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4篇)

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4篇)

来源:99网

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们:

  您乘座的查干湖X号游船已经驶离码头,正通过“草原运河”——引松渠驶向充满神秘色彩的查干湖。进入湖区以后,游船将加速行驶,风会很大,在船头站立会很凉爽惬意,但提醒您在船边站立时要扶紧站稳,注意游湖安全,同时,要注意您携带的物品,以免失手落入湖中。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进入查干湖。

  查干湖在蒙语中叫“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查干湖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水域总面积大约420平方公里,在全国十大淡水湖中排列第七位,她的蓄量约7亿立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苇业生产基地和天然旅游胜地。

  查干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等15科68种,年产鲜鱼5000多吨,其中“查干湖胖头鱼”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远销省内外。近几年,查干湖的虾类、珍珠类等水产资源也得到有效的开发,肥美的湖虾早已摆上了游客的餐桌。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资源,为野生、水生动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环境,使查干湖又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岛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多种,有野鸭、天鹅、大雁、丹顶鹤等珍稀鸟类80多种。其野生动物种类之多,密度之大,是省内外许多旅游景区都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风光独特的自然资源,使查干湖自古以来就是王公贵族们神牵梦萦的风水宝地。辽代自圣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带领群臣嫔妃,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查干湖巡幸、春猎,在湖面凿冰捕鱼,用辽帝亲自钓上来的“头鱼”在岸边大摆“头鱼宴”,因为初春的湖鱼最鲜、最肥、最香。当春风吹绿郭尔罗斯草原的时候,查干湖畔大雁鸣、天鹅叫、百鸟咽啾,此时的帝王们又开始放鹰搭箭捕捉天鹅、大雁,并用辽帝亲自放飞的“海东青”捕来的头鹅,举行头鹅宴,在湖畔歌舞狂欢,饮酒作乐,直至春尽方还。由此可以想象当年查干湖那种恢弘壮观的场面。

  大家往湖的东北方看,湖边的那座山,叫青山头,是查干湖四周湖畔的制高点。关于查干湖和青山头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在郭尔罗斯这个地方并没有这个查干湖,而是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在草原的深处有一个虽从小就失去父母但却出落得英俊威武的小伙子,名叫查干少布。他射得一手好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百发百中。

  查干少布天性善良,打来的猎物大都送给周围生活贫苦的牧民,因而深受百里草原牧民的喜爱。一个百草披绿的初春,查干少布又带上弓箭出去打猎,突然,他看见一只梅花鹿惊慌失措地向他跑来,两只恶狼在后面拼命追赶,精疲力竭的小鹿眼看就要成为两只恶狼的美餐。说时迟那时快,查干少布搭弓“嗖嗖”两箭,射死恶狼,救下小鹿,小鹿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查干少布,依依不舍地转身跑向草原深处。

  当天晚上,似睡非睡中的查干少布突然梦到了他救下的那只梅花鹿,小鹿对他说“我是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的,我本是天上的仙鹿,因偷吃御花园里的灵芝仙草而被玉帝发落凡间,罚期明天就要满了,在返回天宫前来看看恩人。看你孤单单的一个人太清贫寂寞了,我要为你找个伴儿来陪伴你。你明天早上朝北走,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就会看到一座仙女峰,半山腰有个仙女洞,洞里有一个石匣子,石匣子里面有一支金簪子,你把金簪子放在怀里带回来,就会有一个仙女来陪你过日子,千万记住!”说完金光一闪小鹿就不见了。

  第二天,查干少布带着干粮弓箭按照小鹿在梦中所指的方向出发了。走哇走,一路上历尽艰险,凭着好箭法射杀了无数狼虫虎豹,闯过了七七四十九道鬼门关,终于来到仙女峰半山腰的仙人洞,见祥云缭绕的洞里面果然有一只石匣,打开石匣一看里面真有一只光华耀眼的金簪子,他喜出望外,揣起金簪子急忙往回赶,似乎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到查干湖旅游不得不看的就是冰雪捕鱼(冬捕)的过程。冬捕的第一道程序就是“祭湖醒网”。查干湖冬捕前要举行祭祀仪式,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率众喇嘛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和冰雪敖包转三圈并诵经。之后渔把头站到场地中间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开始朗诵祭湖词。

  第二道程序是“拉网捕鱼”。喝完壮行酒之后,随着渔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60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这时鞭炮齐燃,赶马车的吆喝声、渔把头的号子声、爆竹声、喇嘛的诵经声、马铃声、鼓声、号角声,在神秘的查干湖面上飘荡。网车到达网场后,渔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确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或灯),渔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会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渔把头插出翅旗后,由打镩的沿下网眼向翅旗处每隔约15米凿一冰眼,之后下穿杆(长18-20米的细杆),由走钩将插人冰下的穿杆用走钩将之推向下一冰眼,穿杆后端系一水线绳,水线绳后带大绦,大绦后带网,跑水线的水股子拉着水线绳带动大绦向前走,马拉马轮子绞动大绦带着大网前进,后面是跟网把头用大钩将网一点点放入冰下,并随时掌握网的轻与沉。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已将整个网全部下人水中,此时水中的鱼全部围在网中。接下来是出网。由三匹马拉动出网轮,由出网轮上的旱绦和卡钩配合将双侧网合并一起,96块网组成的一张大网,一次同时拉出。每翅的3块,称为一拉,分16次拉出。第一拉没鱼,第二拉开始出鱼。最后,因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容纳百万斤的鱼,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结束。

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

  在家乡吉林省松原市,又处景观曾令我赞叹无比,有处景观曾令我流连忘返,它就是坐落在松原市郊的著名景观:查干湖。

  走进查干湖的正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岸上的荷花池,啊!荷花真美呀!粉红的金黄的茄紫的,还有那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混在一起,将那河岸打扮得五彩斑斓,近看荷花,它犹如一位婷婷玉立的姑娘,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散发阵阵迷人的清香随风翩翩起舞,它们将我深深地迷住了,真如周敦颐所说的“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

  我痴迷地望着荷花,竟差点忘记去湖上浏览。

  我便坐在竹筏上,欣赏湖上的美丽景色。开始湖面十分宽阔,可没过几分钟,河道就狭窄了。接着两边渐渐出现了芦苇荡,它们越来越多,似乎是朝我们挤压过来,向前望都望不到头。我有些着急了。可慢慢又觉得这十分有趣,瞧!这芦苇组成的绿色的海洋。将小河染成了一块无暇的玉带,这芦苇荡里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语。我们的说话声让一只只小鸟受到了惊。借着这芦苇荡就热闹了,不一会大雁黑嘴鸥喜鹊和麻雀将原本碧蓝的天空染成了黑色,我这才知道,这里还是鸟的天堂啊!

  这样的河岸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河岸,再加上成群的鸟儿,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精选吉林查干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松原查干湖风景区游览。查干湖在蒙语中叫“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查干湖南北长37千米,东西长17千米,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千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查干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等15科68种。近几年,查干湖的虾类、珍珠类等水产资源也得到有效地开发,肥美的湖虾早已摆上了游客的餐桌。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资源,为野生、水生动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环境,使查干湖又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岛上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多种,有野鸡、天鹅、大雁、丹顶鹤等珍禽鸟类80多种。20xx年8月,查干湖经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各位游客朋友,查干湖的旅游开发始于20xx年,那一年经吉林省批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先后建设了妙因寺、成吉思汗召、王爷府商业区等一系列景观景点,修建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开发了竹后游湖、水上娱乐、冬网捕鱼等游乐项目,完成了游客服务、商贸服务、邮电通信等服务设施,把原来的小渔村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查干湖冬捕被评为中华百大美景奇观,被誉为“冰湖腾鱼”,单网捕鱼最高产量16.8万公斤被列人世界吉尼斯纪录。曾举办十届“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包括韩日、港澳台等国内外重要新闻媒体纷纷来查干湖采访报道。旅游节期间,举办了摄影、书画、诗歌、楹联和垂钓等大赛。20xx年“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自然生态类节庆”。开发区还通过参与、协助拍摄影视剧等进行宣传促销,先后有《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天道无欺》《成长》和《关东渔王》等影视剧在查干湖拍摄,其中《圣水湖畔》在一套及地方电视台热播后,取得了轰动性的效应,极大地推动了查干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查干湖旅游度假区形成了夏季以大湖湿地、草原风光及蒙古族风情为特色,冬季以冬网捕鱼、展现查干湖悠久渔猎文化为主要内容,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各位游客朋友,到查干湖旅游不得不看的就是冰雪捕鱼(冬捕)的过程。冬捕的第一道程序就是“祭湖醒网”。查干湖冬捕前要举行祭祀仪式,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率众喇嘛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和冰雪敖包转三圈并诵经。之后渔把头站到场地中间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开始朗诵祭湖词。

  第二道程序是“拉网捕鱼”。喝完壮行酒之后,随着渔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60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这时鞭炮齐燃,赶马车的吆喝声、渔把头的号子声、爆竹声、喇嘛的诵经声、马铃声、鼓声、号角声,在神秘的查干湖面上飘荡。网车到达网场后,渔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确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或灯),渔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会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渔把头插出翅旗后,由打镩的沿下网眼向翅旗处每隔约15米凿一冰眼,之后下穿杆(长18-20米的细杆),由走钩将插人冰下的穿杆用走钩将之推向下一冰眼,穿杆后端系一水线绳,水线绳后带大绦,大绦后带网,跑水线的水股子拉着水线绳带动大绦向前走,马拉马轮子绞动大绦带着大网前进,后面是跟网把头用大钩将网一点点放入冰下,并随时掌握网的轻与沉。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已将整个网全部下人水中,此时水中的鱼全部围在网中。接下来是出网。由三匹马拉动出网轮,由出网轮上的旱绦和卡钩配合将双侧网合并一起,96块网组成的一张大网,一次同时拉出。每翅的3块,称为一拉,分16次拉出。第一拉没鱼,第二拉开始出鱼。最后,因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容纳百万斤的鱼,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