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来源:99网
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毕业前夕,很多大四的学生会为了写毕业论文而苦恼,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对于写毕业论文,实践操作很重要,为论文做好准备是一项需要时间的工作。下面的这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可供大家阅读学习!

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适应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提升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制约式的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然而,幼儿园教学工作是保教质量的工作重点,幼儿园工作直接关系到儿童的道德教育,发展知识教育,审美教育,体育与健康,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水平是培养综合素质幼儿和全面发展儿童的需要。

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幼儿园保教质量是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活动是不是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如何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需要明确,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会以不同的视角对“质量”进行解读,有不同的标准和诉求。其中,保教质量内涵的构成方面,我们认为可划分为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维度。结果质量是指幼儿通过幼儿园的各类活动获得的更多方面发展,主要查验幼儿的健康、学习和发展状况和适应情况。过程质量是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有更直接联系的变量,主要包括师幼互动、学习环境、课程与活动、安全与健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等方面。结构质量主要包括一些可以控制和计划的变量,比如师幼配比、教师资格、工作后培训、工作环境、班级规模园所管理等。

二、当前幼儿园保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定位不清, 学习意识差

当前,部分幼儿园保育员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的发生改变,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保育员认为保育员的工作就是保育幼儿,所以对于教育培训的内容也只停留在保育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幼儿教育的知识不感兴趣。同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也是影响保育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教学多样性不够

幼儿作为创造性、自主性和个性培养的初级阶段,他们表现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是非问题辨别能力不够,对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对简单事物容易感兴趣。然而教师或保育员通常对只关注表现好能力好的学生忽视能力不足的孩子,导致了幼儿自信心低。不注重教学方式,墨守成规,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对于德

育,教师以及保育员错误的估计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单一的教学途径严重的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二条指出,幼儿园仅是步入真正教育体系的初级阶段。那么,它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幼儿教育不以传教授活动为主要目标。而部分的教师则将其特别的理解为对幼儿不用教育,加之其对保育工作重要性的缺乏认识,便将幼儿园工作简单地理解为19世纪初期的保育工作。因此,这部分教学人员极度缺乏教学的多样性。在幼儿教学环节中,部分幼儿老师教学内容陈旧,不够创新,教学方式单调,教学途径单一。

(三)教师、保育员工作压力大

幼儿园教师每天在幼儿园保教任务重,工作竞争压力大,不少幼儿教师出现精神压力大,焦虑症强迫症等不良症状。教师每天要准备各种活动,准备公开课,几乎没午休时间,照顾小朋友吃饭、睡觉,放学后开会等时常回到家已经身心疲惫不堪。在与家长沟通方面,心理上,自我调节的缺乏相应的影响,会使老师很累,从而变成沉重的工作负荷。

(四)缺乏保育员专业培训

目前,除了医科院校有幼儿保健专业外,高等教育机构中还没有专门的幼儿保育专业,还没有专门的保育员培训机制和措施。现在,幼儿保育员教育培训活动人都是由教育土管部门或者幼教机构根据白己掌握的信息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来组织和实施的。但一般是短期培训班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提高保育员队伍素质的效果。其次,培训内容、形式简单,缺乏差异性。对于保育员队伍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保育知识、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对于学前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少或者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教育培训的简单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在一起上课,灌鸭式的教育。同时,大部分大部分幼儿园对于保育员只是进行简单的保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缺乏差异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