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评论范文怎样写好舞蹈评论
写好舞蹈评论的四个标准:
标准
舞蹈评论的标准是“真、善、美”的统一。
真:一方面要求编导在作品中反映的内容是典型的、符合生活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求演员表演要真挚而富于激情。
善:作品既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又要抒发舞蹈创作者(编导、表演、音乐、美工等)对这种生活的情感和态度,通过作品给观众以影响。舞蹈作品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它的重要尺度之一。
美:舞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诉诸视觉的动态艺术,真与善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评价作品时,必须把是否富于美感放在重要位置。
舞蹈评论dance criticism,人们以一定的美学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舞蹈艺术思潮、群众舞蹈活动)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舞蹈学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促进舞蹈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而深刻的舞蹈评论对于舞蹈理论的发展、舞蹈创作、舞蹈家的成长,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能起到引导作用;反之,错误和肤浅的评论,则会给舞蹈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参考资料:
要写舞蹈观后感,可以参照之前的影片观后感,大家小的时候多少都写过,还是应该有一点印象。首先可以交代一下所看的舞蹈,剧目名称、剧目基本内容、框架,先从宏观上把握大的东西,然后可以根据个人所擅长的方面,重点分析一两个细节之处,谈谈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该舞蹈作品的理由,评论一下该舞蹈作品的长处、优点,或者不足与有待改进的地方,给出一个自己个人的明确观点。 这样写下来,你的观后感的内容会很充实,结构很严谨
人们以一定的美学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
(舞蹈作品、舞蹈家、舞蹈艺术思潮、群众舞蹈活动)
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舞蹈学
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促进舞蹈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
要方法之一。科学而深刻的舞蹈评论对于舞蹈理论的发
展、舞蹈创作、舞蹈家的成长,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活动
和艺术欣赏活动,能起到引导作用;反之,错误和肤浅
的评论,则会给舞蹈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必须观看(欣赏)才能感受
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所以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
总是相伴而行的,它们都以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为对象。
在评论和欣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的主观立
场、世界观、生活经验、文化艺术修养、专业知识等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的区别在于:前
者侧重于对艺术形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后者多为对
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是广大舞蹈爱好者
都可以参加的一项审美活动,有广泛的群众性,并常带
有个人的艺术趣味;而评论则是以专业舞蹈工作者为主
体,有较明确的科学目的,它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尽可
能准确的评价,通过它对发展舞蹈事业产生社会作用。
舞蹈欣赏是舞蹈评论的基础。
舞蹈评论和舞蹈创作关系密切。如果说舞蹈创作是
舞蹈家对生活的反映和评价,舞蹈评论则是对这种反映
和评价的再认识和再评价。不同的是,舞蹈作品用感性
的动态形象反映和评价生活,舞蹈评论则是用理论文字
的形式来分析和评价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因此,舞蹈创
作不仅是舞蹈评论的对象,而且是它产生和发展的重要
条件。随着创作的繁荣、表演人才的涌现,评论才可能
随之活跃、发展;评论的活跃、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
创作的繁荣和人才的涌现。
舞蹈评论的范围是广泛的,一般来说,涉及以下几
个方面:①研究和介绍中外古今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舞蹈
家,给予科学的历史地位,帮助人们了解和鉴赏这些作
品和人物;②探讨和总结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舞蹈活动
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这个时期代表性作品和舞蹈家的艺
术特色,进一步认识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③及时评价
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作品、新人才,推荐其中的优
秀者,批评不良的创作倾向和不健康的作品;④对历史
的或当前的舞蹈艺术思潮(包括创作倾向、表演风格、
理论观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形成之原因,剖
析其对舞蹈艺术的影响,进而给以恰当的评价。
舞蹈评论的标准是“真、善、美”的统一。真:一
方面要求编导在作品中反映的内容是典型的、符合生活
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求演员表演要真挚而富于激情。善:
作品既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又要抒发舞蹈创作者(编
导、表演、音乐、美工等)对这种生活的情感和态度,通
过作品给观众以影响。舞蹈作品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它
的重要尺度之一。美:舞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诉诸视
觉的动态艺术,真与善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表
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评价作品时,必须
把是否富于美感放在重要位置。
舞蹈评论的任务,不只是告诉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怎
样识别作品的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重要的是要对
具体作品、舞蹈现象、舞蹈思潮做出具体、准确、有说
服力的分析和判断,并在对组成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种
因素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容与形式统一、真善美
统一的原则,对舞蹈作品的整体,作出科学的评价 至于具体怎么写,我就真不知道咯··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手势、舞姿、造型等来表达思想和内容的。舞蹈本身也是一种美的表现,它是用人体动作的变化展现出美的舞姿,用其表达某种感情的特殊美的形式。舞蹈者有意识地把握住身体线条,在有节奏的旋律下,使身体线条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随着动作的延伸,如展开双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左摇右摆,纵空、伏地、静止造型,使上身和下身有机地配合,在一定空间中作各种姿态,使人们从那灵巧的躯体得到艺术上的美感,或者说在感情上获得满足。
那么,我们在欣赏和评价一个舞蹈时,从表现这个角度讲,应该从这十个字出发,即:轻、稳、准、洁、敏、柔、健、韵、美、情。
剧目分析在阐述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拿出其中一点来展开论述,比如说《秦俑魂》,你不要把人物、主题、情节、灯光、音乐、舞台等都一一描述,你可以就它的动作特性和机械舞做一个比较,通过几个动作举例子,;你也可以就它的主题来进行描述,比如说秦朝勇士的剽悍、忠诚、不屈等品质在舞蹈中有哪些动作体现;甚至还可以对单一的动作来进行展开描述;也可以就音乐中的鼓点和身体动作节奏之间的共通性来进行阐述。总之,是要以点带面,这样的分析才有意义。
呵呵,我不是学舞蹈,所以我帮你搜索了一篇,希望你能有所借鉴。 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 ___研究的一门科学。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 3个主要部分。 舞蹈理论 重点研究舞蹈艺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 ___;舞蹈和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的不同。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工具是人的身体,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简单的模拟再现,到复杂的概括表现,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进程。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是舞蹈艺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舞蹈家们为了扩大表现生活题材的范围和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逐步形成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予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舞蹈 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交谊、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论的研究又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主要门类。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
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 ___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论主要研究舞蹈演员如何以自己身体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使观众在舞蹈的审美活动中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净化;以及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 舞蹈教育理论主要研究训练和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各种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等,通过对各种舞蹈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在 继承、保存、创造、发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系统性。 由于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人研究方法和侧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论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科目。如从社会学(包括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研究,就形成和发展起舞蹈社会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生理学等一些新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舞蹈理论家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学术论著,目前仍处于开创建设阶段。 舞蹈历史 这门学科既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又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规律,并对历史上促进舞蹈艺术前进和发展的一些著名舞蹈家和舞蹈作品作出客观的 ___评价。任何时代的舞蹈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其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还受其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识、文化艺术思潮等的影响。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舞蹈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和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以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也是舞蹈历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舞蹈历史,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从舞蹈的历史现象出发,理出舞蹈的历史发展线索,展示出舞蹈 ___发展过程;从舞蹈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求通过舞蹈 ___发展进程,进一步探索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其作出理论的说明,
从而达到 ___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过去舞蹈艺术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今天舞蹈发展的现状,并从舞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预示出未来舞蹈艺术发展的方向。 舞蹈艺术是人类极为丰富多样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研究它的历史,必须分类来进行。如以国家和地区来划分,就有国家、地区和整个世界的舞蹈史。例如中国舞蹈史、欧洲舞蹈史;世界舞蹈史等。如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和体裁来划分,就有中国舞剧史、中国民间舞蹈史、世界芭蕾史、欧美现代派舞蹈史等。如以时代来划分,就有舞蹈通史、舞蹈断代史;中国舞蹈史则可分为中国舞蹈通史、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等;再细分,中国古代舞蹈史还可分为唐代舞蹈史、宋代舞蹈史等。 舞蹈鉴赏 是舞蹈学中最活跃、最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一个方面,是研究舞蹈欣赏、舞蹈评论和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强其社会效果的一门科学,它和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的创作、表演以及广大群众舞蹈审美艺术实践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舞蹈欣赏主要研究舞蹈欣赏的性质和作用,舞蹈欣赏和舞蹈创作、舞蹈评论的关系,舞蹈欣赏活动所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舞蹈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以及心理特征等。舞蹈评论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的评价活动。它的研究对象虽然应当以当代舞蹈艺术实践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对过去的舞蹈艺术给予 ___评价,总结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给以理论上的说明。每个时代的舞蹈评论,都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舞蹈历史观和舞蹈审美趣味的制约,因此舞蹈评论活动必然以一定的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为基础,同时舞蹈评论又反过来影响舞蹈理论和舞蹈历史观的发展。舞蹈评论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舞蹈作品(某个作品、几个性质相同或近似的作品、某个舞蹈家创作和表演的作品等)进行思想和艺术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出 成就与不足,从而影响观众,提高观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同时又反映出观众的要求和呼声,使舞蹈编导和演员了解观众的爱憎、好恶、重视客观的社会效果,对以后的舞蹈艺术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舞蹈评论是舞蹈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发展和繁荣舞蹈创作重要的一环。
先谦让别的评委,需要你来点评就按自身感受,从编排角度、节奏把握、舞蹈风格把
握、演员表现力几个方面来点评,指出优缺点,并提示如何改进,,,,以表扬为主 呵呵
提及“舞蹈”,我们都知道它不仅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文化,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的有形表现。宗白华先生也曾说过,舞蹈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和理性,同时又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量和热情。它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终极状态。作为一位艺术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对这门高深的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喜好,我在教学《艺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畅游舞蹈海洋》这一个课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 创设情境,再现舞蹈的真实
提起“舞蹈”,很多同学有会觉得离自己太过遥远,只能在电视屏幕上偶尔一瞥。为了缩短同学们与舞蹈的距离,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xx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欢迎的《千手观音》的录像。轻柔的旋律在空中荡漾,曼妙的舞姿在眼前重现,孩子们的心静了,虽然已经看过数遍了,可他们还是被《千手观音》美轮美奂,扣动人心弦的纤纤玉指、以及他们在无声世界中和谐默契的齐整所打动。同学们沉浸在自己喜欢的舞蹈,我以此拉开了一堂课的帷幕,奠定了学生对舞蹈的有型定位。
二、交流体会,感悟舞蹈的多位
当《千手观音》的余音还在袅袅时,我不失时机地问道:这支舞蹈的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并让你过目不忘?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信手请了几位,同学们的看法异曲同工:因为她们是一群聋哑人,能练到这种境界真的很不简单!我简洁概括了一下:这一群聋哑人确实让我们在无可挑剔的舞姿中感动不已,但如果让我们张家港聋哑学校的同学来跳这支舞,你们假想一下会如此触动吗?经我这么一
提醒,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这也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需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舞蹈基础啊!我忍不住又提示道:《千手观音》的表演者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观众也在无声的世界里来观看,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很多同学马上反应过来了,好看的舞蹈没有相匹配的音乐来渲染是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我趁热打铁给同学们分析了音乐在舞蹈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独特的音乐,如果舞蹈配以不和协的音乐,就打破了舞蹈的完美性。我给同学们举了个例子,《阿拉木汗》这首曲子应该配什么样的舞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舞。我又接着问《珠穆朗玛峰》呢?同学们又说舞。我问同学们如果舞配上的音乐会是怎么样?同学们都觉得 ___,是乱了套。在同学们的嬉笑中我分析道: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不光要求表演者有很深的表演功底,还要配之和谐优美的音乐,舞蹈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就《千手观音》来讨论,舞蹈除了表演、音乐以外还融合了那些艺术形式?教室里喧闹起来了,同学们交头接耳聋、议论纷纷。过了几分钟,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服装很重要,因为《千手观音》的服装是金色的,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放到观音娘娘时就会闪金光,而且里面的菩萨都是金色的,所以金色的服装是最贴切的,换了别的,如果是五颜六色的话效果就没有这么好。有的说道具也很重要,如果手指上没有又尖又长的指甲套,那么伸出来的动作就不会这么整齐划一也。还有的说灯光也很重要,没有灯光,就没有了流光溢彩的舞台效果……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舞蹈这个抽象的概念在我的提示和同学们的交流总结中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同时也让他们自己感悟到舞蹈是融合了音乐、表演、服装、舞台美术等因素的多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三、欣赏名作,领略舞蹈的异曲
为了巩固加深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我播放了中外舞蹈作品的录像片断,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中外舞蹈的不同特点。首先我播放了杨丽萍表演的舞蹈《雀之灵》。舞蹈开始,晨光熹微中出现了晶莹洁白的白孔雀,演员以轻柔细腻的手指、腕、臂的动作和肩、胸、腰
各关节的伸展舞姿,表现了生命的苏醒和对生命的无限深情。同学们一下子被演员那酷似孔雀的服装,精巧的表演所迷住了,演员充分发挥了手臂细致入微的表现力,于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舞蹈结束后,同学们从音乐中听出了是傣族音乐,也知道了这是傣族舞。继而我让同学们欣赏西方著名的《四小天鹅舞》,让他们从这两个舞蹈中讨论感受中外舞蹈艺术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出中外舞蹈在音乐、舞台美术、肢体表现等方面的大体差别。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得出了:中国的古典舞比较含蓄、柔美,西方古典舞比较活泼、开朗。中国的服装比较华丽,西方的则较简单。中国的下肢包裹在服装中,而西方的下肢则全部显露出来。笼统的话只要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两者的不同点,中国总体呈现“收”,而西方则呈现出“放”。同学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看着他们一张张趣味盎然的脸,我明白这堂课上我已经成功地将舞蹈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我让这群只知道街舞、蹦的的新世纪中学生也领略并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原来,不管多么枯燥乏味的知识,不管同学们对这个领域有多惘然和困惑,只要我们能从他们感兴趣且熟悉的内容或话题作为切入口,那么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品位都会在老师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和引导中得到正确的定位和提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