

[2] 周建发.《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长

97

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 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

[4] 张修志,周霞.高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07(3)

[5] 王鹏等. 模拟企业综合实训教案. 中教畅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