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婺源的导游词(3篇)

江西婺源的导游词(3篇)

来源:99网

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它就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都说江南是水乡,水当然是野的。小溪匆匆地流,下水时一定得脱掉鞋子,不然,要是没抓牢,鞋子一下就会被水冲走。溪水干净冰凉,正好刚过膝盖。夏天,穿上泳衣,在水里玩打水仗、游泳、摸鱼是最解暑的事儿。

  家乡的草是野的。这是种顽强的野,放任不管,便可长到齐腰深,更是孩子们的好地方。在草丛中随便往哪簇草中一藏,都要找半天。被雨冲刷过的草坪,干干净净,有一种妖挠的野。远看,还会反射出柔和的光,尤其是上面的露珠,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

  家乡的花也是野的。野花的品种多得数不胜数,娇小玲珑的,骄傲热情的,羞涩柔软的;雪白,火红,金黄;一排排,一列列,一丛丛…。这些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杂着露水的清新与天然牛粪的气息,这是只有婺源才有的独特大自然味道。

  “吱吱顺,唧儿——”这是画眉的清啭,黄鹂的脆歌,还是燕子的低喃?家乡是鸟的天堂。鸟儿们“野”得很,经常偷吃挂在房梁上的腊肉。人们生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任由它们胡闹。它们不怕生,在人们面前飞来飞去,时而也会吃吃庄稼里的虫子,好不热闹。

  在这么野的家乡里,孩子们自然更野了。生活在水乡的孩子们,几乎离不开水。男孩们似乎天生就会游泳,在水里时不时的展示他们精湛的技术。女孩们则三五成群地捡石头,捉蜻蜓、涝田螺。“砰!往水里扔进一块石头,四周都会溅起许多水花,喷到孩子们的衣服上,孩子再也按捺不住了,干脆一起嘻戏吧。

  美如画的婺源水乡,到处充满欢乐。有机会,来我们家乡婺源游玩,记得邀我来做你们的小小导游。

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哪里游览呀?(婺源)对,那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的婺源。在那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蕰和优美多姿的自然风光,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善结合。在婺源传统文化与绿色生态得到最自然的融合。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婺源的概况。

  婺源位于江西的东北部,地处于赣、皖、浙三省交界的地方。她就象镶嵌在黄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上的一颗“绿色明珠”。全县面积为2947平方公里,包括11个镇和15个乡,有着32.56万人口,县城设在紫阳镇。

  婺源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三苗部族居住在这里。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吴国,秦始皇统一后,这里属鄣郡。最早建县是在唐开元20xx年(即公元740年),距今1200多年的历史了。婺源建县后,从唐代到五代隶属于歙州,宋代属徽州新安郡,元代属于徽州路,明清时期都隶属于徽州府,直到1934年9月属于安徽省管辖,此后一度划属为江西省。1947年8月又划为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婺源了,划归为江西省。虽然隶属关系几经变化,但它至今仍是徽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代的王勃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赞誉南昌。其实,钟灵毓秀的婺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婺源历代文风兴盛,文人学士荟萃,名医能匠人才济济。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他的故乡就在这里,他用一生的耕耘求学为世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南宋名医、文学家朱弁羁金20xx年,不辱使命;宋朝名医江哲多次受召进京,为皇帝治病;这里有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的汪鋐,明代的皖派篆刻家何震,为官清正的尚书余懋学、余懋衡,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创制天文钟中星仪的天文学家齐彦槐等。近代的名人也不胜枚举,被誉为“中国人的光荣”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自行设计兴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著名的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现代医学家程门雪等等。据史载:从宋代至晚清,全县考取了进士550人,出任各级官吏者2665人,明清朝竟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今天的“一门四教授”“科学家三昆仲”也传为佳话。历代文人学士留下传世著作有3100多部,其中就有172部共1487卷被选入《四库全书》,所以婺源又被誉为“书乡”就名不虚传了。

  各位朋友,今天的婺源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最美丽的乡村呢?除了她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外,还主要得益于她那美丽的自然环境。

  婺源是一个多山的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7摄氏度。全县最高峰为北部的大鄣山,主峰擂鼓峰海拔1630米。古人称大鄣山是钟灵发脉之地,婺邑文运昌盛人才辈出与山脉龙胎毓秀钟灵有关。东北部的浙岭是春秋战国时期吴楚分源的分界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得这里青山滴翠,溪流碧透。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5%,是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之一,并获得“全国绿化百佳县”的称号。

  婺源又素有“茶乡”之称,是全国绿茶重点产区和出口外销基地。“婺源绿茶”,在唐代的《茶经》中有记载,宋称“绝品”。明清时,曾获得嘉靖皇帝赏赐银牌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美国《茶叶全书》称赞“婺绿”茶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大鄣山茶”为全国首家aa级绿色食品,并取得了多欧盟有机食品监督机构的认证。

  婺源是江西省著名的生态旅游区,也是国家旅游局批准建立的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示范区。婺源有些什么特产呢?她的四色特产是闻名遐迩的。刚刚提到的绿茶便是四色中的“绿”色了,其余三色就是“红、黑、白”。红色是“水中瑰宝”荷包红鲤鱼,肉嫩鲜美,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访问我国时,都曾品尝过婺源荷包红鲤鱼。黑色便是中国四大明砚之一的龙尾砚,它有”声如铜、色为铁、性坚滑、善凝墨”的特点。南唐后主李煜夸为“天下冠”。白色就是江湾雪梨。每年六月成熟,梨果体大肉厚,松脆香第甜,味道好极了。

  婺源的风景名胜特别多,古迹遗址随处可见。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游览胜地,李白、苏东坡、黄庭坚、张大直、宗泽、岳飞等都曾游吟到此,并留下了不少的赞美诗文。这里有年代久、种类广、数量多的名木古树;有景色优美候鸟迁徙的乐园――鸳鸯湖;有以石雕、砖雕、木雕“三绝”见长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有古朴壮观的廊桥――彩虹桥;有江南最大的宗祠――俞氏宗祠;还有祖籍――江湾。这里还曾是《闪闪的红星》、《聊斋》的外景拍摄地。

江西婺源的导游词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一首秋思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渴望回家的心,家乡的古风古韵已俨然成为人们心中那最柔软的地方,勾起人们的记忆。

  我的家乡——婺源,是坐落在江西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小乡村,这么多年过去了,古朴的气息仍然没有改变。

  走出去,看看那座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言论在婺源身上得以很好地体现。至今,婺源仍是绿树遍布,随眼望去,满山的翠,满山的绿,翠得那般青葱,绿得那样耀眼。这一座“绿的天堂”带来了财富,带来了收入。随着环境事业的红红火火,服务旅游业也创办得轰轰烈烈。名气大了,享誉全国,来的游客自然多了起来,婺源又用美景征服了他们,来此处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走出去,看看那古典建筑。婺源的徽派建筑是有名的,粉墙、青瓦、黛瓦,那角角落落中无不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来到朱子大街上,两旁的建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夜幕悄然降临时,这古朴气息中透露出现代化气息,充满活力与生机,更托映出古典之美。

  外在的美终究会朽烂,内在的美才是永恒。

  这么多年来,人们那淳朴的品格仍没发生改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的气氛仍未变化。虽未有“将相和”的美谈,也没有“八尺巷”的故事,但细发微处见真情,老人们总喜欢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用食,时不时地闲聊两句,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一切安好。我甚至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吃“百家米”长大的,这是因为邻里间的互相帮扶,不计得失。这个小乡村并不会出现广场舞扰民的现象,因为包容在每个人的心中。

  不知不觉,我已伴你走过十四载了,经历过,感受过你的变化,你的发展,也目睹、见证了你的不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许,惟有你的风韵犹存,才是对古色古香的最好诠释吧!

  愿你风韵永存,在这个世界上以傲人的姿态走下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