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公司
内部控制案例
姓名:韩咏
班级:09级会计学14班
学号:2009511071
案例基本情况:
DZ公司销售员与客户谈判,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将客户名称、所需产品品种、型号规格、技术指标、价格、数量、交货期等销货信息传回公司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建有客户的信用档案,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或是新的客户确定是否需要预付款、货款到交货、或赊销等方式,销售部门的合同管理科对销售员发回的销货信息以及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预审,预审合格及确定收款方式后,销售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并将合同送回公司,合同管理科将签订的销售合同输入电脑,销售部门对每份销售合同都有具体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制订生产计划,交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将生产计划与电脑中的销售合同核对后根据生产计划将任务下达给各制造车间,产品完工经仓储部验收入库后,通知项目经理可以发货。公司的运输部门归属生产部门管理。项目经理与运输部门的调度员、销售员、仓库管理员分别联系协调运输车辆、发货品种数量、发货时间等事项,发出货物。项目经理开出送货单一式六联交给销售部门的结算员与销售合同进行审核无误后,在其中一联上盖出门证章。结算员自己留一联、项目经理留一联、门卫留一联出门证、送交收货单位三联,经收货单位验收确认后留一联,并在另两联上签字作为回执,已签字的一联交项目经理据
以开具销售、已签字的另一联作为运输员报销运输费的凭据。货物在运输途中购买保险确保资产的安全性。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送达的销售、发货清单(系销售的附件)及经收货单位签字的送货单进行审核并确认收入,财务部门登记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并负责收取货款。销售货款的催收工作由销售部门负责,DZ公司据以作为对销售人员重要的考核指标。并且公司与销售人员签有合同、销售人员交押金给公司作为对应收账款的保证,若销售人员离职,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迹象,则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移交公司的法律事务部负责。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分别对账龄进行分析。
DZ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根据市场行情和原材料成本不定期进行调整,公司规定销售员在与客户洽谈时销售价格可以有一定的浮动权限,若超过了既定的浮动比例,必须经过公司相应的管理层批准,否则,造成的损失由销售员承担。
DZ公司从销售信息的预审,到与客户签订合同,到安排生产、发货、财务作账,每个部门涉及的每一个流程都要分别经过各自的分管副总经理的审批,以起到控制和管理的作用。
案例分析:
(一)、本案例中,DZ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中的规定和做法,基本符合了财政部关于销售的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第一,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了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分别设立。○1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处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和信用、催收货款。○2发货部门主要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并办理发货的具体事宜。
第二,财会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回收。单位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
第三,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付款等并予以执行;
第四,在选择客户时,充分了解和考虑客户的信誉、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降低坏账风险;
第五,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赊销业务遵循规定的销售和信用。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办理赊销业务;
第六,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会部门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二)、公司在于销售与收款业务中的内控规定和做法也有其不符合规定之处:
第一,公司销售人员在与客户初次谈判获取销售信息及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均由一位销售人员单独执行,尽管公司有相应的审批制度,但仍然存在销售员客户在价格上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第二,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中从生产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发货,到开具销售等重要流程都由项目经理负责或由其参与,没有形成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
(三)、对DZ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1、公司应加强销货环节的内控管理,谈判人员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由获得授权的人员与客户签订合同,可有效地防止串通舞弊的可能;
2、公司在组织发货环节的工作应于销售部门的项目经理,增加送货单的审核工作,使经管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人员职责权限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3、建立对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作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