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深度思考我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配置、小微企业抵押担保体系和融资成本三个方面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的建议,以推动我国小微企业实现较快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支持; 1引言
当前,加快推进小微企业长足发展,活跃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经济体,小微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小微企业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小微企业发展能力不足,如何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需求,已成为束缚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2小微企业的一般性解释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等的统称。其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2011年,微型企业概念在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首次出现;2016年,我国颁布《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加以规定:工业企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同时员工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除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要求条件相同外,其他企业的员工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3我国小微企业现状分析 3.1我国小微企业数量状况
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图1 2010年—2014年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上,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小
微企业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2010年小微企业在数量上更是达到这五年的最高值406224家,然而,2011年小微企业只有2262家,从2010年到2011年,小微企业数量下降明显,幅度高达35%,这从侧面反映出小微企业生存的艰难,企业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和环境等是造成破产倒闭的重要诱因,同时从2011年至2014年间,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增幅分别是6.1%、8.5%和2.7%。 3.2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3.2.1小微企业融资途径 小微企业 外部融资 直接融资 产权交易市场 银行借贷 租赁 内部融资 原始资本 留存收益 图2 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性融资 性金融机构 股票、债券市场 融资 体系 间接融资 3.2.2小微企业融资结构
2
图3 2011年小微企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比例(%)
通过观察上面表3 2011年我国小微企业占银行贷款比例,我们可以发现,小微企业能够获得的企业贷款占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贷款的9%—15%,其中,潍坊银行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较高,达到57.14%,南京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比例略高于建设银行和华夏银行。整体而言,我国银行机构能够提供给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贷款偏少,远不能覆盖到庞大的小微企业数量,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需求。 4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4.1金融服务机构的配置不到位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机构出现配置不到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数量方面看,我国现有的银行机构数量仅仅300多家,相对于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来讲,银行机构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现象也会愈加突出;其次,在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中,国有控股银行占据着主要地位,民营银行所占有的比重很小,然而,从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民营银行在自身贷款中,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往往高于一些国有银行;最后,从民营放款机构来看,包括典当行和小额信贷公司等,普遍存在资金实力不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对于金融机构数量上的不足,还未能进行很好的填补。
4.2抵押担保体系不完善
我国小微企业在自身生产经营中进行融资,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少,没有有效能够充当抵押物的土地或房产,加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无法通过公司申请的专利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往往因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品,造成小微企业很
3
难从银行机构获得企业发展资金。同时这给担保公司提供了牟利的机会,小微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融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另外,现有的担保公司经营发展不够规范,暴露出担保公司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受到质疑。这些因素归结于当前抵押担保体系还不完善[2]。 4.3融资成本高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成本高的现象,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小微企业在融资中通过正规渠道所要付出的成本高达10%-15%,同时贷款程序通过的可能性低,此外,部分银行机构往往在基础利率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20%左右,并在此过程中,办理贷款申请,需要各种手续费、承兑贴息、评估费、公证费等,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小微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高,小微企业资金需要主要是“短、急”特点,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审核程序复杂,要求严格,导致小微企业贷款耗时过长、融资效率低,一些小微企业不堪企业经营资金周转困难的压力,等贷款下放时,往往错失最佳的用款需要[6]。 4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的建议 4.1建立引导的金融支持体系
机构应积极引导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一是适度放宽民间资本的进入门槛,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风险的发生,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村镇银行等准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银行的补缺作用,有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二是健全财政补偿机制,对于银行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可以考虑在银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等方面给以优惠,以平衡银行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优化贷款的申请、审核和发放的流程,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4.2推进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扭转“信息孤岛”现象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征信服务体系不健全,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小微企业贷款效率普遍不高,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此外我国小微企业征信市场区域分割严重,形成“信息孤岛”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建设完整、客观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创新技术手段,扭转“信息孤岛”现象,同时积极打造品牌征信机构,鼓励国内中小征信机构通过并购方式发展壮大,形成竞争有序
4
的征信市场结构。另外,可以发挥“信用锚”作用,积极参股或控股担保公司、担保基金和担保资金池等,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用增级支持[5]。 4.3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由于资信差,融资渠道窄,可用于担保的有效抵押品不足,造成资金需求的压力大,为此,应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地方和金融机构应着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为小微企业股权发行和转让提供服务,从而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金融机构发展,设立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的整体绩效,降低融资成本。 5结论
小微企业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就业矛盾,实现经济长足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会议作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织力量,为此,要切实解决好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是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 白亮.《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4(5):30-32 [2] 胡东生.《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福建省三明
市为例》[J].福建金融,2014(9):55-58
[3] 周珊珊.《浅谈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
(4):38-41
[4] 辜胜阻,庄芹芹.《缓解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思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5):14-1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