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的词语解释是:即十地。十住[shízhù]⒈即十地。
十住的词语解释是:即十地。十住[shízhù]⒈即十地。 拼音是:shí zhù。 结构是:十(独体结构)住(左右结构)。 注音是:ㄕˊㄓㄨˋ。
关于十住的成语
晓行夜住 招架不住 去住两难 按捺不住 且住为佳 忍俊不住 把持不住 沉不住气 按纳不住 衣食住行
关于十住的造句
1、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
2、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3、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https://***/zj-350039/造句网)
4、此串珠数源于菩萨修行中所需感悟的54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和“四善根”。
关于十住的词语
十目十手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十五五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一传十,十传百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十发十中 十住 十拿十稳 七十三八十四
十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十住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综合释义:即十地。南朝宋谢灵运《菩萨赞》:“爰初四等,终然十住。”南朝梁沉约《瑞石像铭并序》:“十住髣髴於林衡,应真肸蠁於清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古亦曰十住,即《华严经》之十地。”参见“十地”。十住[shízhù]汉语大词典:即十地。南朝宋谢灵运《菩萨赞》:“爰初四等,终然十住。”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并序》:“十住髣髴于林衡,应真肸蚃于清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古亦曰十住,即《华严经》之十地。”参见“十地”。其他释义:1.即十地。
二、引证解释
⒈即十地。参见“十地”。引南朝宋谢灵运《菩萨赞》:“爰初四等,终然十住。”南朝梁沉约《瑞石像铭并序》:“十住髣髴於林衡,应真肸蠁於清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古亦曰十住,即《华严经》之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