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之5:教师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先导

心得体会之5:教师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先导

来源:99网
心得体会5

教师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先导

黄青立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一、扎实专业知识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的从教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是有效课堂的基础。从教基本功所指的是诸如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等等。专业基本功当然所指的是本学科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只有这两类基本功都具备的教师才谈得上向有效课堂的迈进,否则谈有效课堂那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当然,儒者风范、张弛有度、高尚人格、幽默风趣等因素那更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二、饱满课前投入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丰富而饱满的课前投入是课堂有效的基本保障。这显然是不难理解的。只有课前的饱满投入,才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只有课前的饱满投入,才能真正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达到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才能达到切中要害,画龙点睛的功效。如前天我听了谭志林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对我有所启示。经谭老师饱满的课前投入,他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只用了十来分钟时间就将这节课的知识点切中要害地、语言精准地表述出来,为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质疑解难腾出了大量的时间,更为后面的课堂检测挤出了宝贵的8分钟。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体会,课前的投入饱满,那节课的精神也饱满。因为饱满的课前投入,换来的是心有底气,从容以对,驾驭自如。

1

心得体会5

三、巧妙破难解疑是有效课堂的法宝。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摸索,我得到一个结论是:没有不愿学的学生,也没有不向往自己成绩好的学生。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厌学的学生呢?主要是他们无法攻破疑难,而疑难日积月累就产生了厌学,疑难成了他们的拦路虎,才把他们吓跑在化学学科门外。后来,我在破难解疑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稍有收获。记得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要求我们将空气当中的成份记住,好不容易记住了。可是后来又有地壳里所含元素的含量就更多了,实在是不好记呀,而且还容易混淆,怎么办?”我略加思考后说:“空气成份主要记住氧、氮、稀有气体及其它就可以了。至于说地壳里的含量按多到少只记住前七位的次序就够了。”后来我就将这元素编了四句顺口溜,学生们果然很快就记住了。即:“氧硅铝铁钙钠钾,依照顺序记住它。填空选择和判断,用到它时无偏差。”恰逢期末调研考试,考到了地壳元素含量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全班同学无一闪失。经过这次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巧妙破难解疑是有效课堂的法宝。

四、彰显学科特点是有效课堂的升华。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化学这一学科而言,它的特点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慨念,获得知识和技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可见,彰显学科特点,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利用和挖掘的有效资源。挖掘好了、利用好了,它将产生巨大的磁力效应,使学生们亲近你、喜欢你、信任你。亲其师才信其道嘛,古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彰现化学学科特点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牢记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

2

心得体会5

另外,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肓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学习知识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实验内容反复预测,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健,同时依据学生实际,交待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再次,要加强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及时实验进程。实验结束做好总结,指出问题,肯定成绩。只有这样彰显学科的自身特点,发扬学科的特长优势,吸引学生变磁力为动力,这样的有效课堂才能永恒持久,才能逐步升华。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