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乙醇的性质》说课稿202003

《乙醇的性质》说课稿202003

来源:99网
《乙醇的性质》说课稿

2020.0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乙醇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选择的是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五年制高等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用书《实用化学(修订版)》,选择其中第六章《烃的衍生物》。从教材编写体系来看,本章是对第五章《烃》的知识延伸,也是第七章《化学与营养》的理论前提,兼具理论性和生活趣味性,在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第二节《醇酚醚》因其所教学的典型物质化学性质丰富,可经不同化学反应与本章节其余化学物质进行结构转换,日常生活用途极为广泛,处于本章节的核心地位。因此本次说课最终选择该节第1课时《乙醇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该类学生有如下特点:

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上基础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不同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也有待提高。但学生普遍喜欢动手实验,乐于探讨,对化学化工的技能学习有浓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掌握乙醇主要的化学性质。  运用目标:学会用探究、归纳、推理法解决问题。 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检验,感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利用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 教学重难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乙醇分子在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四、 教学策略

《乙醇的性质》说课 1

基于教学目标要求,本次授课采用如下策略:①结合学生认识规律,从最为熟悉的物理性质进行教学切入,转而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由宏观到微观,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逐层深入;②乙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基于“用途反映性质”的思路,将乙醇的用途与性质进行结合探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亦实现了学生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强化理解。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神话故事引入

以传说——“酒”的酿造作为本次教学的引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引出本课的探究对象:乙醇。

(二)知识新授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本部分结合日常生活中“酒”的经历和对试剂级乙醇的观察,对乙醇“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自主归纳,既复习了物理性质的常规类别,又对本节课的研究对象产生了初步的研究兴趣。

2、乙醇的分子结构

基于学生现有化学知识,对比分子式后得出结论,“乙烷分子结构中增加一个氧原子即可得到乙醇分子”。以此结论基础,由学生在乙烷分子球棍模型基础上自由构建乙醇的可能结构,以视频微课呈现结构推导的实验过程及结论,获知乙醇结构式,并认识羟基特征官能团。

3、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该反应为微课视频中用于探究乙醇结构的化学反应,为液体与活泼碱金属的反应,无机化学学习时,类似地学习过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因此同步进行实验对比,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对比,掌握乙醇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差异;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方程式的断键情况,模仿并书写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过程中乙醇中的羟基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

该部分内容以镀铜硬币增亮趣味实验切入,提问原因,带着问题进行铜丝催化氧化的探究实验。

《乙醇的性质》说课 2

实验结束后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过程变化,以化学方程式为语言形式描述其中的两步实验过程。观察两步反应方程式进行加和简化,得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可见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过程中,铜反应前后并未变化,仅起催化作用。再者对比有机物的结构变化,得知该反应历程为“羟基键中O-H键断裂和α-C上的C-H断裂后形成新的C=O双键”这一重要结论。

②燃烧反应

引导学生回顾催化氧化整个实验过程,提示忽视的细节“酒精灯的燃烧”,同样是乙醇等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请同学自行完成方程式的书写,并与乙醇催化氧化方程式对比学习,强调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4、乙醇的用途

系列图片展示乙醇的用途,就消毒作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护进行医护教育,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关心国家时事,关爱民生。

至此,本节课新授知识点全部讲解完毕。

(三)巩固提高

1、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乙醇的化学性质,熟悉其中的典型化学反应,牢记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

2、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通过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3、布置作业:

通过作业反馈,掌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利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六、 教学反思

从课程设计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通过生活体验和直观认识,由学生自我归纳内含的化学知识,转变教师讲授为学生总结;再行通过实验对比和剖析,既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了训练,又对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要点进行了迁移学习,触类旁通,温故知新;最后结合时事热点,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现实应用,并就此进行医护知识和爱国教育,体现“课程思政”的教改要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乙醇的性质》说课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