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老人与海

3.老人与海

来源:99网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3.老人与海

海明葳

第一课时(总14课时)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3课《老人与海》。 二、设计思想:

这是高中第一篇有关,教外国小说的课文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及人物人物形象,整体感知外国现代小说中国传统小说之间的一些不同。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小说的主要内容和领悟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把握小说情节及环境,感知老人硬汉子形象 德育目标:1、体会小说中人物那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面对挫折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中主人公与大海搏斗这一悲壮的故事。 五、教学难点:

1.初读文章,把握小说中的环境、人物及及情节,整体把握本小说。 六、教法选择

在阅读小说,把握情节和形象过程中,体会小说电报式的语言特点。 七、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和塑造出来的桑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介绍背景,了解作者

1.作者简介

海明威(1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㈡小说的背景: 1.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㈢《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桑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强健有力,他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到了晚年,他的经历和反应都不如从前,老婆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

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悖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三条好鱼。孩子每次见到老头每天空船而归,心里非常难受,总要帮他拿拿东西。

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象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头教会孩子捕鱼,因此孩子很爱他。村里很多打鱼的人都因为老头捉不到鱼拿他开玩笑,但是在曼诺林的眼里,老头是最好的渔夫。他们打鱼不但是为了挣钱,而是把它看作共同爱好的事业。孩子为老头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老头特别崇拜垒球好手狄马吉奥。他是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渔民的儿子,脚跟上虽长有骨剌,但打起球来生龙活虎。老头感到自己已经年迈,体力不比壮年,但他懂得许多捕鱼的决窍,而且决心很大,因此他仍是个好渔夫。

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也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头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醒后他踏着月光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

天还没有亮,老头已经放下鱼饵。鱼饵的肚子里包着鱼钩的把子,鱼钩的突出部分都裹着新鲜的沙丁鱼。 鱼饵香气四溢,味道鲜美。

正当桑地亚哥目不转睛地望着钓丝的时候,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竿子急剧地进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接着钓丝又动了一下,拉力不猛。老头明白,一百英尺之下的海水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鱼钓上的沙丁鱼。他感觉到下面轻轻的扯动,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东西,这分明是马林鱼的重量,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

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轻易屈服,非但没有上来一英寸,反而慢慢游开去。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增加对抗马林鱼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睁睁地看着小船向西北方飘去。老头想鱼这样用力过猛很快就会死的,但四个小时后,鱼依然拖着小船向浩渺无边的海面游去,老头也照旧毫不松劲地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钓丝。他们对抗着。

这时,老人回头望去,陆地已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太阳西坠,繁星满天。老人根据对星的观察作出判断:那条大鱼整夜都没有改变方向,夜里天气冷了,老头的汗水干了,他觉得浑身上冷冰冰的。他把一个麻袋垫在肩膀上的钓丝下面减少摩擦,再弯腰靠在船头上,他就感到舒服多了。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的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的回忆往事,并想到了曼诺林,他大声地自言自语:“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

破晓前天很冷,老头抵着木头取暖。他想鱼能支持多久我也能支持多久。他用温柔的语调大声说:“鱼啊,只要我不死就要同你周旋到底。”太阳升起后,老头发觉鱼还没有疲倦,只是钓丝的斜度显示鱼可能要跳起来,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说:“鱼啊,我爱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天黑以前我一定要把你弄死。”鱼开始不安分了,它突然把小船扯得晃荡了一下。老头用右手去摸钓丝,发现那只手正在流血。过了一会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他吃了几片金鱼肉好增加点力气来对付那条大鱼。

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里。在阳光下,这浑身明亮夺目,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色彩斑斓。它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船还要大。它的喙长得象一根垒球棒,尖得象一把细长的利剑。它那大镰刀似的尾巴入水中后,钓 丝也飞快地滑下去。

老人和大鱼一直相持到日落,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头不禁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扳手的经历。他俩把胳膊肘放在桌上划粉笔线的地方,前臂直,两手握紧,就这样相持了一天一夜。八小时后每隔四个钟头就换一个裁判,让他们轮流睡觉。他和黑人的手指甲里都流出血来。

有一次黑人喝了甜酒使出全身力气,竟把他的手压下去将近三英寸,但桑提亚哥又把手扳回原来的位置,并且在第二天天亮时奋力把黑人的手扳倒,从此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大鱼跃起十几次后开始绕着小船打转。老人头昏眼花,只见眼前黑点在晃动,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放下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高高举起扎进鱼身。大鱼跳到半空,充分展示了它的美和力量,然后轰隆一声落到水里,浪花溅满老头一身,也溅湿了整条小船。

㈣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1.板书如下:与鲭鲨斗→(人物心理)→

与星鲨斗→(人物心理)→ 与犁头鲨斗→(人物心理)→ 再与星鲨斗→(人物心理)→ 与群鲨斗→(人物心理)→ 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㈤作业设计:

1.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桑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

㈥小结本课: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

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附: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 海明葳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第二课时(总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阅读文章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结合人物的经历揣摩故事情节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四、教法选择:

1.指导阅读、圈点、体会(问题启发、学会发现问题) 五、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㈠指导细读文章与鲭鲨搏斗的情况,圈点批注找出问题并互相讨论。 1.学生细读读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圈点的批注的内容。 ⑴这是怎样的鲨鱼?作者为什么写这样的鲨鱼?

明确: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游得迅速无比,但却非常漂亮,高耸的脊鳍,紧闭的嘴唇,向内倾斜的牙齿,灵敏的嗅觉,使读者读到这里真是为老人桑地亚哥捏了一把汗.

但老人不愧为捕鱼的好手,他用鱼叉十分准确的“攮”中了鲸鱼的最软弱的部位――脑子。鲨鱼“肚皮朝天”“慢慢地沉了下去”。

这一部分,以鲨鱼的巨大勇猛来衬托老人的勇敢,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刻画出来了。

⑵当马林鱼被鲨鱼咬去大约四十磅肉时老人还不曾沮丧,甚至很英雄地想着:“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明确:就这样借主人公桑提亚哥的话表达了他自己认为在当时人们应有的生存信念。

⑶老人为什么插入棒球好手狄马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与大海与大鱼的对话? 明确: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都是老人的内心表白,一个是与大海与大鱼的对话,一个是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一个是自己心里的想法。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走,那就是不能放弃信心,按老人说法就是“不抱希望才蠢哪”。

在与鲨鱼的搏斗之后,又是老人内心的激烈斗争,是自己信心与毅力的较量。 ㈡阅读文章第二部分。讨论:

1.一条鲨鱼了,又来了两条鲨鱼,而且是贪婪残暴的星鲨,气氛又紧张起来,我们不禁又为老人担心起来:老人还能战胜这两条凶猛的鲨鱼吗? 讨论:你看那老人,身手多么矫健啊!眼光多么敏锐啊!头脑又是多么清醒啊!两条鲨鱼很快地杀完了,可是马林鱼的肉也被它们吃掉了好多。老头又是多么的心疼!

在与两头鲨鱼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老人的智慧与勇敢。

这一部分的描写与第一部分一样都是详写,从鲨鱼出现写起,写了与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也写了搏斗之后的老人的心理状态。我们注意到老人还是个乐观主义者: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鲨鱼来到吧。 ㈢文章第三部分:与犁头鲨的搏斗

1. 这一部分是略写,重点不是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而是写杀死那头犁头鲨之后的老人的自言自语。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讨论:经过了两番与鲨鱼的搏斗,老人称手的刀子没有了,读者已经注意到,老人在筋疲力尽之后,又失去了刀子,可以说在以后的搏斗中很难再取胜了,可老人不这样想:“我还有鱼钩呢”“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你看,这样一个老头儿,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也正是他战胜鲨鱼的法宝。 ㈣作业设计

1.课后认真阅读文章第五部分,并思考文章中的一些问题。

2.完成精析精练第一部分基础题。 附:板书设计(略)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第三课时(总16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阅读小说的四、五小节,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 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 情感目标:中国的亮剑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人物描写是怎么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四、教法选择:

阅读、体会、理解、归纳 五、学法指导:

圈点-思考-讨论-归纳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㈠学习这篇文章第四部分,圈点批注法,发现探究一些问题。 1. 文章第四部分:桑地亚哥与两条星鲨的搏斗

1. 这是与鲨鱼的第四场搏斗,是斗智和斗力的决战。怎么写的?

老头儿的刀子没有了,有用的兵器只剩下棍了。两击把两头星鲨打跑了或打死了。在这里也插入了老人的一些幻觉:当年青力壮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打死。如果有棍球棒,现在也行。多么豪迈的老人!

这一部分写得较详细,整个过程写得跌宕起伏,但我们也明显的感到,老头儿与鲨鱼的搏斗似乎不那么激烈了!这是作者写法上的变化,在激烈对阵之后,老人并没有休息,看来作者是有意的让读者的神经稍微松懈一下,好看下一场更加激烈的好戏。

2.这时候小说是如何写这位老人的?

讨论:写浑身是痛的老人心理活动,一方面老人希望快快回到家里,“我会看见从新海滩上射出来的灯光”;一方面想起了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可能为自己担心,尤其是那个小孩;一方面又鼓足勇气,“我要跟它们斗到死”;一方面它又不希望和鲨鱼斗。这些与第二部分相似,但更侧重于写老人的希望。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㈡研读文章第五部分:与群鲨的搏斗。 1.这篇文字是如何描写老人与群鲨的搏斗的?

明确:这一次更加惨烈,这是一群大鲨鱼啊!用棍子打,棍子丢掉了;又换下舵,用舵向鲨鱼的头打去。

这一部分写得相当精彩,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过程刻画的细致入微,有心理,有语言,有动作;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有思想。一个可爱的老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老人想,“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但又谁相信老人是失败了。 2. 老人回到了港口,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

明确:从表面看老人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并不屈服,诚如他所说的:“—.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部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是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 ㈢合作探究 1.什么是硬汉子?

明确: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 ㈣综合探究

1. 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2.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必修3教案

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㈤拓展探究

1.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明确: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2.中国文学作品中对硬汉精神的诠释:

明确:“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咱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

——电影《亮剑》

㈤作业设计

1.抽时间读《老人与海》全文或者看《老人与海》的电影。探究其象征意义。 附: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 总第(14-16)课时 山阳县漫川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金淼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