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社会2014年2月下g6期总 ̄,552期 中医院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心理动态及心理调适 杨 文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近期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招生,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变的越来越严峻。贫困生作为 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就业心理压力也大大的高于非贫困生。文章对贫困毕业生面临就业所发生 的一些列心理状况作出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及应对措施,从而帮助高校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越来越大,其中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当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在我国中医院 校当中该成员的数量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说更为庞大,贫困大 学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新闻普遍关注的热点。高校学生人数的 增加,势必带来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无疑就给高校 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而对高校贫困生产生了 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一、中医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 (一)求职的紧迫性 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是来自经 济困难的家庭,这些地区培养出一名大学生是相当的不容易, 再加上高额的高校费用,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 学业是更不容易了,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回报父母的培 育之恩,所以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很少选择继续深造,而 是选择尽快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因此,这就无形中加大了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的务实性 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时不会像非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一 样对工作单位的性质,工作地区有很高的的要求,为了尽快 的求职成功和降低求职成本,再加上深知家里对自己的求职 为力,完全都要靠自己拼搏,因此贫困大学生会早早的 奔波于各类招聘会现场,积极投递简历,希望尽早的将自己 “推销”出去。 (三)求职的坚持性 艰苦的成长环境、艰难的求学经历造就贫困大学生坚忍 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他们面对任何困难不轻言败,始终坚 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得贫困生能够胜任 各种工作,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得这部分学 生在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很快就受到用人单位 的青睐。 (四)求职的消极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或者偏远山区,上大学就 是他们摆脱贫困,走出农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这些孩子 在求职的时候难免会偏向于地域好的,工资待遇相对高的单 位。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一段距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 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从 而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心理状 态。求职的屡次失败,再加上家庭、经济的压力,久而久之 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向单位“推销自己”, 从而会错失良机,造成恶性循环。 二、中医院校贫困生就业对策 贫困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 社会的关注,面对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式,社会、用人单位、 学校和个人都要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贫困生 顺利就业。 (一)相应的建立和经济帮助,使得贫困生尽快就业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帮助其尽快就业, 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与稳定的必然要求。为帮助贫 困大学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一方面可以出台相关倾斜 。这种无疑是社会伸向贫困大学生的坚实臂膀;另 一面社会可以对贫困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贫困毕业生可 以持贫困证明,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初审和社会 保障部门审核,可在离校前领取。而补贴标准由省级财 政、社会保障部门等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再者,社会相关部 门可以安排专门针对贫困生就业的招聘会,从而帮助贫困生 更快的就业。 (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职位帮助贫困生就业 用人单位应该看到贫困生能够吃苦耐劳的特性,在招聘 时应该适当降低门槛优先考虑贫困生,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 工作岗位,给他们一个实现自我与展现能力的平台,同时就 业单位应该为在本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相应的职工宿舍和 职工食堂,或者餐补之类的补助,从而为贫困生从生活上给 予一定的帮助。 (三)进一步加强就业的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该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及时为毕 业生解决一些就业的问题,使得毕业生少走弯路,帮助毕业 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毕业的严峻陛, 正确定位自己,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并且要向贫困毕业生们 讲清国家奖励毕业生下基层的具体措施,使毕业生们做 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 (四)加强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自身的就业竞 争力 贫困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 们缺少就业竞争力。作为贫困生本人,在入校后就应该为自 己之后的大学生活做出相应的规划,不光要钻研专业知识, 还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参加社 团、学生会、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等,一方面可以在实践 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贫困生相对非贫困生来说会 有更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贫困毕业生尽快就业,社会、 、就业单位应共同努力,多方面为贫困生提供帮助,除 此之外,贫困生本人也要从自身的角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Ⅱ].理论探 索,2012(2). [2】杨震.论高校贫困人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Ⅱ】.中国 大学生就业,2007(15). [3】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索Ⅱ].理论 探索,2012(2). 作者简介:杨文(1981.1卜),女,陕西杨凌人,陕 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学生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 育。 2014.VOL.555.NO.0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