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地理-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课时练习题 最新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课时练习题 最新

来源:99网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测控导航

考点 荒漠化及成因 荒漠化的防治 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题号 1、2、6、7、8、11、12 3、12 4、5、9、10、12 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99~300页)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C.防洪抗旱

B.发电灌溉 D.调节气候

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3.当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后,能正确表示该地区大雨后河流流量变化的是( )

解析:1.A 2.D 3.C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图中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随着植被覆盖率提高,截流防洪效益逐渐增大。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4~5题:

4.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

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5.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4.B 5.C 第4题,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大,但强度小,故含沙量长江不是最大;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由图示读不出辽河流域的植被保护情况;珠江径流量全国最丰富。第5题,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2018济宁模拟)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6~8题:

6.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7.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 A.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思维导图:

B.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B.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8.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答案:6.C 7.B 8.B

(2018广东汕头质检)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回答9~10题:

9.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于(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 D.山地垂直带

10.针对该地区出现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可能多的引用黄河水灌溉,以防土地干涸 ②推广农作物休耕轮作制度 ③在农牧混合地带营造防护林带 ④在已出现荒漠化的土地上,全面实施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C 10.B 第9题,宁夏枸杞适宜种植区位于黄河沿岸,是我国的灌溉农业区,属于半干旱地区,自然景观以温带草原为主,故C项正确。第10题,过度引水灌溉会形成土地盐渍化,故A错误;已出现荒漠化的土地,根据实际要采取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治理,全面实施植树造林是不正确的,排除①、④说法,只能选B项。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00页)

11.(2018银川模拟)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该区域由于受到夏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题,C地区为我国松嫩平原,属于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这主要得益于该地的雨热同期的气候、耕地面积广大等。第(3)题,D地是我国的农牧交界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答案:(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12.调查研究·石羊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2018年甘肃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调查,旨在探讨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如何治理。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图文材料,分析调查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

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解析:第(1)题,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第(2)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2)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

(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