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满分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他结束了200多年的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隋文帝 D、唐玄宗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3、著名的历史学著作《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李时珍
4、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内容是《水浒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陈桥驿兵变遗址是我国河南开封市附近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你知道这“一人”是谁吗( )
A、寇准 B、赵匡胤 C、岳飞 D、赵构
6、近年来,反映封建帝王的电视剧热播荧屏,掀起了一股学习历史的热潮。下列四位封建帝王或君主,有一位属于少数民族,他是( )
A、唐太宗 B、康熙 C、隋文帝 D、赵匡胤
7、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秦半两 C、银元 D、贝壳
8、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
A、都开凿过运河 B、都结束了长期的局面
C、都是短命王朝 D、采取的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9、歌曲《爱我中华》中有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期形成的( )
2
A、蒙古族 B、回族 C、满族 D、藏族
10、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11、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 D、雅克萨之战
12、历史上被称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康乾盛世是指( )
A、康熙---雍正---乾隆 B、顺治---康熙---乾隆
C、康熙---顺治---乾隆 D、雍正---康熙---乾隆
13、严重阻碍中外联系,并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对外闭关锁国
C、政治 D、八股取士
3
14、清朝前期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其疆域南到( )
A、岛 B、南海诸岛 C、海南诸岛 D、库页岛
15、下列关于《尼布楚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 B、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C、库页岛属领土 D、条约规定中国对一定赔偿
16、根据以下四个片段联想:①前身称“司南” 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 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四句话所指的技术应该是( )
A、火药 B、印刷术
C、罗盘针 D、造船技术
17、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
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8、被外国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4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19、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众多影视明星出演的电影《赤壁》,再现了赤壁之战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该电影取材于我国古代哪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0、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 、鲁班 B、孙思邈 C、李春 D、隋炀帝
2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天竺
22、武则天遗言立无子碑,由后人评说她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3、有一位诗人,他的诗主要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壮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
5
手法夸张,人们称他为“诗仙”。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4、暑假期间,小明在甘肃省看到了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这个石窟艺术群应该是( )
A、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25、下列遗迹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三、非选择题(3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主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
6
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任用。”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朕指的是谁?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3分)
(2) 材料二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请举一列加以说明。(3分)
(3) 材料三的对话,表明唐朝用人的标准是什么?(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6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4分)
7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并规定由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并代为收购出口货物,还代表清管束外国商人,传达政令,办理一切与外商交涉事宜。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清朝实行了什么?(3分)
(2)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的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清朝实行这种对外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