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带电设备起火时,须用干粉灭火器、黄砂灭火。
2、在清仓、清料时,要有三人以上,指定专人监护,禁止超负荷吊运物料,必须系好安全绳、安全带,严格坚持从上向下作业,严禁反向捅料。
3、清仓清库及进设备内检修,使用低压照明,电源应为36V安全电压。 4、严禁“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5、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两大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6、操作旋转机械设备不准戴围巾、手套,女工发辫不准漏出帽外。 7、生产作业现场要注意“五口”安全,“五口”主要指的是平台口、 楼梯口、门窗口、井架口、预留孔口。
8、根据公司《现场“三违”考核标准》规定:未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含冒顶破损,帽带未系,安全帽未带,工作服未做到“三紧”,衣襟敞开、长发外露,雨天打伞巡检等)考核当事人300分。 9、职员进入现场应注意周围环境特点和安全标识。
10、皮带机的保护主要有过电流、跑偏、测速、防堵、拉绳。 11、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臵主要有防护罩、防护挡板、防护栏杆、 防护网及保险、制动装臵。
12、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隔离法、抑制法、冷却法和窒息法。 二、简答题(10分,每题5分)
1、日常生产、生活中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过电流、雷击、短路、接触电阻过大、电器发热、电火花 2、岗位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有哪些要求?
岗位作业人员工作服要做到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不许穿凉鞋、高跟鞋、操作旋转机械设备不准戴围巾、手套,女工发辫不准漏出帽外。特殊作业,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三、问答题(50分)
1、习惯性违章表现形式有哪些,其表现特征是什么?(10分) 不懂装懂、明知故犯、胆大冒险、盲目从众、心存侥幸 顽固性、潜在性、排他性、传染性
2、煤磨袋收尘的爆炸原因及防范措施是什么?(10分)
1、原因:袋收尘内部、磨内部、出口管道死角积煤粉,长时间引发自燃。
防范措施:加大对对系统漏风的治理。确保袋收尘防爆铝板、密封盖板的密封完好,杜绝煤磨系统中出现水平管道。
2、原因:磨机出现过粉磨现象,磨内细粉过多。煤粉细度对煤粉的爆炸性质,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煤粉细度越细,分散度越高,越易爆炸。
防范措施:①加强磨内通风,提高喷口环风速;确保出磨煤粉颗粒级配的合理性。根据煤质(挥发份、灰分、热值等)来调整细度控制标准。在挥发份≤24%时,一般细度控制在12%左右;但对于高挥发份、高热值的优质煤,其粉磨细度应适当放宽,具体控制要求如下图所示。②适当降低研磨压力。
3、原因:袋收尘入口温度控制过高,煤粉在运动中颗粒呈雾状,易自燃;系统风温极不均匀。 防范措施:降低磨出口温度(前提确保煤粉水分≤2.0%),同时要保证进磨气体温度的混合均匀。即使能保证出磨温度控制在≤60-65℃,对于高挥发份、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烟煤,进磨烘干气体温度的均匀性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4、原因:袋收尘有糊袋现象,清灰不彻底。
防范措施:①合理控制系统风量及出磨温度,保证出磨温度高于煤粉露点温度55℃;②储气罐要经常定期对其进行放水,防止压缩气体含水量过大。
5、原因:煤磨系统产生静电引起火花,诱发煤粉爆炸。
防范措施:消除煤磨系统不必要的尖端部分或者利用导线连接尖端并接地,将聚集在尖端的电荷释放掉。 6、原因:原煤中存在铁块等硬性材料(甚至雷管),在辊压粉磨过程中,因其与磨辊挤压碰撞而产生火花,诱发煤粉爆炸。
防范措施:在入原煤仓的皮带上安装除铁器,尽可能减少硬性材料等进入煤磨。
7、原因:袋收尘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出现滤袋破损未及时更换导致自燃,提升盖板脱落,电磁阀、脉冲阀工作不正常导致差压高等。
防范措施:提高停机检查的频次,分批对各室滤袋、控制阀体等进行检查更换。 3、简述热工区域与供料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0分)
1、清理窑尾结皮、撒料箱、旋风筒物料时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2、清雪人、处理破碎机卡大块时容易发生烫伤和被工具所伤。
3、窑头看火及在一档轮带打扫卫生时容易被正压喷出的物料或气体烫伤。 4、预热器楼梯多、环境复杂,容易发生摔伤及其它安全事故。 5、插增湿塔水时负压大、且水压大、温度高容易伤人、
6、增湿塔清堵时容易发生物料坍塌冲出,发生烫伤及其他人身伤害。
7、检修进入电收尘和窑内预热器内部检查。容易发生烫伤和其他安全事故。
8、预热器清堵时容易造成701被高温物料所及,在此巡检的人避免不了被烫伤。 9、检查空气室,开检查门时易被伤害,清理媒粉仓容易发生CO中毒。 10、高压水操作不规范,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1、检查、保洁高速旋转部位时容易发生人身伤害。
12、作业人未根据工作内容梳理危险因素,容易造成“无知”伤人 4、违章作业的定义?违章作业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0分)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的安全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盲目蛮干,冒险作业的行为称为违章作业。 (一)现场违章操作
(1) 任意拆除设备(施)的安全装臵、仪器、仪表、警示装臵的; (2) 设备(施)超速、超温、超载荷运行; (3)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4) 设备运转时,跨越、触摸或擦拭运动部位;
(5) 调整、检修、清扫设备时未切断电源,测量工作时未停车; (6) 用手替代工具操作(手拉、吹排铁屑); (7) 冲压作业时,手进入危险区域;
(8) 攀登吊运中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行走或逗留; (9) 启用查封或报废设备;
(10) 厂内机动车辆未按规定载人、载物;
(11) 机动车辆行驶时,进行上、下集抛掷物品; (12) 高空作业时,任意掷扔物件;
(13) 检修电器设备(施)是未停电、验电、接地及挂牌操作; (14) 安全电压灯具与使用电压及要求不符; (15) 容器内部作业时未使用通风设备; (16) 随意倾倒枳热金属物品;
(17) 其他不遵守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情况。 (二)现场违章作业
(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上岗作业; (2) 特种设备未经法定单位定期检验; (3) 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4) 新安装设备(施),未经安全验收就进行生产作业; (5) 未按规定放臵、堆垛材料、制品及工具;
(6) 工作前卫检查设备(施)或设备(施)带故障,安全装臵不齐全便进行操作; (7) 在消防器材,动力配电箱、板、柜周围对方物品且违反堆放间距规定; (8) 危险作业未经审批或虽经审批,但安全措施未落实; (9) 在禁火区域内吸烟或违章明火作业;
(10) 在有毒、粉尘等作业场所进餐、饮水、吸烟;未按规定使用通风除尘设备; (11) 危险作业时,监护措施未落实及未设臵警戒区域或未挂警示牌; (12) 职业禁忌症者为及时调换工种;
(13) 发现隐患,未排除、报告、冒险作业。 (三)防护用品穿戴
(1) 生产现场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电气作业未穿绝缘鞋;
(2) 生产现场穿背心、短裤、裙裤、裙子、宽松衫、戴头巾、围巾或敞开衣襟、打赤膊、打赤脚等,以及其它不安全装束;
(3) 超过颈根的长发,披发或发辫,而未戴工作帽或不将头发臵于帽内进入现场; (4) 戴手套或未扣袖口操作旋转机床;
(5) 工作时有颗粒物飞溅时,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6) 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等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 (7) 高处作业或在有坠落物体下方交叉作业时未戴硬质安全帽; (8) 高处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采用可靠安全措施; (9) 有毒有害作业未按规定配戴防护面具或耳塞;
(10) 带电拉高压跌落保险开关或隔离刀闸时未使用合格绝缘工具;
(11) 使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配戴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密闭容器内检修时,未使用Ⅲ类手持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