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发展现状及建议

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99网
甘肃农业 2014年第15期(总393期) 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发展现状及建议 赵小龙 (甘肃省定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阐述了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该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为今后马铃薯种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 中圈分类号:F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3-9019(2014)1 5-0068-02 作者简介:赵小龙(1977一),男,甘肃定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近年来,定西市严格按照“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 求进行扩繁生产;原种扩繁由监管,种薯企业按照订单 方式生产,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采取‘‘公司十基地+农户”的经营 模式运作;一、二级种扩繁由参与规划,种薯企业或专业合 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强 市富民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在基地建设、种薯生产、精深加 工、流通体系、品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影响力和竞争 力明显增强,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2012年、2013年,定西市 委、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马铃薯种薯产 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中国薯都的意见》,按照由量到 作组织,采 ‘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 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种植,然后提供农户做生产用种。种薯生产 已由推动为主向公司化、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初步形成了“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生产模式,种薯 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质提升、由粗到精发展的思路,以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来推 动马铃薯整体产业转型升级,全市马铃薯产业继而保持了较好 的发展势头。 一㈢推广高效种植技术,稳步推进良种基地建设近年来,根 据制定的《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 程》,全市在稳定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同时,把马铃薯增产的着力 点放在良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各县区因地制宜 经过多年的大 、产业发展现状 ㈠种薯企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确定实施区域,组织技术培训,落实实施主体,实行农艺农机结 合,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黑色地膜全覆盖、小整薯坑种、芽 栽、测土配方施肥、稀土旱地宝拌种等1O多项抗旱增产技术,着 力从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等重点生产环节上狠抓标准化生产。 2013年,全市共建成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139.34万亩,其中,原 力扶持培育,种薯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种薯企业已达 32家,其中以市农科院、爱兰公司、渭河源公司、凯凯快繁中心为 代表的具有原原种生产经营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2O家。2013年 生产原原种达6.o5tL粒,为良种生产和扩繁奠定了坚实基础。 ㈢繁育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运行步入良性轨道经过摸索 种标准化生产基地5.23万亩,一级种薯标准化生产基地41.6l万 亩,二级种薯标准化生产基地92.5万亩。 和实践,种薯繁育形成了从组培苗、原原种,原种到一级种、二级 种逐级扩繁的运行机制;组培苗、原原种由种薯企业按照市场需 ㈣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种薯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市、县、区 港、地区。榆中县高原夏菜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来启 动,这是旨在用新技术力量加快实现农民“致富梦”的“新农业” 改革,工作点在榆中县三角城、马坡、新营、小康营、连搭、夏官 营、清水、银山、金崖9个乡镇4O个村子近5万农民将通过聘用专 明显,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色种植规模也逐步扩大, 成为农民新的增收亮点。高原夏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 的主导支柱产业。 业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新农业’’丰土会化服务,促使全县经济效益 (编辑张娟丽) GansuNongye 68 甘肃农业 2014年第15期(总393期) 都成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加大种薯质量检测 检验力度,为种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以确保良种质量。安定区严 格按照《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管理办法》要求,执行生产经 营许可制度,严把生产、贮藏、销售关口,按照“十统一”(统一规 划、统一供种、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田检、统一防病、统一建档、 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包装、统一贮藏、统一调运)的质量管理模式, 对种薯产前、产中和产后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对生产基地 进行严格审查认定,每年进行两三次拉网式田间检验,实行统一 包装和标签管理,并严格执行种薯质量追溯管理制度。 ㈤贮藏设施逐步完善,贮藏能力显著提高 认真总结推广 农户、大户、协会和企业创造的不同类型的有效贮藏模式,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统一标准,重点抓企业、大户和协会 的仓储及农户贮藏设施的提升改造。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改 造、新建各类贮藏窖(库)93.67i眼(座),贮藏能力达330万吨,为 马铃薯种薯贮藏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曩 ㈠种薯企业质量意识较低,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小企业多, 大企业少,种薯生产质量管理不规范,管理者质量意识和技术人 员素质较低,从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各环 节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存在无序竞争,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 量的现象。 ㈢种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良种推广受到制约人工费、网 棚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因素,原种扩繁成本较高,农民做不了,企 业不愿做,且当前补贴资金和范围相对较少,推广难度逐年 加大,原种网棚生产呈下降趋势,有个别地方高山隔离条件不成 熟,原种基地建设不规范,标准化基地不稳定,影响原种生产质 量,良种推广受到极大制约。 ㈢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职能部 门的质量监管工作比较滞后,监管人员数量较少,缺乏必要的检 测手段和工作经费,对组培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达不到全面 检测,对较为混乱的种薯销售市场不能进行有效整顿和管理。 ㈣贮藏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资金投 入不足,建设质量差,部分贮藏库(窖)改造、设计不够合理,层次 低、容量小、烂窖率高,贮藏效果不佳。 伍)种薯市场没有有效拓展,品牌营销工作滞后 多数种薯 企业现以出售原原种为主,原种,特别是一二级种薯生产销售工 作仍没有得到有效拓展。种薯交易市场布局零散,规模小,管理 不规范,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国驰名商标“定西马铃薯”,没有统一 的品牌标识,对外宣传没有形成合力,整体效应无法显现。 三、对策建议 ㈠科学规划,行业统一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出台 ,组建马铃薯种薯行业协会,统筹协调,发挥好行业纽带作 用,形成统一领导、行业统一管理,集科研、生产、经营、监管 于一体的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和品牌营销体系。 ㈢强化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部门和行 业协会要引导种薯生产企业不断完善和创新生产技术,建立科 学的管理制度,树立自律意识,始终把种薯质量贯穿于生产、销 售等全过程,建立起统一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二级良种逐 级扩繁体系。严格按照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的要求, 发展脱毒马铃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大力提高良种推广从业人员 及生产经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鼓励企业从大中 专院校择优录用一批责任心强、专业素养高的科技人员加快品 种创新和技术研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标准化生产, 提高种薯生产水平;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 设,为用种单位做好技术指导,努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㈢完善监管检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充实监管 人员,保障监管经费,充分发挥职能,严格按照《甘肃省马铃薯脱 毒种薯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对种植、田问管理、收获、仓储、销 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跟踪监管检测,建立种薯质量追溯制 度、种薯准出制度,健全检测、认证和监督体系,按照公开条件、 公开程序、复查审核,提高准入门槛的要求,加强准入许可管理, 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加大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 度,确保脱毒种薯质量。 ㈣争取项目扶持力度,完善贮藏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财政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一马铃薯贮藏设施 建设,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审批、建设工作,按照马铃薯交易中心 仓储、重点乡镇交易市场仓储、乡村种植贩运大户仓储三个层 次,加大继续改造,新建各类贮藏设施力度,全面提升全市马铃 薯贮藏能力,并配合省上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组织项目验收,负责 做好对县级工程项目的审批、管理、验收和资金兑现情况进行监 督、考核,确保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多渠道 筹措资金,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建设。 ㈤加强种薯营销体系建设、努力拓展种薯市场应适 时组织种薯企业和营销组织深入各播种区种薯市场考察种薯需 求,与需种方进行对接,引进筛选脱毒快繁各播区优势主栽品 种:组织协会、企业集中力量,联合统一打“定西马铃薯”大品牌, 创建名牌;积极培育发展营销组织,建立覆盖全国各大目标市场 的种薯销售网络体系,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提高定西马铃薯种薯 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使定西真正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马铃 薯脱毒种薯生产供应基地,并通过开展马铃薯种薯产品认证、地 理标志认证、产地环境认证等多途径认证,不断提升定西马铃薯 脱毒种薯知名度,引领全市马铃薯及良种产业快速发展,加速中 国“薯都”建设步伐。 (编辑王凤萍) 69 GansuNongy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