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景点的导游词
张学良旧居摆设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向阳街少帅府巷48号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领袖“中华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其宗子“千古元勋”张学良将军的官邻和私宅。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修筑群,从1920_年开端兴修,到1933年截止,构成了由中院、东院、西院和院外四个部门组成的作风各异的建筑群。张学良故居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修建面积2.9万平方米。1985年3月,沈阳市国民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定为市级文物维护单位。1988年12月,辽宁省颁布其(张学良故居陈列馆)为省级文物掩护单位。1991年7月,国度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结合发文,把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建筑群列为全国优良建造群之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院始建于1920_年,建成于1920_年。中院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呈汉字“目”字型,青砖成瓦,飞檐兽吻挑脊,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砖木构造的仿王府式建筑。全院占地3900平方米,屋宇共13栋,计57间,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
中院正门前有青石板铺垫门阶,门阶两旁破有高低马石。正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上卧的大狮子抱小狮子。正门房共七间,中间为门洞,中三间为回缩门廊,廊柱上部木雕彩绘雀替和楼空雕花。朱漆大门扇上绘有秦琼、敬德两个门神,门洞内悬着一块横匾,上书“治国护民”四个大字。
经由门洞我们进入帅府的人进院。一进院门洞两侧各三间,东在门为警卫室、转达室;西三间为电工室、电话室。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是帅府的内帐房,主持帅府内的财务开销。西厢房是呈启处,设文武呈启官,专门招待禀报、引进前来帅府公正或访问的文武。
与二进院相距离的是一座7米高墙,中间开有大门,门口透雕里花顶饰门楼,称为垂花仪门。两门柱有护柱抱鼓石和石狮伏立的步鼓门枕石。门内有一座两重木屏壁,木屏可以对开,两侧可以沿回廊绕行人内。此处仪门是张作霖当年迎接贵宾举办典礼的地方。遇有主要客人到来,木屏中开,张作霖出迎,客人能够从中开的重门直入二进院。帅府职员和一般客人都从木屏两侧绕行沿回廊进入。今天,前来参观的客人全都是贵宾,所以仪门大开,欢送各位贵宾进入二进院参观。
二进院呈长方形,四周有起台回廊四合。二进院是张作霖办公跟会客的处所。正房7间,旁边一间为过厅。门前,修一雕花门楼,门楼正上方悬一横匾,上书“望重长城”,。这是当时的乡绅送给张作霖的,颂扬张作霖权威象长城一样厚重。正房主三门顺次是张作霖的卧室、办公室。西三间是会客室和书房。
货色厢房各5间,东厢房中间为厅,南屋为秘书长室,北屋为内收发。西厢房是个别秘书室。
正房东三间原是张作霖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现在里面展出的是张作霖及六位夫人的蜡像。坐在中间的就是“中华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诞生,1920_年逝世于皇姑屯事件,享年54岁。张作霖左边戴项链的那位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夫人,,她是张学良的生母,赵夫人与张作霖同岁,21岁与张作霖结婚。生有长女首芳、长子学良、次于学铭。在1920_年4且去世,享年38岁。
终生不到帅府栖身过。坐在炕上的另一位是继配卢夫人。1920_年秋天与张作霖结婚,为张作霖生有2个女儿。赵夫人去世之后,张学良姐弟三人由她养大,所以张学良始终都无比尊重卢夫人。1974年去世。张作霖右边凑近的是三夫戴夫人。右边另一位是四夫人许夫人。许夫人为张作霖生有2男2女,张学思就是许夫人所生,张学思是张家唯—一个党员,曾任海军顾问长。许夫人毕生教子有方,1920_年去世。外屋南侧是五夫人寿夫人。满族人,有必定的文明程度,精明能干,张家的所有内务都由她一个人打理。为张作霖生有4个儿子,母以于贵,是张作霖最爱好的夫人。1966年在中国去世。北面的是六夫人马月清。这位夫人比张作霖小五岁,张作霖去世的时候,年仅23岁。为张作霖生了最小的一个女儿张怀敏。1975年在中国逝世。
参观过蜡像展,咱们参观帅府的三进院。三进院与二进院类似,是帅府的内宅,张作霖的家眷大都住在此院。正房7间,中间供奉张家祖宗灵位。东屋为张作霖二夫人卢氏居住(张作霖原配夫人赵氏于1920_年去世,尚未进帅府)。西屋原为三夫人戴氏居住,去世后,1920_年张作霖娶五夫人寿夫人,曾居住此屋。东厢房为四夫人许氏居住,张学思同道生于此屋。
西厢房是张学良与于凤至寓居的地方。进入西厢房,迎面有一横幅,上书“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1920_年4月为张学良写下的墨宝,孙中山十分赏识张学良的才华,盼望他能以天下为己任。横幅的下面是一座大钟,上面的时光是午夜两点钟二这恰是“9.18事变”中沈阳失陷的时间。北屋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二人结婚时,新居就设在此屋,在此屋两个人生有三男一女。当初屋内有木床一个,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梳妆台一个,是寿夫人应用过的,在小青楼发明并搬于此;汉白玉根雕茶多少一个,这是此屋原物。南屋是张学良的书房。
1920_年当前,大青楼建成,张作霖搬入大青楼一楼办公。家属也大局部搬入大青楼内,三进四合院改成巡阅使署办公处。
辽宁景点的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欢迎游览鑫安源度假村。
鑫安源度假村,坐落于双台子区,距京沈高速公路高升路口处10公里,距盘锦市区15公里距盘锦火车站8公里.占地面积为40公顷,其中水面积为30%,森林覆盖面10%,崇尚“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以绿色为主线,以古朴为中心,以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为基础,以别具匠心的古朴建筑以及独特的农家风味餐饮为最大特色,以返璞归真为目标,形成了几生态旅游、荷花欣赏、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度假区。
鑫安源度假村的六大景区为荷花观赏区、休闲垂钓区、水上娱乐区、野生动物观赏区、休闲度假区、历时故地参观区。荷花观光区、主要有荷花观赏区及畜禽饲养、瓜果、蔬菜栽培、林木花卉栽培等;休闲垂钓区,有高密度休闲钓鱼池、天然钓鱼池、冬季温室钓鱼池、水上娱乐区,提供游船、摩托艇、划艇,有摸鱼池、逗蟹池;野生动物观赏区,园有野生动物上百种;休闲度假区,有农家小院餐饮区、客房服务区、儿童乐园;历时故地参观区,有20世纪70年代青年点旧址,返璞归真的意境,承载着整一代的清楚和梦想。
鑫安源度假村入口设计造型为千年古松,色调明快,整体突出自然生态的主题。鑫安源度假村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进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进而推广农业科技,增长知识见闻,现已开发的有:荷花培育项目、荷花套养河蟹、百亩藕田栽种,鲫鱼、鲢鱼等养殖,建立了荷花链带产业基地,占地面积13.3公顷,投资500万元。
鑫安源度假区建立了花园广场停车场、老青年点停车场、革委会停车场、农家院停车场攻计4处,总面积8800平方米。度假村青年点、珍禽观赏区、农家小院等景点建设了观光步道3000延长米。各景点路面采用石板路面、红砖面、彩砖面等。
鑫安源度假村比较有特点的建筑群是农家院,以其古朴为特点,采用红色仿原木板形建筑材料为外墙,房盖采用稻草做原料切割成型,古老的建筑风格、草房、篱笆墙整个建筑群坐落在稻田、苇海之间,三面环水,曾现一派清新、淳朴的乡村田园风情。
鑫安源度假村风光自然而美丽,在这里不仅让人们回忆起激情然手的岁月,更让人们摆脱都市繁华的苦恼,体验田园风光的美好。每年夏季鑫安源度假村都要举办荷花节,欢迎大家来此感受荷花文化熏染下的宁静和美好。
辽宁景点的导游词
红海滩旅游区位于盘锦市的西南端,绵延于双台子河口防洪大堤百余里的沿海滩涂上。它以全球保存的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芦苇荡为背景,构成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区域。
那么红海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红海滩的确切出现时间无法考证,有学者称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红海滩。
有人说:“红海滩是活的,始终追赶着海浪的踪迹。滩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红海滩也就踩着它的足迹,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盘锦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大小21条河,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其中有三条大河在这里入海,西边是大凌河,隔海相望的是凌海市,东面是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接,中间就是双台子河。可以说每一条河都记载着盘锦的历史变迁,每一条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红海滩码头坐落在辽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处。这条双台子河有人也叫它辽河,但此辽河到底是不是彼辽河呢?辽河古称“辽水、句辆河、杞柳河”,称天下名川之一。因多次泛滥,河道也屡次变迁。在1851年(清咸丰20xx年)辽河东冷家口(现盘山县坝墙子)决口,河水冲入了现在的双台子河。而那时的双台子河还不是河,而是由涨潮落潮冲刷成的一条潮沟。决堤后,辽河水一半经双台子河入海,一半经原来故道入海。但由于双台子河没有堤坝,水患还是没有彻底根治。
为了防护双台子河的洪水,16年,清花费3百万两白银,大规模兴建了双台河大堤,双台子河正式成为了辽河泻洪道。1958年,当地正式截流,双台子河承受了辽河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盘锦母亲河。
红海滩形成并非神话,而是辽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产物。辽河从上游带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入海处形成咸淡相溶的大量物质在这里沉积,形成了退海之地---滩涂。由于滩涂含有大量的沉积物质,所以适于碱蓬草生长。碱蓬草从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到逐渐变红,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锦红,形成红海滩。
碱蓬草’,因为它呈翅膀状,学名叫‘翅碱蓬’。不过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地叫它红碱蓬,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9月是它红得最为浓烈的时候,不要人撒种,无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盐碱卤渍里,年复一年的生生死死,死
这片壮丽的红海滩拥有着一个古老凄美的爱情神话。相传,在这条大河入海的地方,有一条水路连接着辽东弯里的水晶宫。水晶宫里住着老龙王和他心爱的女儿红袖,龙王只有一个女儿,百般宠爱,从不让她出宫半步,生怕她有什么闪失。红袖在龙王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出落的亭亭玉立,端庄秀美。故事就发生在红袖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这一天,老龙王突然接到玉帝的圣旨要他上天议事,老龙王放心不下女儿,百般叮嘱了一番,才上天去了。红袖一个人在宫里有些寂寞,她忽然听见从河口的地方传来一阵阵悦耳的笛声,便偷偷出了龙宫,沿着水路一直来到河口。她偷偷浮出水面,看见一个年轻的后生坐在滩头吹着芦笛。
那年轻的后生叫芦生,是个孤儿,清晨出海打鱼,傍晚就在滩头折一枝芦苇,对着夕阳吹奏。红袖被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年轻的心房迸发出第一朵爱的火花儿,于是每晚,她便都来到滩头,躲在苇荡中偷偷的看着自己的心上人。终于有一天,红袖大胆地化做一位红衣少女来到了芦生身边。两人一见钟情,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红袖又把龙宫里的珊瑚草种在了这片滩头上,傍晚两人就依偎在草地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
天上一日,凡间一年。等老龙王回宫时,才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和一个打鱼郎在一起生活几年了。老龙王勃然大怒,他趁芦生出海打鱼时,掀起了滔天巨浪,将芦生的渔船打翻,害死了芦生,将可怜的红袖押回龙宫。红袖知道父亲害死了丈夫,于是她每晚都到滩头前,对着月光哭泣。慢慢地泪哭干了,眼睛里流出了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片滩头上原本翠绿的珊瑚草都被染红了。
如今,一片一片的红珊瑚已经长满了所有的滩涂,向每一位路过的人讲述着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老人们还说,即使是现在,在月亮半圆的晚上,你还可以在这里听到红袖那如泣如诉的声音。
红海滩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红色海滩宛如一幅红霞似火、巨型红色的地毯覆盖于渤海之滨,其间有弯弯的小溪、片片芦苇,或翠绿色或金黄色,呈现出一派鸥翔鹤鸣的湿地风光,真不愧为世界罕见的自然景观。
这里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此迁徙、停歇,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黑嘴鸥、大天鹅和苍鹰等。据调查,在这里栖息着236种鸟类。
在众多的候鸟中,最为著名的是湿地之神——丹顶鹤。丹顶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它是吉祥和福寿的象征,又称‘丹顶鹤’。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丹顶鹤原来是一个善良、漂亮的渔家姑娘,她的丈夫每天都出海打渔维持生计。他每天傍晚都要站在海边等她的丈夫回来。有一天海上起了大风暴,从此鱼郎再没回来过。姑娘悲痛欲绝,但她任然期盼丈夫会回来。她每天向佛祖祈求,乞求佛祖保佑她心爱的渔郎平平安安。一边乞求一边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哭泣,头磕破了,血迹盖住了额头,嗓子也哭沙哑了。最后终于感动了佛祖,佛祖把她变成一只鸟,能在空中寻找她的丈夫。大家看她额头的红色,就是磕破头时流出来的血。并因此而得名"丹顶鹤",‘丹’就是‘红色’的意思。
红海滩地上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从大门开始一直全部是木制的,它是全国唯一一处在泥滩上建起的木结构。“盘锦红海滩”这个牌扁,这是国家旅游 何光玮先生于1999年8月18日亲笔提写的。
这座桥叫做‘九曲廊桥’,自岸边逶迤延伸,直探进海中。这是全球唯一一处在泥滩上建起的纯木质旅游景点,全长680米,由夯进滩里达3米的2998根木桩组成,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矗立在潮涨为海,潮落为滩之地。
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桥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桥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赵洲河上赵洲桥,瘦西湖畔有小红桥,昆明湖上有玉带桥,就是在天上,我们的老祖宗也还修了一座鹊桥。桥承载着历史故事,也倾诉着爱情传说。我们脚下的九曲长桥,就承载着大家的这一段愉快的时光。
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名叫“九曲桥”,也就是说它有九道弯。之所以把它建成九曲桥,一是因为它全长千余米,又在海滩之上,这样拐弯抹脚的便于加固,以增加对海潮冲击的承受力,这就是运用几何中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大家一定知道,“九”在中国文化中的涵义是代表着帝王皇权,是最高的象征,古时候皇帝身边的很多事务都有“九”的称谓。如北京的九龙壁,称呼皇帝用的“至尊”。而今我们走在九曲桥上,也可以感受一下帝王的威风,走出吉祥如意。(知道它们是怎么夯进滩里去的吗?也许大家不能相信,这一根根木桩,都是全人工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大连古建公司没有使用任何机械设备,没有借助任何外力。他们紧紧抓住每天潮涨潮落的短暂空隙,用纯人工的力量把这一根根木桩深深地夯进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